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
——对京山、沙洋两县实施“优粮工程”的调研及思考

2018-03-05□丁

黑龙江粮食 2018年1期
关键词:京山粮油优质

□丁 声 俊

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九大的号角震响荆楚大地之时,笔者受邀到湖北省“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京山、沙洋两县调研考察,所到之处都感到粮食职工在对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有决心让盛会精神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广大粮食职工和企业,无不热情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撸起袖子干出“新作为”。

一、坚持绿色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意义。实施这一战略,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现代农业粮食产业新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建设“三体系”的过程中,要彻底转变传统观念,要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出发,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必须推进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粮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走进京山和沙洋两县,一派斑斓景色展眼前,荆地楚田,生机盎然,两个农业粮食资源大县,正积极致力于让盛会精神落地生根,把富饶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一)京山、沙洋两县都是农业粮食资源大县。京山县历史悠久,人文丰厚,交通便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县总人口67万,粮油种植面积186.3万亩,粮油总产量67万吨。其中,粮食总产量62.4万吨,粮食商品量43.7万吨,商品率高达70%以上。京山县是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示范县、绿色食品开发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县,以及实施湖北“一袋米”工程的核心县。初步打造出优质桥米产业集群,延长粮油加工业链条,形成了完整的、循环利用资源的加工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绿色发展之路。

沙洋县处于江汉平原与鄂西北山区结合部,全县总人口62.15万,耕地总面积117.71万亩。沙洋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之一。沙洋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总产85万吨以上,油菜种植面积60万亩,总产12万吨。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中国油菜籽加工强县。此外,也是全国唯一“中国菜籽油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连续6年被评为湖北省“三农发展10强县”。

迈进习近平新时代,开启粮油发展新未来。走访京山、沙洋两县,一场改革热潮扑面而来。两县的粮食部门,在深学、领会、对照、落实盛会的精神中,大家认识到,迈入习近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完全适用于粮食行业。我国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是粮食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还相当明显,有三大差距:即产业发展粗放化、资源开发单一化、供求结构脱节化。粮食发展中存在的“三化”现象,正是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全力贯彻落实十九大盛会的精神,彻底更新观念,做到“两个转变”:变粗放化为集约化、变单一化为综合化。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开发利用优势农业粮食资源。要遵照党中央决议指出的实施“三大改革”,即“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大改革。这种转变和改革的实质就在于把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粮食经济优势,也是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必要步骤,还是适应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必要举措。

(二)京山、沙洋两县着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粮食部门在学习、落实十九大盛会中,尤其注重把功夫用在“三个结合”、追求“三大目标”上。所谓“三个结合”是把学习落实十九大精神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相结合;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相结合;把推进以粮食“供给侧”为主结构性改革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相结合。所谓“三大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增强市场活力;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让广大人民吃得放心,引领“需求侧”结构升级,促使粮食“两侧”结构动态平衡;提升粮食产业综合效益,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种粮农民收入稳增,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增强粮食产业持续发展新动力。所有这些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变资源粗放化利用为集约化开发利用,把丰厚的农业粮食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现代粮食产业经济优势。

京山县素有“鄂中绿宝石”的美称。历来流传“北有五常,南有京山”的说法。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孕育出久负盛名的、具有400多年贡米历史的“京山桥米”,并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然而,在过去长期粗放化增长方式的影响下,“京山桥米”的资源优势几乎被荒废了。京山县为使“京山桥米”重振雄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和革新措施:

1.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我国迈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深刻揭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根本上说,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也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在新发展理念东风的吹拂下,无垠的天空碧澄蔚蓝,初冬的荆楚大地,仍是一派绚丽,在高速公路网的两侧,平展的水稻田,茂密的果树林,碧绿的蔬菜园和集约化养殖场,展现出多彩的、良好生态环境的田园景象。

