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

2018-03-01周晓红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周晓红

摘 要: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职业院校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体会,从教学改革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探讨了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逐步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规划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职业教育成果的一种形式,可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来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积极参加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如2015年和2016年举办的全国高职“4G全网建设技术”大赛,本文结合该校参加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体会,探讨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通信人才培养的影响。

1 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符合行业发展要求

通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紧密联系通信专业的岗位群来安排,结合通信专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岗位需求、能力素养要求来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有指导性的意义。部分职业院校通信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按照岗位需求来设置,理念落后,跟不上行业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开设比重及实践课程与理论课开设比重不合理等[1],并且有些专业基础课讲授的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没有太大关系,由于诸多原因开出了很多学时,必然导致专业核心课学时被压缩,而专业核心课学时与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密切相关。

1.2 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更新较快,我国目前2G/3G/4G/5G多制式、多网并存、通信设备种类繁杂,如不能及时调整与改革跟进移动通信行业技术的发展,职业院校通信专业培养的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就会严重脱节。目前有些学校通信专业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传统知识的讲授上,教师上课也不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这样就会导致通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较强,实践环节薄弱,在毕业时依然无法把LTE无线接入网、EPC核心网、承载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

1.3 学生实训力度不够

部分职业院校缺乏通信专业系统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亲身体验通信网络的真实设备,致使对所学习的通信知识没有直观的、真实的印象,从而谈不上深入体会通信课程开设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有的学生实训环境不能对接企业的岗位群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真实地对接工作过程。

1.4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师资水平是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一些职业院校通信专业的师资缺乏企业经验,对实际工作过程不熟悉,对行业标准把握不准确,没有足够时间到企业工作岗位实践,对学生以后的就业面向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双师型”教师亟待培养,如果无法将岗位群真正需要的技能素养带进课堂,就无法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是:面向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服务产业相关工程设计、建设、监理、督导、维护、优化等岗位,培养熟悉现代通信系统及终端产品的性能和工作原理,具有通信系统及其设备生产、安装、运维及工程管理、网络规划优化、电信业务营销等能力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3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3.1 教学改革方向的引导作用

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的指导思想、竞赛内容和竞赛方式对职业院校通信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1.1 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

“4G全网建设技术”大赛是对参赛选手的网络规划设计、设备部署调试、业务对接测试和故障处理等方面进行考查[2]。这就要求参赛选手充分掌握承载网、核心网、无线接入网的理论知识,对硬件部分的互连和对软件数据的配置要合理安排,最终实现LTE系统正常运行。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考核项目的全面性就要求职业院校给学生提供具有模拟真实工作条件的实训平台,科學整合课程内容,使学生学会“必须、够用”的实用技术。

3.1.2 发挥技能大赛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4G全网建设技术”大赛的比赛内容更新及时,引领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例如:2015年比的是4G全网的组建、网络规划、设备配置、数据配置、业务调试及故障排除等。2016年有理论考试、4G网络配置与优化、4G网络故障排除3部分。其中,4G网络配置与优化部分考核了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及承载网等知识点,要求参赛学生基于要求对网络数据进行容量计算、设备部署、数据配置完善及网络性能优化,最终实现4G业务的开通[2]。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大规模纳入通信行业最新技术,导致职业院校通信专业必须对教学内容不断调整,以紧跟通信技术的发展步伐。

3.1.3 充分利用模拟真实工作条件的仿真平台

“4G全网建设技术”大赛是通过仿真平台来实现考核,这给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启示:可以用仿真平台来模拟现实中的通信环境以使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训。学生通过仿真平台学习可形成对通信网的直观印象和具体认识。

3.2 课程设置的引导作用

通信行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原先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由中兴、华为等通信行业龙头企业及教育部共同制定,指明了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采用了通信行业当前的最新技术,故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对通信专业课程设置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总结近年来的参赛体会,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先后设置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现代通信原理”等与通信行业需求紧密相关的课程。通过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学校通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广获用人单位好评。

3.3 教学方式的引导作用

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提供贴近生产实际的项目,要求参赛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生产要求[3]。职业技能大赛规程强调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比赛任务书,故比赛方式不仅体现了参赛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参考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模式,改变和调整了通信专业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4 校企合作的引导作用

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大提升了在贵州省甚至全国的专业知名度,贵州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主动与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毕业论文、职前训练、顶岗实习都在与专业相关企业进行。学校原先的毕业设计模式为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划范围、学生选题;进行校企合作后改革为根据实际岗位群的生产案例提供选题范围、校企双方共同把关、学生最后确定课题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学校学生的实用岗位能力[4]。

3.5 专业实训的引导作用

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及与企业合作,学校充分认识到以前通信专业实训建设中的不足。例如,试验设备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通信行业最新技术的要求、实训设备的采购没有针对性等。国家移动通信职业技能大赛每年都会指定行业内最新、最好的设备,这就给参赛的职业院校带来一种指导效应。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在2016年依据大赛要求新建了两个实训室,分别为通信工程实验室、三网融合实验室。依据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采购实训设备可使实验室设备真正用到课堂上,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6 师资队伍建设的引导作用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水平是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好成绩的基础。建立职业院校通信专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參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体系建设;或直接到校授课、参加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等工作。把专业教师派到企业挂职、顶岗、见习、实习等;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的培训方案;从企业引进技术骨干充实通信专业教师队伍。总的思想是建立一支既掌握行业、企业实用技术又能够胜任课程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 结语

实践证明,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有多方面的引导作用。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思路,使通信专业的学生能学到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岗位技能。

[参考文献]

[1]梁明亮,张惠敏.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61-163.

[2]百度文库.2016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竞赛规程[EB/OL].(2016-05-30)[2018-10-11].https://wenku.baidu.com/view/7382ce07b14e852459fb5721.html.

[3]赵钦.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就业创新能力[J].太原大学学报,2012(1):110-112.

[4]吴晓明,孙希同.论技能比赛在测绘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9-71.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