APP下载

如何认识和利用“乜汤温”神话打造“太阳故乡”文化名片

2018-03-07苏文林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西畴崇拜壮族

苏文林

(西畴县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云南 西畴 663500)

西畴地处云南省东南部,隶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找回太阳的地方”。近年来,在西畴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找回太阳的地方”地域品牌和“太阳神鸟腾飞的地方”文化品牌,推出“回归家园、太阳故乡、木兰天堂、精神高地”四张文化名片中,承蒙云南省壮学会副会长、文山州文联副主席、知名作家张邦兴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并付之心血,把一个口头传唱数千年的“乜汤温”神话,编创出版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乜汤温》,成为发掘和展示西畴太阳文化的首部文学精品。这不仅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认识和利用“乜汤温”神话,打造“找回太阳的地方”地域品牌,唱响“太阳故乡”文化名片,加快旅游产业开发,推动西畴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乜汤温”神话是打造“太阳故乡”名片的文化渊源

西畴是“人寿田丰、天佑生灵”的宜居福地,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丰富。西畴地处北回归线“黄金十字带”核心区域,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地区和地球气候变迁、地壳运动、生物消亡的见证地,也是古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战略的核心区;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形成以植物“大熊猫”华盖木为代表的物种基因库,享有“中国木兰之乡——木兰谷”“中国阳荷特产之乡”的美誉,堪称地球生物的“圆明园”;5~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西畴人”的发掘,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蚌谷狮子山岩画出现的数字文字“五、六”,成为滇东南文明摇篮的标志;追溯稻作文明“那”文化和古越人太阳崇拜的源头,“乜汤温”“百鸟衣”等神话传说故事源远流长,有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代表性名录的“东方迪斯科”——彝族“葫芦笙舞”、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代表性名录的“女子太阳山祭祀”“带我飞向幸福地”——以《水母鸡》为代表的“中国壮族童谣之乡”“云南十大刺绣名镇”——边关古镇兴街等一批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展现出一个农耕文化的宝库——百越文化走廊;独特的地理地貌,呈现出峰丛、奇石、溶洞、河流、瀑布、古树等奇观融为一体的高原喀斯特绿洲,是一个生态宜居的避暑胜地,被称之为“天然氧吧”“长寿之乡”;从明代建立牛羊都司到创立革命老区,从铸造闻名全国的“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到创造全国“西畴模式”和历史奇迹,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西畴精神光耀南疆走廊,成为西畴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以上自然人文资源来看,西畴地域文化形态主要表现为回归文化、太阳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四种。因此西畴提出打造“回归家园、太阳故乡、木兰天堂、精神高地”四张文化名片,也就是这种文化形态的集中反映,突现了文化的核心力和地域文化特色。

从文化角度来看,美丽神话“乜汤温”,在母系社会烙上历史印记,古风遗存,千古传诵,是西畴成为“日出汤谷”、普照四方、光耀大地的太阳故乡的文化渊源。

中国古越人的后裔壮族是西畴土著民族,是一个稻作民族,也是一个崇拜太阳、崇尚光明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大师梁庭望教授到西畴考察中国古越人太阳崇拜后,指出:“崇拜太阳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习俗,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无论北回归线之南之北,都需要阳光,太阳给人们温暖,给植物以热量,各民族都敬之为神。在各民族崇拜太阳的习俗当中,壮族尤甚。壮族地区年平均温度20℃,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花繁叶茂,终年植物皆不改柯易叶,这一切,皆得益于太阳的赐予。因之壮族崇拜太阳的习俗历史悠久,覆盖面广,形式独特,尤以云南文山西畴的女子太阳节为最。”①西畴壮族在长期的水稻耕作中磨练的耐心、细致、坚韧、亲和、友善的民族性格和向往光明、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突出表现在对太阳的崇拜。西畴壮族太阳崇拜历史悠久,远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蚌谷狮子岩画多处出现的太阳图像,给人予光芒四射的感受。另外,《师摩》(摩经)、《邦众》(神谱图)等摩教经典中绘有的太阳图像,出土的汉代董马铜鼓鼓面中心是光芒四射的太阳等,都是西畴壮族崇拜太阳的历史印证。

