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半场

2018-03-02

南风窗 2018年3期
关键词:奇虎上半场下半场

在美国的互联网产业界,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硅谷最顶级的风险投资经理,在决定是否投资一个项目之前,不会只看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因为后者总是精心打磨,扬长避短,让人不胜其烦。

投资经理会给创业者一张名片,名片背后是空白。创业者必须用笔,当场在这张只有1/4巴掌大的名片后面,把自己到底要干什么,靠什么赚钱写清楚。

如果能写清楚,那么继续谈;如果写不下,那么创业者立即走人。

这个故事略显夸张,但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最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最简单的。两三句话,足矣。

直到今天,中国最顶级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以及奇虎360、京东等,它们到底靠什么赚钱,主营收入和利润来源在哪,基本上也就是两三句“大白话”。

相反,那些还在不断烧钱,却看不到盈利未来的项目,它们的共同特点也都只有一个:盈利模式太模糊,十几页PPT都不够用。热闹,但“钱途未卜”。

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互联网正行至中场。已经过去的上半场,呈现出三个特点。

其一,格局固化。三大(BAT)或者说五大巨头(BAT加上奇虎360、京东),它们是市场最主要的玩家,后起的独角兽,如新美大,甚至京东,最后都会被纳入某一家的麾下。阿里系、腾讯系、百度系,各自阵营之间有势力交错,但山头旗号泾渭分明。

其二,线下变重。很多互联网+项目,其实都已变成线下缠斗。短期内,还看不到盈利希望。但是,巨头们需要不断占据流量入口,而风投则需要一直抢占赛道,所以资金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于是,越来越多的项目呈现出“一张名片写不下”的特点。

其三,新潮暗涌。可以说,中国互联网要产生堪比BAT同一级别的巨头,正变得越来越难。但这个判断有一个前提,即互联网技术将不会发生大的革新。显然,这不可能。

IT永远是日新月异的产业,它的硬体产业遵从摩尔定律,而作為软体领域的互联网同样新潮暗涌。人工智能这样的革新正在发轫,和过去的时代一样,它同样会得益于中国不可限量的“大国红利”。

人工智能,抑或其他,到底谁会启动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或者说,上半场不过方兴未艾。

时间,会很快给出答案。endprint

猜你喜欢

奇虎上半场下半场
出海:潮玩发展进入下半场
智能驾驶的下半场
共享单车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