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辅导在抑郁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2018-02-28高红林昆辉

医学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评分团体辅导抑郁

高红+林昆辉

摘 要:目的 分析给予抑郁患者应用团体辅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70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前35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后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团体辅导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HAMD评分以及治疗1 y后的HAMD评分与试验组患者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GESE评分以及治疗1 y后的GESE评分与试验组患者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患者行团体辅导后临床疗效更佳,负性情绪有所缓解,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团体辅导;抑郁;生活质量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1.038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1-0104-02

The Role of Body Guidanc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GAO Hong1,LIN Kun-hui2

(1.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Second Hospital,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Shanxi,China;

2.Taiwan Grand View Psychotherapy,Taiwan 100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roup counseling in depressive patients.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quentially numbered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The first 35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antidepressant drug as control group,after the 3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group counseling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Results The HAMD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half a month of treatment and the HAMD score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GESE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half a month and the GESE score after 1 months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bett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fter group counseling,negative mood eased,it has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Group counseling;Depression;Quality of life score

抑郁(depression)的主要臨床症状为思维迟缓、情感低落以及言语行为迟缓等。该疾病属于精神疾病,不易治愈,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且该疾病患者受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较差[1]。我院此次为了研究应用团体辅导对该疾病患者的影响,特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做临床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70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前35例患者为对照组,后35例患者为试验组,所有程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9.66±4.19)岁。病程0.5~4 a,平均病程(2.01±0.71)a;试验组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9 ~66岁,平均年龄(45.77±3.92)岁,病程1~5 a,平均病程(3.22±0.54)a。两组患者均不存在其他相关疾病干扰,不存在试验相关用药过敏史,其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模式,如:常规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并做好饮食指导以及用药指导等[2]。

1.2.2试验组 患者进行团体辅导,即给予患者统一辅导,1次/d,2 h/次,由心理治疗师进行辅导。具体方法如下:①制定初期恢复目标:由心理治疗师将团体辅导的原因和主要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们介绍。辅助患者相互之间熟悉,通过自我介绍等方法彼此认识。可以采用倾诉等活动增强患者间的了解,逐渐彼此信任。进而由心理咨询师将疾病有关的问题引出,使大家积极探讨,通过探讨找出大家患病的主要诱因,制定初期恢复目标,患者间相互鼓励、支持,通过安全的途径释放情绪,转移患者注意力[3]。②增加信任度:由心理治疗师进行组织一些信任活动,增加患者间的信任度。鼓励每个人讲出自己患病原因,在潜意识里慢慢接受事实,并从其他患者的患病原因中找出相似点,引发共鸣,通过互相开导认识自我[4]。③团体行为训练: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可通过爱好、优势等交流,增强患者的信心[5]。通过唱歌、舞蹈等方法让患者走向现实,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热情。通过患者间的相互扶持、鼓励,可以乐观的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endprint

1.3观察指标 以HAMD抑郁评分量表为依据,根据患者团体辅导前后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分值与症状成正比,患者需在家属或护士的陪同下进行完成,保证量表的真实性。

以GESE自我效能感量评价表为依据,根据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评分,分值与自我效能力成正比,患者需在家属或护士的陪同下进行完成,保证量表的真实性[6]。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所有患者团体辅导前后HAMD评分 团体辅导后,对照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HAMD评分(25.77±3.09)分以及治疗1 y后的HAMD评分(18.22±3.01)分与试验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HAMD评分(20.54±4.01)分以及治疗1 y后的HAMD评分(9.03±2.77)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所有患者团体辅导前后GESE评分 团体辅导后,对照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GESE评分(14.21±2.77)分以及治疗1 y后的GESE评分(19.63±2.54)分与试验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GESE评分(17.88±1.99)分以及治疗1 y后的GESE评分(22.03±1.98)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生化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7]。根据对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轻度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无愉快感、闷闷不乐以及兴趣减退等,重度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悲观绝望、常感不适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以及行为[8]。现临床多采用团体辅导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表明,对照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HAMD评分以及治疗1 y后的HAMD评分与试验组患者对比具有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GESE评分以及治疗1 y后的GESE评分与试验组患者对比具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量表是对抑郁情绪以及焦虑状态等的评分标准,GESE是对自我能力的评估情况。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心理辅导模式。可通过患者间的互动,增加患者的交往能力,使其通过与其他患者的交流找出共鸣点,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增强自信心,激发对生活的热情,从而提高CESE的评分值。

综上所述,给予抑郁患者行团体辅导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对患者的自我效能有顯著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玉倩,孙秉赋,赵佳,等.游戏并分享阅读团体辅导对恶性肿瘤患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 29(6):560-562.

[2]王喆,王惠珍,翟惠敏,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11):4-7.

[3]李建芬,鲁文兴,李光华,等.人际团体辅导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2):137-140.

[4]席明静.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抑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223-225.

[5]魏义梅,张明.认知应对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127-129.

[6]张海音,孙洲.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36-39.

[7]薛婷,阴山燕,张丽萍,等.认知性团体心理辅导和八段锦对中医院校新生抑郁的干预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3):138-141.

[8]王建治,王海波,张冰,等.运动处方结合团体心理辅导对黑龙江省某医学院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4,27(2):83-84.

收稿日期:2017-7-4;修回日期:2017-7-26

编辑/李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评分团体辅导抑郁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