西畴壮族太阳崇拜与鸟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具有崇拜对象的一致性。壮族人认为飞行于天空的鸟距太阳最近,人们的情感祈愿可通过鸟传递给太阳,并把太阳视为一只大鸟(凤凰),所以崇拜鸟就是崇拜太阳。日常生活中,西畴壮族女子穿鸟服,上衣下摆为“鸟翅”,裙尾为“鸟尾”,并配上银项圈铸成“鸟首”形等服饰。另外,从做被面的壮锦图案到婴儿的背带图案,都有四鸟托太阳的组合图案,灿烂的太阳,腾飞的四鸟,千姿百态,充分展示了西畴壮族对太阳和鸟的偏爱。

“女子太阳山祭祀”活动所在地汤果村,为壮音地名,意为“找回太阳的地方”,是地球上一个古老的“太阳村”。2015年3月在西畴举行的“中国古越人太阳崇拜暨‘日出汤谷’学术研讨会”上,经我国有关权威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汤果就是先秦文学和《山海经》中记载的“日出汤谷”之地。西畴壮族的太阳崇拜和鸟崇拜,突出的表现在汤果“太阳村”的活态传承——“女子太阳节”民俗活动之中。而这一民俗活动,就是源于母系社会祭祀太阳口头传承的《祭太阳古歌》,传唱着一个射太阳、找太阳、请太阳、祭太阳、送太阳的美丽神话“乜汤温”。因此,古老的西畴,古老的“西畴人”,与生俱来,就与石结缘,依日而生,生生不息,伴随找回的太阳,让奇石开花,旭日放彩,造就一方大爱无疆的天地,构建了北回归线上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璀璨、宜居和谐的幸福家园。

二、“乜汤温”神话在打造“太阳故乡”名片中的文化价值

太阳故乡的基本内涵包括“日出汤谷——找回太阳的地方”“四鸟送太阳——太阳神鸟腾飞的地方”“百越文化走廊——女子太阳节”“大爱无疆——幸福家园”四个方面。“乜汤温”神话是太阳故乡的核心文化内涵,并贯穿于其基本内涵的各个方面,在打造“太阳故乡”名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乜汤温”神话是深入进行太阳文化主题文艺创作的源泉

“神话是文学的母亲,更是民族血脉的图腾。”②神话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神话是人类最初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③神话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二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幻想,与文学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神话转换为其它文学形式以后,虽然往往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话意义,但却在文学艺术中活跃起来。我国保存神话资料最丰富的一部书,自然不能不首推《山海经》。《诗经》《楚辞》都有古神话的痕迹,尤其是《楚辞》,保存了大量的古神话。《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话而加以哲理化。《左传》《史记》《尚书》则是吸取神话而加以历史化。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口传而形成文集的《乜汤温》神话故事,它不仅为西畴太阳文化主题文艺创作如微电影《太阳的女儿》、歌舞剧《太阳鸟母》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活跃起来,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成为研究西畴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重要的文献资料。

(二)“乜汤温”神话符号价值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

神话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基因和思维编码,其符号价值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当代最新的航天科技成就用诸如“嫦娥”“玉兔”“阿波罗”等古老的神话语汇来命名,《西游记》《指环王》《纳尼亚传奇》等神话色彩颇浓的作品更是影视界的热门主题,好莱坞大片中半数以上取材于神话,可以说今天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也是回归神话的时代。中国神话学会会长、《神话学文库》主编叶舒宪说:“很多人以为,神话只关乎文学想象,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神话资源可以成为经济转型的文化资本、创意经济的符号引擎。因为神话概念远远大于文学和艺术。神话既然是文化整体的根,一定会给特定文化传统的想象和词汇提供原型。当今社会是符号化的社会,一流企业出售的是符号(品牌),二三流企业出售的是产品。要想从‘中国制造'的现代性经济跨越到‘中国创造'的后现代符号经济,民族国家的神话资源将成为最大的文化资源。这或许就是神话对当代文化的重要影响力和吸引力。”[1]因此,“乜汤温”神话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在西畴转变发展方式,探索跨越发展中,它的“符号经济”价值也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三)“乜汤温”神话具有世界太阳文化的唯一性

