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2018-03-06周义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优良率外伤皮瓣

周义波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多发手外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受伤部位功能恢复不良,给其手部活动造成不利影响[1]。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单纯植皮技术治疗,但部分患者损伤修复效果仍不理想[2]。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皮瓣修复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能有效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促使手外形及功能恢复正常,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4]。本研究就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提出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诊断标准[5];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同意采用手术治疗;③未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者;②合并恶心、呕吐、口渴等症状者;③不愿参与本研究,或治疗依从性差,经劝说无效者。研究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41±5)岁;致伤原因:11例为刀切致伤,10例为绞扎致伤,10例为电锯致伤,8例为机器压轧致伤,3例为其他原因;受伤到就诊间隔时间1 h~12 d,平均(5.8±1.5)d。对照组患者中,男 27例,女 15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岁;致伤原因:13例为刀切致伤,9例为绞扎致伤,8例为电锯致伤,8例为机器压轧致伤,4例为其他原因;受伤到就诊间隔时间1 h~12 d,平均(5.7±1.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前清创消毒,明确手外伤部位、程度、合并症等。麻醉,彻底清除已明显变性坏死的组织,保留未污染、有生机的组织。完成清创后,以0.9%氯化钠溶液、过氧化氢反复清洗。按照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在胸腹部设定好皮瓣大小。实施臂丛阻滞麻醉,依次切开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从深筋膜浅层,将皮瓣轻轻撕起。仔细修剪皮下组织,尽可能保留蒂部皮下组织。研究组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术前准备同对照组。完成清创后,实施臂丛阻滞麻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穿支部位合理设计皮瓣,调整皮瓣边缘。充分暴露并钝性取出距离血管干1 cm左右的一层脂肪小叶,暴露出穿支血管。做一纵行切口,自血管根部轻轻提起深筋膜下小血管。常规切取肌肉穿支皮瓣,以筋膜层上血管支方向为皮瓣中心,将皮瓣边缘轻轻切开,提起并游离皮瓣。两组术后均以胶布固定患肢,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预防血管肌肉收缩痉挛等药物。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血运情况。术后7 d进行适量手部关节运动。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手术修复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就诊时、术后 6个月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1.4 疗效判定标准优:治疗后手功能恢复正常,手外形无异常,皮瓣无异常;良:治疗后皮瓣存在轻度臃肿,手外形及手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治疗后手外形及手功能得到改善,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存在一定的差异;差:未达到上述标准[6]。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修复疗效比较研究组优良率为 90.5%,对照组优良率为 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修复疗效比较

2.2 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为(5.8±1.2)d,短于对照组的(16.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05,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4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就诊时,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ml,±s)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ml,±s)

组别 例数 就诊时 术后6个月 就诊时 术后6个月IL-6 IL-8对照组 42 1.3±0.5 1.0±0.4 1.3±0.6 1.1±0.5研究组 42 1.3±0.6 0.7±0.2 1.3±0.7 0.7±0.3 t值 0.000 4.347 0.000 3.384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主要发生于手部外伤之后,需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修复,以确保患肢手指长度一致,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手部外形及功能[7]。一旦修复效果不理想,极易导致患者手部功能出现一定的障碍,给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植皮修复适用于手部浅表性缺损患者;而对于伤口过深、面积过大或肌腱裸露的患者,需实施皮瓣修复[8]。皮瓣修复能促使创面尽快消失,且不会导致皮下出现较多瘢痕,便于肌腱顺利滑动。常用的皮瓣修复方法包括穿支皮瓣修复及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需按照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等合理地选择[9]。

对创面进行移植修复时,需要先明确是否需要使用组织皮瓣,对于可采用局部皮瓣进行移植修复者,尽量不采用远处皮瓣;按照切取后供区组织瓣是否会给美观及功能造成影响,选择传统性皮瓣或安全性较高的带蒂皮瓣[10]。穿支皮瓣修复有较强的选择性,且具有广泛的供区,其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切取皮瓣的过程中,可选择性地携带皮神经,以便在将其转移到相应受区后,经由神经吻合处理,促使尽快恢复手功能。穿支皮瓣修复更适用于对手术外形及功能有更高要求的人群,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中,研究组手术修复优良率为90.5%,对照组手术修复优良率为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似[11]。因此,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手术修复优良率。此外,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研究发现,内毒素能经由对肝细胞进行激活,致使大量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出来,直接或间接损伤肝脏[12]。而在炎症反应、免疫细胞激活与调节、信息传递等方面,白细胞介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6、IL-8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炎症程度。本研究中,研究组术后6个月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能降低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控制炎症的发生,有利于缩短疗程,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此外,在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时,需要及时将创面分泌物吸出,破坏细菌生长环境,防止出现感染。

综上所述,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理想,能缩短疗程,提升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1]陈峰,林琅山,赵一强,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2):265-266.

[2]谢冰.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57-58.

[3]王海龙.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7):75.

[4]胡海松,张卫华,朱伟雄.观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与穿支皮瓣修复法治疗疗效[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6):1193-1195.

[5]梁中星.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5):1196-1197.

[6]谭润.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50-51.

[7]丛志国.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患者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132-133.

[8]胡永生.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0):129-130.

[9]李洪英.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7):64-65.

[10]杨振华.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133-135.

[11]黄国凡,宋显慧,王枚娜.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65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4):117.

[12]李亮,何明飞,雷彦文,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928-4929.

猜你喜欢

优良率外伤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