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山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2018-03-06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鞍山市肠道病毒病原学

隋 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流行,对婴幼儿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1-2]。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率一直居鞍山市法定传染病之首,为进一步了解鞍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准确把握疫情动向,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 2011—2016年鞍山市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谱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手足口病发病数据及人口资料分别来源于2011—2016年鞍山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基本信息系统;病原学结果来源于常规监测。

1.2 方法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执行原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3],对部分轻症病例和全部重症及死亡病例采集粪便或咽拭子标本开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运用卡方检验比较发病率,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2011—201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20 2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3.31/10万人。2011—2015年发病率呈现锯齿状的隔年高发变化,2016年疫情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重症病例 16例,重症率为0.08%,其中2014年重症病例发生最多(13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0.05‰,也发生于2014年。见图1。

2.2 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份,一般在7月份达到高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14年发病高峰有所后移,这与当年病毒生产适宜的湿热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有一定关系,见图2。

2.2.2 人群分布2011—2016年报告的20 288例手足口病例中,男11 832例,女8456例,男女性别比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上看,病例主要集中在0~6岁年龄段,报告病例为18 523例,占发病总数的 91.3%,尤其是<3岁年龄组,报告病例12 404例,占发病总数的61.14%;从职业上看发病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其中散居儿童 8338例,占41.1%;托幼儿童10 428例,占51.4%,与年龄分布一致。

2.2.3 地区分布鞍山市七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2011—2016年年均发病率依次为岫岩县194.30/10万人、铁西区140.23/10万人、海城市91.15/10万人、立山区86.64/10万人、铁东区78.56/10万人、千山区41.06/10万人、台安县27.06/10万人,各县区年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几年的手足口病发病率以岫岩县和铁西区居高,两地的共同特点均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密集处发病较多。

2.3 病原学分布

2.3.1 轻症病例2011—2016年全市共采集常规监测病例即轻症病例标本2834份,检出阳性1163份,阳性率为41.04%,其中EV71型162份,占13.93%;CoxA16型527份,占45.31%;其他肠道病毒474份,占40.76%。各年份的病原构成呈动态变化,2012年和2016年优势毒株为CoxA16型,2013年和2015年其他肠道病毒占较高比例,2011年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共同流行,仅2014年为EV71型成为优势毒株,与CoxA16型共同流行(表2)。

图1 2009—2016年鞍山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分布(发病率/10万人)

图2 2011—2016年鞍山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分布(例)

表1 鞍山市手足口病例年龄分布情况(例)

表2 2011—2016年鞍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型(常规监测病例)

2.3.2 重症与死亡病例2011—2016年全市共报告发生的重症病例16例,经实验室检测,其中11例为EV71型,5例为CoxA16,EV71阳性占68.75%。报告发生死亡1例,经检测为EV71型所致。

综上,全市1180例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中,轻症、重症、死亡等不同严重程度病例中EV71型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13.93%、68.75%和100.0%。

2.4 聚集性疫情2011—2016年鞍山市累计报告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375起,其中发生于托幼机构321起,占85.6%;小学内聚集18起,占4.8%;家庭内聚集36起,占9.6%。平均每起疫情涉及病例约 3例。对疫情涉及病例开展实验室检测,其中由CoxA16型病毒引起占34.78%,EV71型病毒7.39%,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占57.83%。

3 讨论

手足口病于 2008年被原卫生部纳入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前位,因其高发病率、强传染性、且无特效治疗药物,已成为严重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鞍山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一直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之首,且重症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是鞍山市重点防控传染病之一。本研究对近六年全市发病数据进行分析显示,鞍山市手足口病发病基本呈现隔年高发的周期性流行趋势,这与多地报道的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一致[4]。其原因可能是患儿感染后产生的抗体使易感人群获得一定保护作用,但随着新生儿不断增加,易感人群不断累积达到一定水平后,又再次造成新的流行。针对此流行趋势,在高发年份应及时做好应对疾病流行的准备工作。

流行特征分析显示,鞍山市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发病率以岫岩县和铁西区居高,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和流动人口密集的城乡结合部地区,这与该地区流动人口多,居住密集,卫生条件、卫生习惯差,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有一定关系[5]。人群分布上,病例主要为 0~6岁的散居和幼托儿童,散居儿童的高发说明了社区防控的重要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5~9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符合肠道传染病夏秋季节高发的流行特征,因此在流行季节之前,应做好疫情预警、加大宣传等防控措施。聚集性疫情多发生于易感儿童聚集的托幼机构,家庭聚集的发生提示社区内散居儿童防控的必要性。

病原学分析显示,鞍山市不同年份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存在差异,各年份优势毒株呈动态变化,但流行仍以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EV71型在鞍山市流行水平较低,这与鞍山市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较少一致。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始终以EV71感染为主[6]。不同年份优势毒株的变化可能是手足口病病原复杂多样,优势毒株流行在人群中达到一定免疫水平后,其他毒株免疫水平低,逐渐成为优势毒株。这提示仍需持续开展病例标本监测,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病原分型分析,并根据优势病原和流行特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4]。重症病例多为EV71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多发展为肺水肿、脑膜炎、循环障碍等,其原因为EV71型病毒具有脊髓前角神经组织嗜性,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重症病例防治重点在于EV71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肠EV71型肠道病毒而研制的疫苗已于2016年上市,适龄儿童可以通过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有效降低重症的发生。

结合上述分析,鞍山市手足口病防治重点应为:①加强城乡结合部等疫情高发地区的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是流动人口聚集地环境卫生整治,减少环境污染源。②医疗机构进一步明确手足口病诊断标准,严格疫情报告,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对病例开展积极救治,减少因病情延误而导致重症病例的发生。③疾控部门切实指导托幼机构落实消毒、晨检、缺课原因追踪等制度的落实,防止疫情传播扩散。④疾控部门进一步加大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病原谱变化规律,为防控策略调整提供依据。一旦发现EV71型病毒成为优势毒株时,要及时做出预警及与医疗机构的信息互通,积极做好应对准备。⑤针对易感人群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做好农村及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的防病知识宣传,提高自我防病意识,促进自我防控[1,4-5]。

综上所述,鞍山市手足口病疫情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人群和地区差异,应在高发季节,对重点人群加强疫情监控与管理,通过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全面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1]戚京城,李辉,吴景文,等.2008—2010年南昌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10):765-766,760.

[2]田丽君,王新利,战志胜.赤峰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0):1523-15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的通知[S].北京,2010.

[4]来晓强,殷小娟,苏晓燕,等.定西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7,32(6):38-41,44.

[5]吕华坤,张严峻,缪梓萍,等.浙江省2008—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05-107.

[6]姜雪敏,阴媛,任治兴,等.长春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7,33(5):674-676,680.

猜你喜欢

鞍山市肠道病毒病原学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成长相册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oral ability and their strategies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推进鞍山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