与北回归线穿过的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北回归线穿过海拔最高的西畴县城(县城海拔1473米),成为立竿不见影距太阳回归最近的地方。与“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太阳转身的地方”等“太阳文化”相比较,西畴具有特有的“太阳文化”特征——找回太阳的地方。这突出表现在“乜汤温”神话传承的“日出汤谷”之地——汤果举行一年一度的“女子太阳节”的“女子太阳山祭祀”活动中。即由成年女性净身祭祀太阳,唱《祭太阳古歌》,并在射太阳、找太阳、请太阳、祭太阳、送太阳等内容和祭祀活动时间、程序上都保存完整性和组织的严密性,而且在祭祀太阳之后,还要举行壮族女性成人礼仪,年满16岁的少女即可成为成年人,可以邀约赶花街对情歌选偶。在广西流传的壮族寓言故事《妈勒访天边》,塑造了一个英雄母亲的形象。她为了探究“天边”的奥秘,怀着孕踏上了遥远的征途。她老了,让儿子继续走下去。这则故事虽与“乜汤温”神话初看有些相像,但前者的目的是妈勒母子俩探究“天边”的奥秘,无“寻日”之说,故事内容简单,而后者的目的明确,是乜汤温母女俩“找太阳”,内容丰富,且有活态传承“女子太阳节”印证。民族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凤显指出:“通过观摩汤果村祭祀太阳这个仪式、这个过程,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问题,它应该涉及到壮族很丰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汤果村有关太阳文化和太阳崇拜,应该是非常少有的,甚至有可能是唯一的;汤果村太阳崇拜文化,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少女沐浴祭神,这在其他民族中是没有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所长王锦强提出:“据调查了解,在云南、广西众多壮族村寨中,汤果村是唯一保留传承‘女子太阳节’的一个村寨。女子太阳节,顾名思义,是一个完完整整属于女人的节日。这一神秘奇特的节庆和仪式活动起源于壮族早期的太阳神崇拜和神话传说,可谓中国壮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另外,以“乜汤温”神话为渊源形成的“太阳故乡”“女子太阳节”,与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因各种文化元素形成的“太阳故乡”“太阳节”有着本质的不同。来自于“乜汤温”神话的“太阳故乡”“女子太阳节”祭日活动,具有自然的意义和丰富内涵。而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是因其拥有全球的殖民地,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的帝国。早先日本并不知道自己国家的东面,也就是遥远的太平洋对岸,还有国家,他们以为自己是最靠东的国家,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使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的日照,即“一个从海上太阳出来最先照到的地方”,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朝鲜是一个对领袖十分崇敬的国家,1997年,金日成诞辰被正式命名为“太阳节”,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太阳重新升起。还有“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等,主要是对具有象征意义的称谓,都与“找回太阳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乜汤温》作者张邦兴曾撰文《西畴女子太阳节的文化基础和比较优势》,从国内外的太阳文化比较中,也充分论证了女子祭祀太阳的世界唯一性和文化优势,体现了“乜汤温”神话的独特价值。

(四)“乜汤温”神话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着人间正能量

乜汤温找回太阳,“给了世界一双眼睛”,天地光明,温暖人间,万物生长。而乜汤温找太阳历尽艰难险阻,寻访天边,割舍亲情、爱情,甘愿化作太阳神鸟上天变成太阳、月亮、星星,彰显出一种天降大任、顶天立地、大爱无疆的博大胸襟和永不言弃、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成为凝炼边关爱国情怀,铸就西畴革命老区,以及20世纪90年代西畴人民创造闻名全国的“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追溯的文化源头,值得学习传承和弘扬。“女子太阳节”活态传承中《祭太阳古歌》及祭祀礼仪,展示了壮民族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说:“……走进汤果村就像走进了一个仙境,这里给人以梦境的向往与遐想,唤起人们童年的情结,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美好的民风民俗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弘扬民族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三、“乜汤温”神话是打造“太阳故乡”名片的文化载体

