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2018-03-06卢文卿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牙周组织牙周炎牙周

卢文卿

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为慢性感染性疾病,会影响牙周膜、牙龈、牙槽骨等组织,造成牙周软组织疼痛、牙齿稳定性降低、牙龈出血等[1]。细菌侵袭、牙齿排列错位或畸形是导致牙周炎的最主要原因,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牙周组织坏死、牙脱落或畸形[2]。口腔正畸是临床治疗牙周炎的常用方法,其能有效纠正错合畸形,重建牙列,改善患者的面部外观,疗效较好。然而,正畸治疗无法修复软组织损伤,致使矫正后的牙齿得不到足够的软组织包裹、固定,从而降低治疗效果[3]。目前,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方案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其疗效受到患者与医师的肯定。本研究就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于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43岁,平均(32.4±2.4)岁;病程1~14个月,平均(8.2±0.5)个月。研究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3~41岁,平均(32.4±2.4)岁;病程1~15个月,平均(8.2±0.5)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牙周病学》[4]中的诊断标准,并经检查确诊为牙周炎;近 3个月内未接受牙周治疗者;患病时间<2年;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精神正常、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慢性系统疾病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生理期者;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短期内接受抗生素治疗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研究组行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先清洁牙龈,刮治龈下化脓组织,平整牙根,消除并抑制菌斑生长。对牙骨丧失严重并恶化成深牙周袋患者行牙周翻瓣术修复,将适宜的人工骨植入临近牙槽嵴边缘处至牙周骨缺损区,缝合黏骨膜瓣,并彻底清除损失的牙龈组织。术后 3个月对牙周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如全口出血指数和位点数<15%、牙周探诊深度(PD)>4 cm,则对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采用磨牙黏接颊面管固定患者口腔,将直丝弓矫正器伸入至移位牙齿段,采用镍钛丝将上、下牙弓初步排齐,将上、下牙列整平。治疗过程中遵循细丝轻力的治疗原则。每月进行1次复诊加力。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宣教,2~3 d洁治牙齿1次,每周检查1次牙周情况。正畸治疗后,将舌侧保持丝固定,并告知患者维护口腔矫治器方式。对照组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治疗方式与研究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空腹静脉血5 ml,每分钟3000 r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6 cm,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牙周相关指标,包括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临床附着丧失(AL)。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炎症因子比较治疗前两组TNF-α、IL-8、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TNF-α、IL-8、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s)

表1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TNF-α IL-8 IL-6对照组 40 78±7 69±5 7.207 <0.05 823±34 652±18 27.859 <0.05 7.89±0.97 5.31±0.42 15.437 <0.05研究组 40 78±7 61±3 14.783 <0.05 824±35 514±12 53.204 <0.05 7.87±0.95 2.06±0.03 38.660 <0.05 t值 0.014 9.161 0.090 39.544 0.093 48.81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牙周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PLI、SBI、PD、GI、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PLI、SBI、PD、GI、AL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牙周炎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会造成牙齿严重畸形,甚至会引起牙周骨质结构和软组织溃烂、坏死。口腔正畸术是临床治疗牙周炎所致畸形牙齿的常用方法,能解除异常的牙齿结构,校正牙齿,使其恢复生理功能。单纯实施正畸治疗会造成牙周骨质结构和软组织损伤。既往研究显示,正畸治疗造成儿童患者牙周损伤的发生率为40%~50%,成人患者为60%~70%[5]。牙周组织特别是固定、支持牙齿上皮、韧带和肌肉等破坏后,会致使牙齿咬合力失衡,进一步加重牙齿畸形,致使患者出现继发性牙周组织损伤,形成牙齿畸形-牙周组织损伤的恶性循环,从而加重牙周炎。

表2 两组牙周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牙周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PLI SBI对照组 40 1.82±0.16 1.53±0.12 9.171 <0.05 2.78±0.24 2.24±0.17 11.612 <0.05研究组 40 1.81±0.17 1.02±0.05 28.196 <0.05 2.76±0.22 1.69±0.13 26.482 <0.05 t值 0.271 24.812 0.389 16.254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PD(mm) GI AL(mm)对照组 40 4.42±0.42 3.55±0.33 10.302 <0.05 1.24±0.23 0.64±0.10 15.131 <0.053.25±0.34 0.88±0.24 36.017 <0.05研究组 40 4.41±0.41 2.93±0.20 20.519 <0.05 1.22±0.25 0.35±0.03 21.853 <0.053.26±0.33 2.03±0.11 22.364 <0.05 t值 0.108 10.162 0.372 17.568 0.134 27.54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牙周组织再生术可经人工植骨、生物屏障膜等方式修复牙周韧带、牙龈肌肉、牙槽骨等病变牙周组织,通过植入骨粉修补炎症造成的牙槽骨骨质丢失,增加牙槽骨密度和稳定性,缓解牙齿松动。牙周组织再生术能经降解生物屏障膜保护牙槽沟,隔绝炎症感染,促进受损组织尽快再生、生长。牙周再生手术治疗后,纤维、牙龈、骨细胞、韧带等生长更快,牙周袋逐渐消失,减小附着丧失,能为正畸治疗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后再实施正畸治疗,基牙支持性好,且牙周炎症不易复发,便于正畸牵引力的逐渐增加,能更快地纠正牙齿畸形[6]。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PLI、SBI、PD、GI、AL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能修复牙周损伤组织,提高韧带组织恢复效果,利于正畸治疗后牙齿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而正畸治疗能将移动的牙齿回归至正常位置,以获取正常的牙合功能,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研究发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牙周炎的病理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多种炎症因子参与牙周组织的修复与改建[7]。IL-6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关系密切,其为多效应细胞因子,在急性炎症期蛋白质的生成过程中具有调节性作用,致使炎症反应加重,降低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加速牙槽骨受损。IL-8为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分泌超氧化物,而损伤组织带,其浓度变化能直接反映牙周组织的炎症情况。TNF-α能促进急性期反应物质、IL-8、IL-6合成,增加白细胞含量,强化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对多种病毒感染细胞发挥细胞毒效应。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8、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能降低血清 TNF-α、IL-8、IL-6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临床上在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后需根据患者的牙周情况行口腔正畸治疗,其判断标准为:牙齿松动是否显著降低,是否有牙周脓性病灶和窦道存在,整体牙周组织是否有炎性反应存在,牙龈有无明显边缘线。当牙周炎患者无相关牙周病变复发且符合上述标准时,即可接受口腔正畸治疗[8]。

综上所述,对牙周炎患者行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牙周情况。

[1]姚霜,刘晓君,周治,等.咬合调整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44(1):50-54.

[2]王留宏,杨政,翁思恩,等.口腔正畸患者不同托槽下牙周临床指标和龈下菌斑中 Pg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3):3388-3389.

[3]姜雨汐,刘树泰.牙周韧带细胞膜片技术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44(2):204-208.

[4]孟焕新.牙周病学[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8-124,202-205.

[5]喻爱霞.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3):306-310.

[6]王航,黄呈森,王伟.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12):2094-2095.

[7]尹敏,冯伟,金巧霞.知柏地黄丸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 IL-8、TNF-α、IL-10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6):142-144.

[8]梁小刚.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z1):24-26.

猜你喜欢

牙周组织牙周炎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高金合金和镍铬合金冠桥修复体对牙周组织远期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