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调是生活之花

2018-03-06唐惠忠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调角度生活

唐惠忠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近年来,“复归田园”成了都市人群的一种时尚。比如中国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每年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都市人,他们尊奉着巴马人的“生活情调”,远离名利,摒弃杂念。这些都市人在此少则住上半个月,多则住上几年甚至定居。

(2)一项调查显示,70%的中国人日均休息时间偏少,还有8%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让我们的生活新意不断,但忙碌过后常有空虚感袭来,原来我们“丢”的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的情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试题含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的内涵是现代都市人争相回归田园,其实质是在追求一种“生活情调”;第二则反映了当今社会大部分人“生活情调”缺失的现状。两则材料相辅相成,且有一个共同关键词“生活情调”,所以考生只需紧扣这一关键词,联系社会现实即可准确立意。

立意角度一:现代人丧失了生活情调都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此角度立意,可从以下角度切分中心论点:①完全被工作绑架,我们丧失了生活情调;②没有个人爱好,我们丧失了生活情调;③躲在个人狭小的空间里,我们丧失了生活情调……

立意角度二:现代人为什么丧失了生活情调。从此角度立意,可从以下角度切分中心论点:①社会飞速发展,让现代人丧失了生活情调;②个人生活压力增大,让现代人丧失了生活情调;③时间就是效率的工作环境,让现代人丧失了生活情调……

立意角度二:怎样留住生活的情调。从此角度立意,可从以下角度切分中心论点:①学会知足,留住生活的情调;②珍惜亲情,留住生活的情调;③亲近自然,留住生活的情调……

写“生活的情调”,还可在以下两个方面用力:一是更透彻地揭示如何拥有(或找回)情调;二是聚焦一点,在小角度上做出好文章。

【例文引路】

生活需要情调

蒋东轩

第一次来到海边,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一个久居高原的牧民,会惊呼“哇,天天洗澡也用不完啊”;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企业家,会欣喜“哇,假如能用来发电该多好啊”;一个文学爱好者,会啧叹“哇,难怪曹孟德的《观沧海》写得大气磅礴”,接下来他会脱口诵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同样的场景,有人考虑的是物质生活,有人却收获了精神上的愉悦。其实,情调决非“小资”的特权,普通的工人职员、教师医生,包括那位牧民和企业家都可以成为有生活情调的人。

有情調的生活,往往与“快节奏”不搭界。上世纪三十年代,丰子恺先生常常在杭州、石门间往返,本来坐火车两三个小时的旅程,他却愿意花上两三天的工夫,去坐慢悠悠橹声欸乃的木船,白天,他在船舱里饮酒聊天,欣赏运河两岸农舍炊烟田园风光。途经某镇,每次船泊小杂货店门前的河边,他从船窗里看出去,总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孜孜不倦地在“打绵线”,后来看得烂熟,不经写生,便能随时背摹其状,由此创作了有名的漫画《三娘娘》。这样的风情和情调,自然是坐高速火车不可得的。欧洲有一个国家的火车至今没有提速,就是因为那里喜欢“慢生活”的公民坚决不同意。

有情调的人不怎么在意得失。我有两位年轻朋友,一个爱好摄影,一个擅长摆弄电脑,他们得知我帮老同学给一群孩子上写作课,主动花了整整半天时间,为我做了多媒体资料。他们这样做,不计较没有一丁点的好处,反而很开心,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明白我也是义务劳动,重要的是他们说到底为孩子们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便是一种意趣不俗的情调。美国耶鲁法学院有几位法学博士生,准备毕业后到中国生活两年,也许干点什么挣点儿钱再四处游历一下。其实,他们在纽约、华盛顿找一个年薪十几万美金的工作很轻松,可为什么偏要如此选择呢?回答非常简单:钱,以后有机会挣。中国现在这么让世界关注,走进中国,学习中文,了解文化,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以为这也是一种特有味的人生情调。

一个人是否有情调,与其学历的高低好象关系也不大。有一位出身贫苦的老校长,只读过三年寒学,但他能耕能渔,能弹会唱,能导会演,而且特别会讲故事,“能把石滚子说得竖起来”,当地人称他“小说家”,他就是一个很有情调的人。他植竹林,挖荷塘,建影壁,把五十年前的一个农村小学建设得像园林。这位有情调的父亲,这座有情调的校园,最终孕育出一对极富文学才情的兄妹,他们分别写出了《草房子》《肩上的童年》这样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一个有情调的人,即使在苦难的岁月里,也不会忘记以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那个名字上可以打“×”的年代,大丰农场曾有一对落难的上海夫妇,不惜用生命捍卫尊严,而他们最后的晚餐就是喝了一杯家乡带来的咖啡。当年,徐志摩告别康桥,虽然像离开恋人似的痛苦,但他没有哭泣,只是轻轻叹息道:“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可见情调也是一种洒脱,一种人生的境界。

