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微射线下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探讨

2018-03-06张荣君邵明凤张守文魏延津李新华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右心室起搏器植入术

张荣君,邵明凤,张守文,魏延津,李新华

X线透视下行心脏介入手术对患者有潜在的辐射损害,辐射损害中的致癌风险与辐射剂量高度相关[1]。对于孕妇、儿童、肿瘤放疗患者等特殊人群,减少X线辐射一直是心脏介入手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我们应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微射线下为特殊患者群行双腔(DDD)起搏器植入术,探讨该治疗策略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07至2016-12期间共5例符合永久起搏器植入术Ⅰ类或Ⅱa类指征的患者入选,其中孕妇2例,肿瘤放疗后患者3例(2例放射性皮炎,1例放射性肺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构建心脏三维模型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图1):穿刺右股静脉,经鞘管送入标测导管,EnSite指导下构建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耳、右心室、右心室流出道模型。穿刺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送导丝至血管,并连接至EnSite系统,移动导丝,观察图中绿点进入下腔静脉,证实导丝在下腔静脉。

图1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构建心脏三维模型并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起搏器电极置入(图2):将心室主动电极(5076,美国美敦力公司)、心房被动电极(4574,美国美敦力公司)通过转接线连接于EnSite系统,在其指引下分别放置于所建心脏三维模型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耳,测试阈值、阻抗、感知。

图2 起搏器电极置入

做囊袋及留存影像学资料(图3):将DSA(Philips)设置为射频消融专用低剂量射线模式,X线透视调整电极导管张力,固定电极,连接脉冲发生器(RED01,美国美敦力公司),缝合、包扎,然后进行透视并留存影像学资料。

图3 起搏器植入后透视下留存影像学资料

2 结果

5例患者的手术完成情况(表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nSite指导微射线下DDD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80±13.94)岁,X线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为(2.20±0.45)mGy,三维建模时间为(16.40±2.51)min,手术时间为(58.40±4.04)min,术中透视时间为(11.60±2.07)s。

表1 5例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微射线下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完成情况

5例患者术中和术后3个月时的起搏器参数(表2):术中患者的平均心房起搏阈值为(1.10±0.14)V、心房阻抗(700.00±89.44)Ω、P 波电压(2.92±0.11)mV,心室起搏阈值(0.940±0.089)V、心室阻抗(780.00±114.89)Ω、R波 振 幅(7.00±0.71)mV。随访3个月时,患者的平均心房起搏阈值为(1.06±0.13)V、心房阻抗(686.00±87.06)Ω、P波电压(2.96±0.17)mV,心室起搏阈值(0.90±0.07)V、 心 室 阻 抗(776.00±96.33)Ω、R波 振 幅(7.00±0.79)mV。

表2 5例患者术中和术后3个月时的起搏器参数

5例患者的随访情况:术后观察3个月,5例患者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起搏与感知功能不良、血胸、气胸;2例孕妇均完成分娩。

3 讨论

曾有研究报道,起搏器植入术的平均透视时间为(7.3±6.5)min,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平均值为(1.0±0.4) Gy,最多达2 Gy(心脏再同步化治疗)[2]。该术式全程三维引导介入操作,避免了大部分透视,设置DSA参数为低剂量模式,故仅需微量X线辐射,与传统方法相比,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明显减低,对特殊患者起到了保护作用。本中心对5例患者在EnSite指导微射线下行DDD起搏器植入术,观察3个月未发生并发症,术中及术后3个月时起搏器参数均良好。

EnSite用于指导零射线下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技术成熟[3,4],已证实其可精确构建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耳、右心室、右心室流出道三维立体模型,并可标注出希氏束轨迹[5]。将EnSite成熟的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指导起搏器植入术,直观形象,可指引起搏电极在零射线下到达靶点位置,对于大剂量X线辐射禁忌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国内少有此类研究,仅有丁立刚等[6]应用此方法成功为一名孕妇植入起搏器的报道。综合丁立刚等和本中心的经验,我们认为,该术式安全、有效、可行,但需强调X线透视仍是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的标准方法,简单、安全。该术式因心室电极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难以做到生理性起搏,且目前仅用于孕妇、放疗并发症等特殊患者群,因此仅对上述需要植入起搏器的特殊人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减少射线不是绝对无射线,必要时仍需X线透视观察;电极导线固定前需短时间透视观察张力[6]。

随着三维标测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未来可探索在微射线下指导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可以减少患者及术者的X线辐射,因此EnSite指导微射线下起搏器植入术具有光明前景,未来起搏器植入技术将进入三维时代。

[1] Perlsinakis K, Damilakis J, Theocharopoulos N, et al. Accurate assessment of patient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and associated detriment risk from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procedures[J]. Circulation,2001, 104(1): 58-62. DOI: 10.1161/hc2601.091710.

[2] 冯俊, 王爱玲, 程景林, 等. 不同类型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剂量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 32(4): 416-41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4.024.

[3] 谭海斌, 杨希立, 温旭涛, 等. EnSite NavXTM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零X线曝光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 27(1): 22-25. DOI: 10.7695/zgxzqb201301007.

[4] 刘小青, 周旭, 杨刚, 等. EnSite NavX引导无X线透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右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15(4): 275-278. 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1.04.009.

[5] 黄雯, 包镜汝, 师睿, 等. 三维标测指导下邻希氏束旁路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 16(6): 436-441.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2.06.008.

[6] 丁立刚, 华伟, 刘志敏, 等.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孕妇起搏器植入一例[J].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12): 1224.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5.12.025.

猜你喜欢

右心室起搏器植入术
无创影像学方法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表现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心肌梗死:左右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