沙洋县洪森粮油集团,是一家集团式国家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它探索综合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分别建立洪森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洪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洪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洪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洪森农业的多个经济实体。这些实体开展品种培育繁殖、基地种植、订单收购、精深加工、生物科技、仓储物流、产品营销,以及生态休闲农业等,探索和开创农粮生态发展的新模式。为此,洪森粮油集团采取自建、共建、订单收购等方式,建立起优质水稻生态种植基地。他们沿着五洋线生态农业走廊为中心线,在原有5000亩有机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为10万亩有机稻种植基地。此外,在沙洋的其他地区,又建立了100万亩优质稻的原料“保障地”。通过大兴生态农业粮食产业,带动基地农户年增收1亿元以上,人均增收300余元。

2.创新粮食现代服务体系。包括粮食“产学研”“公司+基地+农户”等一体化,建立订单种植基地140万亩,还在粮食核心产区流转土地5万亩,建立了现代高效农业粮食生产模式,进行种植、养殖的立体生产,建立起有机米、蔬菜、水果、水产品、新产品基地,构成种、养、加、销一条龙产业链。在这种“融合发展型”过程中,全面推行“五统一”服务,即统一订单种植、统一种子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施肥施药、统一收购质量。尤其,他们聘请农技人员按照桥米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常年为种植农户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指导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与此同时,还与移动通讯公司合作,帮助企业建立优质稻农事指导平台,对“桥米”优质稻种植的全过程的技术问题,通过短信等形式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田间跟踪管理,提供了适用的信息化服务。

3.重振“京山桥米”雄风。数度春秋,粮食资源优势明显转变为粮食产业经济优势。如今在荆楚大地,优质稻谷产业呈现勃勃生机。(1)涌现一批体制新、机制活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7家、市级12家。(2)打造一批优质稻的品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个、湖北著名商标和湖北名牌4个、湖北10大“名油”品牌1个、湖北10大“名米”品牌1个、“中国好粮油”产品2个。(3)建立绿色农业粮食生产基地。按照现代生态农业粮食发展模式,扩大多项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了大型优质稻育秧和试验基地,以及建造果蔬大棚。尤其是创新虾稻共作、稻鳖共育、藕虾、藕鳅鱼套种的方式。(4)建立多种形式的销售网络。建立了直销、连锁、分销、二级网点等多种形式构成的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特别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新流通模式的优势,建立了电子商务渠道。(5)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京山桥米”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高,2015年荣登中国品牌榜,其品牌价值高达8.6亿元。另外,“京山桥米”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并荣获“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称号,在全国大米加工行业跃居前50强。迄今,“京山桥米”在湖北全省高端品牌大米市场上的份额高达60%以上,在消费市场上的盛誉越来越高。

二、坚持主攻方向,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确定正确的主攻方向,是改革和建设进退、成败的根本大政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三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力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在新时代,坚持盛会确定的正确主攻方向,是我国粮食发展的第一要务和根本之计。就实质而言,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就是在贯彻落实盛会精神中,解决粮食产业经济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即坚持深化变革,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新绿色生态发展路径,优化粮食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兴粮、优粮、强粮”。

(一)坚持质量变革,确保粮油质量第一。京山、沙洋两县的粮食部门深刻认识到,道路决定成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必须开拓新路径,融入以粮食“供给侧”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中,坚持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致力于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概括起来,两县采取“四项举措”,打造“荆楚好粮油”品牌。

1.坚持“三品”正方向。京山、沙洋两县把创造“品质+品牌+品位”等“三品”优质粮油放在首位。尤其是品牌,是体现其人格化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它是在消费者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心智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创造粮食品牌,提高其品牌力,可有效扩大市场销售,不仅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促销、提高效益的商业目的,而且还能有效承载企业的社会功能。一般通过品牌文化能有效强化品牌力,从而谋求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京山、沙洋两县在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中,注重创建品牌、扩大品牌力。(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京山粮油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省港澳办领导到环中村开展帮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