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对比分析

2018-03-06王莹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情感教育英语教学

王莹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实施情感教育的试验班级和非试验班级英语学习状况,对比在学习动机、兴趣、自信心和焦虑四方面存在的差异,验证在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情感教育;英语教学

一、前言

目前职业教育的培养从阶段性转向终身化,职校学生有多条继续教育的途径,中职升高职是很重要的一种继续教育的方式。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受没有升学压力且基础学科教育得不到重视等客观因素和学习动机消极、自信心缺乏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而英语学科尤为突出。语言学者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积极情感如兴趣、自信心等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课题研究过程中在实验班级实施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学习动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减轻学习焦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2015、2016年级中高职衔接学生,学前教育专业共计260人,平均年龄 20周岁。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 260份,收回255份, 有效252份。其中中职升高职学生138份,五年一贯制学生132份。

2.文献检索法广泛查阅有关高职院校学生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影响情况的资料,并对其筛选、分析整理。

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0 .0统计软件包处理。

三、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一)学习动机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中高职衔接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主要从工具性动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三方面开展。非试验班级,学生们无论是工具性动机还是外部动机、内部的英语学习动机都十分不明确。由于缺少学习动机,英语学习处于一种盲目和茫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们会表现出不能坚持背单词、课堂听不懂就睡觉或玩手机等现象,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轻易放弃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学生没有很强的学习动机。

而在实验班级,学生们对工具性动机即问题1和问题4表现出积极态度,平均值高于非试验班级,而标准差平均明显低于非试验班级。对于外在动机即问题3,消极不明确的学习动机的学生人数在减少。大多数学生有强烈的工具型动机,他们学习英语带着具体的目的,有的为了通过学校的考试顺利毕业,有的为了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其中,个人发展的平均值位于动机之首,有约82%的学生认为英语在他们未来找工作中是一种实用型必要的工具。

(二)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由对比可知,非试验班级学生明显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英语学习状态始终不佳。表现在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积极克服;虽然对英美文化和风俗有所了解,但是仅停留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体验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有的学生甚至不仅对英语课排斥,还对英语老师产生排斥。

而试验班级的学生对第1道题肯定回答的平均值远远高于非试验班。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很愉快的经历,这说明他们学习英语的态度是自发的、主动的。但是另外5道题的回答也可看出仍有个别人不感兴趣 ,学习成绩就可能不近如人意。兴趣的培养,使得试验班级的学生由原来不喜欢英语、不愿意配合老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转变到英语学习兴趣高涨,对待英语学科和英语老师的态度也有很大的改观。

(三)学习自信心对比分析

上表可见,在非试验班级,更多的是自我评价过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严重低于试验班级,而且差距很大。通过问题2、3的结果显示,试验班级的学生能正视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克服困难方面表现出积极心态。另外,试验班级学生虽然英语学习程度较低,但是并不认为英语是很难学习的学科。虽然还有少数学生仍觉得无论我多么努力都学不好英语,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持續,学生们的自信心会逐步建立起来。问题6的试验班级的平均值低于非试验班级就是一个好的征兆,说明学生能正视自我,对自己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确认知与评价。

中高职衔接的学生普遍具有英语学习的挫折经历,长期的失败的学习经历会导致自信心不足,他们轻视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而形成自卑心理。这种自我损害的倾向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从而抑制了英语学习能力的正常发挥,造成英语学习的失败;而英语学习的失败又恰恰验证了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期望,从而强化了不正确的自我认识,使自卑感加强。

(四)学习焦虑对比分析

上表可见,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无法建立自信心,而且还会产生自卑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试验班级进行了情感教育后,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状况有所缓解,尤其是第1个问题“一想到要上英语课我就感到紧张和害怕”,标准差的数值显示出试验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程度明显低于非试验班级。虽然对英语课不感到紧张和害怕了,但是在课堂上对于参与教学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顾虑,表现在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声音小,怕出错被其他同学和老师笑话等。试验班学生的良好状态表明学生对于情感教育的认可度,情感教育在中高职衔接英语学习中起到的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在比较试验班级和非试验班级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焦虑程度方面发现,高水平组英语学习和低水平组英语学习者之间的焦虑程度有显著的差异,中等水平组英语学习者和低水平组英语学习者之间的焦虑程度有显著的差异,但是高水平组英语学习者和中等水平英语学习者之间的焦虑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试验班级和非试验班级学生在四个方面情感问题上的对比分析,充分说明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作用,情感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语言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验证了在中高职衔接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实效性。这份分析对比结果使课题研究前提出的各种假设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得到验证,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黎敏.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英语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广西教育,2015(2).

[2]孙伟.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4).

[3]章准平.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J].职教通讯,2004(11).

[4]韩海英.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

[5]彭丽.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文献综述[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3).

[6].陈娟.寄情感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J].成才之路,2010(6).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情感教育英语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