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03-04夏晓霞任红娟冯亚东

右江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肠内营养免疫功能脑出血

夏晓霞 任红娟 冯亚东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1月从河南省沁阳市中医院抽取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疗法:观察组33例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33例实施完全肠外营养,统计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发症。结果 治疗第2天、第14天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31.62±7.89)分和(24.96±5.27)分,对照组分别为(28.04±6.12)分和(18.24±5.6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A、IgG、IgM、LY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天,两组之间除LYM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4天观察组的免疫指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10/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作用突出,能恢复免疫功能,预防并发症,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 肠内营养;脑出血;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34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6.013

脑出血是各种因素引发的临床常见疾病,可损伤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系列并发症,造成死亡。报告显示[1~3],若脑出血病发后未及时处理,将演变为重症,而重症脑出血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进食困难、意识障碍,免疫功能降低,将引发水电解质失衡,影响脑部康复。而且患者长时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还会损伤机体细胞。近年来,临床均给予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疗法,然因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作用机制不同,最终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基于此,将我院66例脑出血患者资料整理如下,旨在探讨肠内营养疗法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66例脑出血患者从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月抽取,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疗法:观察组33例中,女性、男性分别为13例、20例,年龄45~75岁,平均(53.6±1.7)岁;病程1~8小时,平均(3.6±0.4)小时;对照组33例中,女性、男性分别为14例、19例,年龄46~76岁,平均(53.7±1.8)岁;病程1~9小时,平均(3.7±0.5)小时。两组的病史、男女构成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均为脑干出血,出血量5~30 mL;年龄40岁以上;GCS评分5~8分,且持续1天左右;病发1天左右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溃疡等病症。(2)排除标准:肠内营养禁忌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入院2小时左右插胃管,连接负压瓶。24小时后若胃潴留总量小于200 mL,应实施高能量、高蛋白的管饲。开始肠内营养时,胃肠营养量需占全部营养量的25%,随后按照每天25%的量增加,直到全量。若期间出现营养量不足的现象,可用静脉营养补充。入院1周后可给予胃管鼻饲处理,待患者彻底清醒后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完全肠外营养,从入院的当天就开始肠外营养,经由患者锁骨下静脉导管输入混合的营养液,借助输液泵持续、均匀地滴注。患者进入医院1周后的插胃管方式等同于观察组,彻底清醒后口服。

1.4 观察项目

(1)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神经功能评分;(2)评估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以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LYM)指标为主;(3)统计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包SPSS 18.0中,计量资料用(±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免疫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IgA、IgG、IgM、LY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天,除LYM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4天观察组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的3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作为临床上的多发性重症,致残率、病死率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急性脑出血患者易出现血肿、周围组织炎症,从而免疫功能降低,危害生命健康。同时,脑出血时因强烈的刺激作用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机体处于高强度的代谢状态,代谢功能紊乱,导致负氮失衡,减少机体营养。脑出血患者因病变常伴有程度不同的进食困难、意识模糊,再加上肠胃功能的紊乱,吸收能力、消化能力降低,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吸收、摄入足量食物,无法满足代谢需求。基于此,脑出血多因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系列并发症,增加死亡率。调查结果显示[4],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的脑出血患者有着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故给予患者早期营养支持非常重要,以改善患者预后。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更好地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细菌总量,预防肠源性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患者经由肠内营养后,免疫指标(IgA、IgG、IgM、LYM)发生明显变化,且变化程度优于完全肠外营养的患者,说明脑出血患者多存在急性炎症,这是炎症发生后的免疫反应。临床实践证实,神经中枢系统的损伤可导致神经、免疫功能紊乱,增加皮质醇浓度,从而产生免疫抑制效应,严重影响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功能[5]。动物实验证实,脑出血病发后极易出现炎症反应,且和非出血性的脑损伤相比更加明顯。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血肿形成中的作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另外,脑出血引起补体激活后,能产生相对较多的过敏毒素,不仅能刺激炎症细胞合成坏死因子,激活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还能增加黏附因子的表达。脑出血所出现的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能从某种程度上表达各种促炎性因子,以破坏脑组织。

孙巧真[6]报告显示,严重疾病可使代谢系统紊乱,损伤免疫防御功能。而营养支持作为能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的疗法,除能预防营养不良外,还能改善预后。肠内营养作为营养支持的主要方法,将其用于肠胃功能相对完善的机体,能充分利用、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促进细胞增生,保证肠胃黏膜细胞的完整性,减少感染发生率。从本文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第14天的免疫指标上来看,两组差异显著,说明与完全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能加快免疫功能的恢复速度。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能为机体提供充足营养,减少蛋白消耗总量,增强患者肠道组织免疫力,便于调节免疫功能。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上来看,两组治疗第2天、第14天的评分差异显著,说明和完全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脑出血患者因咳嗽、吞咽等功能的减弱,松弛胃贲门括约肌,而胃液的反流还会引起吸入性肺炎,这是造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7~8]。早期肠内营养疗法通过消化道生理特征的充分利用,能为患者提供足够营养,减轻营养支持期间的心肺负担,保护心肺功能;且还能保护肠胃功能的完整性,从根本上规避炎症反应、应激反应,预防消化道症状的发生。

综上,给予脑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作用突出,能恢复免疫功能,预防并发症,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童 欣,贾 凯,梁 芳.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6):72-75.

[2] Diringer MN,Dhar R,Scalfani M,et al.Effect of High-Dose Simvastatin on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Static Autoregulation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eurocritical Care,2016,25(1):56-63.

[3] 邓 超,李 英,谢 斌,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4):2755-2758.

[4] 赵金霞.早期肠内营养预防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5(1):121-122.

[5] 邱 斌,邢小珍,肖展翅,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指标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4):662-666.

[6] 孙巧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02-103.

[7] 王俊平.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不同营养支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6.

[8] 申 林,张春晖,孙兰心.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4,19(2):103-104.

猜你喜欢

肠内营养免疫功能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