(一)依托“乜汤温”神话,抢注地域品牌文化名片予以保护

地域品牌、文化名片是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突出代表性并被大众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地域品牌、文化名片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其作为精神、价值、观念传承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提升地方的认可度和美誉度,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地域品牌、文化名片所具有的战略性、独特性、稀缺性的特点,决定了地域品牌、文化名片的一旦形成,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产品、物质产品的增值,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地域品牌、文化名片作为无形资产其本身也可以用来经营,在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中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因此,依托“乜汤温”神话提炼的“找回太阳的地方”地域品牌、“太阳神鸟腾飞的地方”文化品牌、“太阳故乡”文化名片,必须抢先注册予以保护。

(二)突出“乜汤温”神话文化元素,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

建设美丽西畴、幸福家园,关系全县人民福祉、关乎西畴未来发展长远大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西畴精神,唱响中国梦,同筑绿洲梦,是构建回归家园的重要文化支撑。要紧扣主题,以“文化塑城”“文化塑村”“文化塑县”的理念,突出“乜汤温”神话,推进城乡规划建设,提升城乡文化品位。县城要打造北回归线广场、太阳广场、西畴精神广场,建设金钟山四鸟送太阳的“金钟旭日”标志,道路、街道、社区装点太阳图案,校园文化融入太阳文化建设;汤果要抓好“女子净身潭”、扶桑树、太阳广场、太阳山等祭祀场地建设,筹建“太阳鸟母”传习馆,打造“太阳村”。以城带乡,城乡兼容,彰显“太阳故乡”文化特色,让美丽西畴更富有太阳文化之美的内涵和底蕴,承载历史,传承后世。

(三)利用“乜汤温”神话文化资源,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依托自然优势,充分利用“乜汤温”神话资源,突出“太阳故乡名片”,打造特色旅游,塑造旅游形象。结合自然景观,利用易骆变成鸡冠山报晓,朝夕与乜汤温母女一家人相会的“找太阳”故事;蚌谷狮子山岩画的古人类太阳崇拜;县城交汇的回归文化、太阳文化;汤果的“女子太阳山祭祀”等,做好人文景观规划,打造香坪山、县城、汤果等地特色人文景观,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丰富“芳香第一景”、生态宜居县城、“日出汤谷”圣地——汤果太阳村的文化内涵,推出反映“乜汤温”神话的旅游文化名片,增强景区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充分利用以“乜汤温”神话为核心的太阳文化优势,推出“探秘鸡冠道”“无影之恋”“女儿河漂流”“摸神鱼金线鲃比赛”等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展“女子太阳节”“民族美食节”等节庆活动,研制反映“乜汤温”神话的系列文化产品,开发以文化支撑的特色旅游文化产业。

(四)加强“乜汤温”神话研究和文艺精品创作,提升“太阳故乡”名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组织举办不同规格的学术研讨会,深入挖掘“乜汤温”神话的内在文化资源,推出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提升支撑“太阳故乡”名片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邀请知名文艺家进行文学艺术的深度创作,打造文学、音乐、歌舞剧、影视剧、摄影等一批文艺精品,进一步提升“太阳故乡”名片内涵。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做好宣传推介,打造宣传品牌,实施品牌营销,扩大宣传影响力,真正使“太阳故乡”名片唱得响、传得开。

追寻“西畴人”的足迹,秉承博爱情怀和永不言弃、敢于担当、向往追求、无私奉献的“西畴精神”,以山为脊,以水为源,以绿为美,以文为魂,以勤为本,以和为福,将古老的原始文明与时代脉动谱写成高原喀斯特绿洲的交响曲,也必将绘就一个大美的“太阳故乡”。

注释:

①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庭望到西畴考察中国古越人太阳崇拜后,撰文《崇尚光明的民族——西畴女子太阳节的启示》,充分肯定西畴壮族崇拜太阳的独特性。

②神话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这一切都是人民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

③神话的创作与远古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往往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

[1]明江.中国神话学的文化意义——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神话学文库主编叶舒宪[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7):1-3.

猜你喜欢

西畴崇拜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西畴,在时代的大浪中扬帆起航
披荆斩棘斗顽石
西畴之秋(外一首)
“西畴精神”——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西夏天崇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