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2018-03-04李久喜郭万超姚传坤

右江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炎症因子肺功能

李久喜 郭万超 姚传坤

【摘要】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12月治疗的11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接受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6分钟步行距离 (6MW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FEV1/用力肺活量 (FVC)等炎症因子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6MWD、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D、FEV1、FEV1/FVC水平均有改善(P<0.05或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6MWD、FEV1、FEV1/FVC水平改善更好(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4,P=0.342)。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有助于提升COPD治疗效果,下调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耐量,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沙美特罗替卡松;沙丁胺醇;炎症因子;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6.0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为中老年人群体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COPD主要特征[1]。COPD多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多表现有气促、咳痰、咳嗽等症状,如若患者未能接受有效及时治疗,诱发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将威胁患者身心健康[2]。目前常规止咳化痰、抗感染等药物治疗COPD效果欠佳,近年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在COPD治疗中逐渐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患者个体的差异性且药物方案较多,采取何种药物或方案治疗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3~4]。本研究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对COPD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11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8例,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观察组:男、女分别为34例、24例;年龄52~78岁,平均(61.38±4.87)岁;病程2~10年,平均(5.37±1.08)年。对照组:男、女分别为31例、27例;年龄53~81岁,平均(61.50±4.85)岁;病程1~10年,平均(5.40±1.11)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COPD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5]中相关标准;②无其他肺部疾病;③可耐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者;④精神状态良好且未见意识、交流障碍者。排除标准:①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②伴有心力衰竭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依从性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

入选者均接受止咳化痰、抗感染、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1 mL沙丁胺醇气雾剂(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48)溶于2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2次/d。观察组则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40164)吸入治疗,1吸/次,2次/d。两组持续治疗14 d。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肺功能变化情况、不良反應等。治疗周期结束后依据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对日常工作生活无影响为显效;气促、呼吸困难、咳嗽症状改善,肺部啰音减轻,对日常活动无明显影响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有效+显效合计为总有效。治疗前、治疗14 d后清晨抽取两组静脉血5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应用肺功能检测仪对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进行测定,并通过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评估患者活动耐力,其中6MWD与患者运动耐力间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TNF-α、IL-6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NF-α、IL-6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 6MWD、FEV1、FEV1/FVC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6MWD、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D、FEV1、FEV1/FVC水平均有改善(P<0.05或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6MWD、FEV1、FEV1/FVC水平改善更好(P<0.01)。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以头痛、心悸、恶心为主,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0%(4/58)、12.07%(7/5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4,P=0.342)。

3 讨论

COPD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COPD临床患病率持续上升[6]。COPD患者肺功能多呈现进行性下降,且因长期非特异性炎症刺激而改变气道结构、损伤气道,进而可诱发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7]。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COPD特效方法,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COPD病情进展[8]。

沙丁胺醇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其可激活呼吸道β2受体,促使平滑肌舒张,调节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因子释放,进而利于缓解气流受阻,促进支气管扩张,改善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9]。沙美特罗替卡松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的复方制剂,其中沙美特罗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其可作用于呼吸道β2受体,发挥阻碍炎性递质释放,舒张呼吸道平滑肌的作用,而氟替卡松则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并可促进β2受体合成,增强其敏感性,将其与沙美特罗联合使用更利于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10]。近年研究发现,多种炎症因子在COPD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缓解机体内炎症反应对COPD的治疗具有重要影响[11]。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更低,6MWD、FEV1、FEV1/FVC水平较高,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与单纯使用沙丁胺醇相比,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并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使肺功能恢复,延缓肺功能恶化的进程,增强患者运动耐量,且药物副作用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与朱莹莹等[12]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提示沙美特罗替卡松、沙丁胺醇联合治疗COPD的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沙美特罗替卡松、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有助于提升COPD治疗效果,下调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耐量,安全性较高。

参 考 文 献

[1] 谢君杰.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168-169.

[2] 高永红,夏敬文.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对高危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症状评价和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4):645-647.

[3] 陈焕珍,戢秋明,李 兰,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62-64.

[4] 潘 宜,黄晓颖.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5):1347-1349.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6] 王道峰,伏 俊,何世貴,等.喘可治注射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5,14(9):917-920.

[7] 龙 莉,熊 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6,37(4):629-631.

[8] 琚 璐,肖金辉,项志强,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7,23(8):1389-1392.

[9] 侯 艳,李继东,薛庆亮,等.布地奈德分别联合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两种吸入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2):123-125.

[10] 刘慧兰.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5,21(12):2264-2266.

[11] 牛 斌,熊安英.呼出气一氧化氮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炎症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5):503-505.

[12] 朱莹莹,皇晓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93-95.

(收稿日期:2018-08-21 修回日期:2018-10-12)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炎症因子肺功能
COPD患者的社区治疗方案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