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发展战略 推动产业跨越发展
——从人才发展战略机制设计的角度探索现代生猪企业快速发展的逻辑

2018-03-07

猪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猪战略养殖

周 虎

(北京新道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

农业是三大产业中最基本和核心的产业,畜牧业隶属于农业的一部分,现代农牧业的生产为人们提供新鲜健康的肉食品,保障了人们的生活品质。然而,农牧从业人员特别是生猪养殖行业从业人员达到百万人,整个畜牧业从业人员多达1 100万人,该群体从业人员成长也得到了社会的诸多关注(如图1所示)。

随着现代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个行业面临的高素质畜牧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着自我培养为主,外部引进协同,全力保障人才供给的思路,在新形势下为了突破人才需求的瓶颈,各企业在人才战略制定和高素质人才引进方面都采取了不同的创新措施。

新常态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牧行业生猪养殖领域规模企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在生猪产业发展领域面临的八大人才困境:1)产业规模特别是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产能三至五年产能翻番的急速扩张,企业合适高级经理人紧缺,招募困难。2)生猪养殖企业技术发展水平距离国际先进行列还有一定差距,成熟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3)环保达标、养殖过程生态可循环和食品健康安全、生猪价格周期不规律性波动等一系列行业新情况倒逼产业升级,企业成熟营养、环保、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4)基于生猪养殖的行业文化认同感不强,我国新时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现有养殖企业人员面临老龄化问题,多种因素导致愿意从事生猪养殖的生产人员明显减少。5)生猪养殖行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养殖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比如成熟的生产业务场长和销售经理培养需3年甚至更长;6)由于养殖行业布局地域多处于乡村,交通不便,工作内容一般属于封闭式状态,一般养殖企业基层人才在一个单位工作超过8年以上比例非常低,行业人才流失严重。7)生猪养殖行业技术水平一般3年左右甚至2年就会有新的变化和改进,行业技术理念更新快导致企业由于人才问题发展受限。

作为农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资金和人才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企业人才梯队储备建设的持续连贯性必须能够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需求,在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的情况下,我们在人才发展战略机制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需要有更多的创新。

图1 养猪业生产技术人才成长模型

表1 职业愿景模型(基层和中高层员工入职前工作关注的焦点)

表2 职业胜任力模型

构建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重在选拔和培养,根据统计分析以往员工的工作需求,发现普通员工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入职前对公司的期待值也有较大差异,基层员工入职前对猪场的期待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工资水平、伙食品质、场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人际关系、绩效奖金及和家人的团聚机会。中高层对公司职业机会的期待表现在:是否认同公司文化价值理念、事业发展机会、薪资待遇、培训机会与假期、公司管理理念和工作压力大小(见表1)。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要点,企业对员工岗位胜任力也有具体要求(见表2)。

我国农牧业快速发展30余年,涌现出了诸多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使我国农牧业走向世界前列,同时农牧企业也表现出了现阶段的发展短板,这种短板是符合我国农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需要关注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农牧业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十大方面:品牌意识不强;对国家扶持政策依赖性过高;全产业链合作意识不够多;企业组织现代化程度不够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足;节能环保意识和效率提升意识不够强烈;创始人持续学习动力不足;全球化布局意识不够强烈;对市场终端的把控力不足;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定位不清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为首整体团体的艰苦奋斗,正是有了创始人的高瞻远瞩和艰苦创业才有了一批批企业发展的今天,对今天优秀企业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农牧企业领导者均具备以下十大特质:1)对农村的朴素热爱;2)对养殖技术的痴迷;3)较强的成本意识;4)具有一定的融资能力;5)追求健康食材的坚定信仰;6)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奉献农业的胸怀;7)愿意与员工分享成果;8)具有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9)能够在一定区域内立足并逐步形成影响力;10)艰苦朴素,以始为终。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带动业务发展,人才战略的制定需要匹配企业发展整体战略。人才队伍成长的速度最终决定了企业核心业务推进的快慢,企业通过一些列举措完成对人才的吸引和使用,用平台成就人,用回报感动人,用价值观理念笼络人,用高回报措施激发人,用人才潜力的释放来推动业务落地,实现战略目标的达成。

表3 企业生命周期战略管理模型

表4 企业人才阶梯能力模型

根据企业发展周期性理论,我国农牧企业部分处于扩展到成熟期阶段,该阶段主要特点是投资规模大,对投资回报要求明确,企业主要通过组织流程和业务流程创新再造来激发一线团队活力,打强执行力,实现整体战略目标落地。

畜牧养殖公司快速扩张阶段,人才战略的制定实施直接决定了项目落地和公司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处于该阶段的企业主要通过以下模式创新来实现团队再造。

企业战略层面人才战略创新机制设计探索:1)自我造血模式,成立养殖技术培训学院,打造管理人员培训基地;2)“企业+高校+基地”联合模式,企业与高校等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在实践培训基地开展养殖新技术研发人员培训;3)第三方合作模式,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核心骨干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培训,培养后备管理人才。

猪场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变革的四大趋势:1)强化养殖企业核心文化建设,突出培育员工企业价值观的统一;2)猪场人员能力模型打造:1+2+N模式,一个领导能力强的经理,两个技术和管理水平过硬的场长带领一批技术人员推动生产发展;3)猪场“家”文化打造:管理工作中去行政化,弱化人治,强化制度力量,倡导员工责任意识和个人创业意识,构建幸福文化;4)推动生产管理改革,猪场管理采取灵活的业务发展模式比如分片区承包模式,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潜力。

总之,在推崇精益生产和工匠精神的现代制造业大背景下,企业既需要通过使用自动化硬件设备来替代部分人力,同时也需要通过人才创新战略机制设计来大力支持具有工匠精神的资深技术专家和生产一线人员打造优质健康的产品。

猜你喜欢

生猪战略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