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2018-03-06原福卫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硬化性室性洛尔

原福卫

室性心律失常好发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肌梗死患者,在严重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手术、麻醉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对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1]。近几年来,心血管疾病多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病率也在提高,主要有气短、心悸、胸闷等临床表现。如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风险[2],故而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合理选择药物治疗十分重要。研究认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要好[3]。笔者运用中成药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瓦房店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心电图检查患者符合频发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标准,排除心动过缓、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针对患者的用药方法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35~74岁,平均(56±10)岁;室性期前收缩的16例,房性期前收缩14例,交界性期前收缩5例。试验组33例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34~77岁,平均(57±11)岁;室性期前收缩的14例,房性期前收缩15例,交界性期前收缩4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和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6.25~25.0 mg/次,2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稳心颗粒,口服,每次冲服1袋,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用药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电解质、心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常规监测,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6 min步行距离评测患者的心功能。

1.4 疗效评估显效:各种临床症状消失,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心律失常消失或是减少 90%以上;有效: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减少50%以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减少 50%以上;无效:病情无明显好转者[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比较通过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2.2 不良反应比较用药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心动过缓、头痛头晕,但两组之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心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的 LVEF、LVED-VI、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 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VI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多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狭窄、痉挛等,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缺血的心肌出现代谢异常,心肌电活动的紊乱,心室肌细胞的应激敏感性明显提高,最后导致室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这同时又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5]。临床治疗以抗心律失常药物为主要方法。美托洛尔是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异位起搏点和自助窦性心律的频率,为 β-受体阻滞剂,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窦性心律,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并提高心室纤颤的阈值,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而拮抗儿茶酚胺的过度释放,能逐步降低窦性、异位兴奋灶的自律性,增强患者的心肌电稳定性,起到预防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降低猝死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6]。临床针对美托洛尔的使用,剂量越高所引起低血压、窦缓、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就越多,虽然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起到一定的负性肌力作用,但是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临床需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在中医领域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认为病机为阳虚、气虚、血瘀、水饮;其中的血瘀和水饮是基本表象,而阳虚以及气虚则是根本,为本虚标实证。在治疗中以温阳益气、除湿利水为基本原则,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稳心颗粒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和甘松这五味中药组成,经一定的工艺技术、配比提炼制成的中成药。其中,党参是益气补血的良药;黄精有益气滋阴之效;三七有活血化瘀理气的作用;琥珀有活血化瘀、利尿除湿、安神之效;甘松有消肿胀、行气之效;诸药合用起到活血化瘀、理气行气、养阴安神、利尿除湿之效[7]。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党参对于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作用广泛,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增强其顺应性。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党参还可以改善其心肌缺血缺氧状况,增强心肌收缩力[8]。黄精可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同时还有良好的降压降脂效果;三七则被称为金不换,其可降低心肌的耗氧量,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的效果,从而改善心肌微循环,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甘松可抗心肌缺血,提高心肌细胞的耐缺氧能力[9],其内含有缬草酮,可延长 APD,阻断折返激动,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体外研究证实,甘松可抑制心肌的INa、Ica-L、Ito、IK等,达到良好的抗心律失常效果。琥珀具有减缓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的效果,还能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尤其适用于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稳心颗粒有着类似于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的作用,既可以抗心律失常,又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从而改善心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说明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的联合应用可以稳定患者的心率,改善相关症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美托洛尔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降低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及ST段压低持续时间,使心悸症状得到减缓。两药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机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以预防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但是,由于本研究的病例数量少,关于联合用药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观察时间较短,仅涉及到短期的疗效指标,缺乏长期随访,还需进一步深入、长远的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1]尹岚.运动平板试验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11):770-772.

[2]陈德俊,林悦涛.胺碘酮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0):28-30,36.

[3]宋玉英.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4):495-496.

[4]姜贤雄,贾连旺.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3):229-230.

[5]Mahdi V,Ali Z,Saeed B,et al.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ased on 1 H NMR spectra of human blood plasma using genetic algorithm-based feature selection[J].Journal of Chemometrics,2013,27(10):318-322.

[6]佘春桥.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60 例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1):76-78.

[7]黄越升.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用对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4):72-73.

[8]钱群飞.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2840-2841.

[9]刘东波.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5,13(8):43-44.

猜你喜欢

硬化性室性洛尔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