给生活来点情调吧,劳累了一天,即便没带一束鲜花回家,也无关紧要,点上一枝蜡烛,与你的爱人共进晚餐,相信会有好味口。不要拒绝情调,她会让你疏解生存的压力,增加一点应对人生的弹性;也不用把情调当作奢侈品,情调的造价不一定有多高,她主要取决于你内心的品质和感觉。

(选自《湖海·文学版》)

【点 评】本文开宗明义,亮出论点“情调决非‘小资的特权,普通的工人职员、教师医生,包括那位牧民和企业家都可以成为有生活情调的人”。主体部分从“有情调的生活,往往与‘快节奏不搭界”“有情调的人不怎么在意得失”等多个并列的层面展开论述,其实是条理清晰地揭示了“给生活来点情调”,需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会“慢下来”,从容不迫地过“慢生活”;二是淡化“得失心”,不要把利益、钱财看得太重;三是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以此自得其乐;四是直面人生的困境,懂得“以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篇末处则进一步提醒我们:“情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需要你凭着“内心的品质和感觉”来酿造。整篇文章娓娓道来,启迪人心。endprint

论据选用也有特色,既有名人实例、警句名言,也注意现身说法,给人以如话家常、亲切自然的良好感觉。

【佳作展示】

给生活一点距离

生活情调是什么?是单车走西藏的果决,是工作之余在公园漫步的悠闲,也是挖掘生活里时常为人们忽略的一个个亮点……

人们都有追求生活情调的愿望,想要寻找快乐,获得享受。但由于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自己那一份情调。

但说起追求生活情调的方式,实则很简单:我们需要给生活一点距离,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而不是整日里行色匆匆。

于斯曼在小说《逆流》中描绘了一个隐居乡下的没落贵族德塞森特所经历的感官享受和精神遐想,而这类精神漫游在热闹繁华的巴黎是无从寻觅的。德森赛特以自我的放逐,在丰特奈玫瑰镇找到了生活的情调。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每个章节都变成了一种特殊风味的酱汁,一种不同艺术的升华;它浓缩成宝石、香精、花卉、宗教与世俗文学、非宗教音乐和素歌的一种‘精华”。或许,如今的我们无法做到像德赛森特一般超然,无法完全脱离城市生活,但哪怕是在紧锣密鼓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到乡间走走,甚至住上一段时间,感受自然的趣味,也勢必能使我们感受到久违的轻松与情趣。

远离尘世(哪怕只是一时的),不是为了摈弃这个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进入并感受这个世界。

然而,也有古人说,“大隐隐于市”。是的,给生活一点距离,并不一定意味着只能隐居乡野。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的是一颗坚守自我、宁静淡泊的心。比方说钱钟书先生能在内心坚守一片自我的世界,自得其乐,自行其是,便也是享有了几分生活的情调了。而将眼光投向当今社会,都市的快节奏不知搅乱了多少人自我的节奏,人们紧贴着生活前行,以为与生活的步伐亦步亦趋便能塑造完美的人生,结果不过是疲于工作和应酬,成为毫无特色的庸常大众中的那一个。但真正的有心人却懂得找到自己的音律与鼓点:或许是培养一些个人的兴趣爱好,或许是花心思装饰一下房间,或许是……这似乎与我们日常繁忙打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正是这一点点距离,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质的飞越。

我们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的人生;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情调,一点有滋有味的日常生活。

给生活一点距离,给自己留有寻找情调的空间。

【点 评】这是一篇优质议论文。作者眼观现实,明确提出了“我们需要给生活一点距离,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给生活一点距离,给自己留有寻找情调的空间”的观点。主体部分分写两层,先说“回归乡野”,再议“更需要的是一颗坚守自我、宁静淡泊的心”,渐次递进,脉络清晰。

纵观全文,立意准确,例证得当,语言表达简洁明了。

[作者通联:江苏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调角度生活
神奇的角度
情调是生活之花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丝绸情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小资情调/省钱三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