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2018-03-04王利华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21期
关键词:例题分层知识点

王利华

(烟台信息工程学校,山东莱州 261400)

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不强,不喜欢不重视数学学习。我对所教班级学生数学学习做了个调查:全班31人,不爱学的有20人,占全班人数的64.5%;想学但基础很差,学习有困难的有6人,占全班人数的19.3%;想学且能听懂的仅有5人,占全班人数的16.1%,能听懂的也仅限于简单的数学学习。在如此现状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我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1 增进师生情感,实施情感教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很多,学习畏难情绪严重,所以作为职业学校的数学老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学会接纳欣赏全体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真心关爱学生,诚心严管学生,全心教育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在教学中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促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喜欢该学科。

2 了解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数学学习差异性比较大,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进行分层教学,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课堂上能学有所获,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2.1 实行教学目标分层

目标是教学的预期效果,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反复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智商、情商,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之前提出每个层次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适合学生,要让学生能产生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分类情况,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分三个层次:A简单综合应用、B直接应用、C领会最简单应用。

2.2 实行教学内容分层

首先实施例题分层,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差异性大,所以在分层教学当中例题分层是很有必要的,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例题分为A,B,C,三层,C层例题是对新知识点的最简单应用,B层例题也是对新知识点的直接应用,但是题的难度比C层稍大,A层例题则可以是对新知识点简单综合应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其次实施练习分层,与例题相对应,练习也分为A,B,C三层,C层练习则是对简单例题的理解模仿,通过模仿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B层练习一般可以对例题题型稍做变形,通过变化培养学生实现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从本质上把握新知识点简单应用;A层练习题可以选择课本上稍复杂的题型,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综合发展,以达到提高A层学生的综合思维品质。实施作业分层,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最简单的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简单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实行考核评价分层

考核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去衡量学生。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简单的基础题占80分,简单的提高题占20分,拓展题占20分,以此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可期的分数,同时也鼓励学生尽最大努力学习。

3 联系专业,凸显数学的应用性

作为文化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教师可以合理地把握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相互渗透,并可将教材内容根据专业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侧重。在教学中,将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向专业知识迁移,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 加强信息化教学,优化数学学习

数学课很多学生感觉枯燥,易犯困。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PPT、微课、雨课堂等形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内容具体形象化,增强其表现力,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刺激,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述立体几何章节时,只利用黑板进行空间图形的展示,图形的立体感不强,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柱、锥、球体展示出来,画出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将抽象的数学物体通过象形的动画展示出来,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5 注重学法指导,教学生“会学”

我们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教学生“会学”远比“学会”重要,我在具体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1)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对中职生来说,课堂投入非常重要,课后三倍功夫的学习效率也不及课堂一节课。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一般最多能持续集中15分钟,所以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很重要,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尽可能多设计学生参与环节,例如:小组合作、随机抽取学生展示、随机抽取学生评价补充等,形成课堂教学不同的节奏点,改变学生精力集中疲惫状态。同时课堂上尽可能关注到全部学生,通过对学生眼神、表情、动作的观察,发现精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通过讲课语言的声调以及肢体动作、表情等的改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辅以单独提问该学生,提醒学生精力集中。

(2)要求学生经常复习,特别是当天晚自习时间一定要对白天的课程进行复习巩固。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每节课的开始都会就上节课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或是练习让学生解答,解答情况计入学业过程性考核。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学生不怕出错,而且做作业之前要先复习,在理解、消化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再做作业。为了鼓励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中要给学生有独特的鼓励性批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一直关注。

以上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常采用的方法,但是执行起来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践和改进。

6 结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教学中只有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例题分层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知识点自测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