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防治

2018-03-07樊翠华熊林芝柯淇匀赵祖凯

猪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倒地耳病猪群

许 拓,樊翠华,熊林芝,柯淇匀,赵祖凯

(武汉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34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 1991年被鉴定以来,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损失。自2006年夏天在我国养猪省份大范围暴发高致病型蓝耳病,从江西席卷全国十多个省市,感染案例达两百多万,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PRRS在临床上表现为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繁殖障碍,仔猪和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并伴随生长缓慢,病死率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感染PRRS的猪群常存在继发或混合感染,常与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等继发或混合感染;还常与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等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往往是由于继发或混合感染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7年5月,华中某规模化猪场产房仔猪发病,经笔者现场和实验室诊断为接种PRRSV疫苗继发引起HPS和SS混合感染,后紧急采取综合性措施,使得该病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

华中某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约1 200头,饲养模式为自繁自养的一点式生产模式。该场自2017年5月起,多批35日龄左右保育猪出现倒地后急性死亡问题,且多发生于膘情正常、长势良好的仔猪,发病率为2%,但病死率却高达30%。该场免疫JXA1株PRRSV苗和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全群保健,但效果仍然不明显。

2 临床剖检

在保育舍挑取2头发病猪和1头死亡时间1 h以内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病猪体温升高、眼睑周围有一圈黑线以及关节处有轻微肿大。对这3头猪进行临床剖检,均表现出肺脏明显病变、坏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绒毛心、肝脏被纤维性渗出覆盖、关节液浑浊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3 初步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初步疑似引起猪群死亡的为猪群免疫JXA1株PRRSV疫苗后,猪蓝耳病疫苗对猪群机体造成伤害,从而继发感染SS和HPS导致猪群死亡。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剖检病猪的脑、肺脏、肝脏和关节液进行细菌分离。同时采集的肺脏、扁桃体和淋巴结等进行猪蓝耳病 PCR 检测。

1)细菌分离

采集剖检病猪的脑、肺脏、肝脏和关节液划线接种于含NAD+血清的TSA固体营养培养基,置于37 ℃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若营养培养基上有菌落生长,则观察菌落形态,并挑取疑似菌落扩大培养后PCR鉴定。

2)病原学检测

将疑似SS的单菌落扩大培养后制备模板进行PCR检测,提病死猪组织样品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采集的3头猪的样品均有检测到PRRSV阳性(图1,图2),且分离到的单菌落经扩大培养后鉴定为SS(图3)和HPS(图4)。

3) 药敏试验

对分离鉴定的HPS和SS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记录抑菌圈大小。依据 CLSI 判定标准,该猪场HPS对头孢拉定 (Φ25 mm) 、头孢曲松 (Φ21mm) 、阿莫西林 (Φ24 mm) 、氨苄西林 (Φ21 mm)、恩诺沙星(Φ25 mm)这5种药物敏感,SS也对头孢拉定 (Φ24 mm) 、头孢曲松 (Φ23mm) 、阿莫西林 (Φ21 mm) 、氨苄西林 (Φ21 mm)、恩诺沙星(Φ23 mm)敏感。

图1—图4 PCR扩增结果

表1 PCR扩增引物序列和扩增片段

4) PRRSV测序

针对检测到PRRSV阳性的样品扩增ORF5测序,测序结果与江西毒株同源性为99.98%,确定病死猪组织中组织检测到病原为PRRSV疫苗毒。

5 综合诊断

对该猪场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以及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分析,确诊该场导致猪群死亡主要原因是猪群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后继发感染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导致猪群死亡。

6 防控措施

为减少该场猪群急性倒地后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采取如下措施。

1)药物治疗

对发病猪隔离单独饲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药物进行治疗,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进行全群给药保健。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猪使用磺胺类药物和敏感性药物分边注射治疗。

2)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猪舍通风和空气流通,及时清理前一天饲料,不留发霉饲料和变质饲料。发病猪舍用过氧乙酸带猪消毒,2 d一次,且严禁饲养员串栏以防止病原扩散。同时在后期产房转保育时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尽量不混栏,做好生物安全,避免仔猪混栏打架,以减少仔猪应激。

3)推迟免疫时间

对产房初生仔猪进行猪蓝耳病连续监测6批,若确定初生仔猪无PRRSV感染则将免疫JXA1株疫苗时间推迟至猪群转保育舍后35~42日龄免疫,减少疫苗毒株对猪群造成的应激。

7 防控结果

对发病猪执行治疗与饲养管理后猪群生产逐渐恢复稳定,且无新增病例。其中据统计发病近1个月因倒地后急性死亡的猪达到46头,采取措施1个月后再次统计因倒地而急性死亡头数降低至15头。初生仔猪连续监测6批,均未检测到PRRSV阳性,因此推迟至保育35~42日龄免疫JXA1株PRRSV疫苗,且继续执行其他防控措施1个月后仅有6头弱仔因倒地后死亡,且组织样品中未检测到PRRSV阳性,在此连续跟踪3批猪都未出现异常。上述结果充分说明生产已稳定,因免疫JXA1株PRRSV疫苗导致保育猪群出现的继发感染HPS和SS问题已基本解决。

8 讨论

PRRSV感染压力大的猪场免疫JXA1株PRRSV疫苗后虽然能起到好的防控作用,但是由于该疫苗为强毒力毒株弱毒疫苗,因此在使用疫苗后也会对猪群造成PRRSV的感染。在产房仔猪转入保育阶段对猪群的刺激以及环境改变的应激也很容易导致猪群生产的不稳定,保育阶段HPS和SS的继发感染导致猪群的发病和死亡,因此在转栏时尽量避免猪群受到刺激。在养猪生产中,HPS和SS常常被称作PRRSV的影子,因此无论在免疫还是未免疫PRRSV疫苗的猪场中,猪群在临床上表现出现关节肿大并伴随神经症状,或倒地后急性死亡均可考虑猪群是否感染PRRSV或者受PRRSV疫苗毒影响导致猪群继发感染HPS和SS从而导致猪群发病。在经过实验室诊断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说明猪群被PRRSV感染后,是可防可控的。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PRRSV已被划入不要求强制免疫传染病,因此PRRSV净化也迫在眉睫,好的防控措施和生物安全也是净化PRRSV重要手段。

9 结论

该场保育猪倒地后急性死亡为免疫JXA1株PRRSV疫苗后继发感染HPS和SS。

(略)

猜你喜欢

倒地耳病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骑车撞狗倒地受伤 饲养者有责赔四万
猪群中暑咋预防
其实事先已知情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