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洪江古商城福文化符号研究

2018-02-28向静雯WuWeiXiangJingwe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洪江福字商城

■吴 卫 向静雯 Wu Wei & Xiang Jingwen

(1.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2.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

中国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江古商城作为湘西南的商业重镇,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洪江古商城的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洪商文化的发展。走进洪江古商城,随处可见的是洪江特有的墙体福字纹,以及在家具和建筑上为数众多的蝙蝠纹样,都成为古城福文化的象征符号,可以感受到福文化已经渗透到古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洪江古商城作为湘西地区的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素有“湘西明珠”之美称。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评价说,洪江古商城是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参照物,它的辐射面之大,建筑群保存之完好,在中国实属罕见,在世界商业史和建筑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洪江古商城是中国保存下来的完整而内容十分丰富的古商城之一,堪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1]。由此可见,通过洪江古商城的福文化符号来探究明清时期的湘西地区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是最恰当不过的。

1 洪江古商城及其福文化习俗

洪江古商城处在沅江与巫水的交汇处,是沪汉与滇黔之间水运的必经之地[2],它曾是湘、黔、桂、滇、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以集散“洪油”(指的是洪江供应的桐油)、木材、白腊、鸦片而闻名。现今据专家考证,因为地处雪峰山边陲。地势险要,洪江古商城才得以避过战火,现保存着大量明、清古建筑,如寺院、镖局、钱庄、洋行、报社、作坊、店铺、客栈、戏院、青楼、烟馆等约380多栋,面积接近10万平方米。洪江是个移民城市,从东汉末年开始,著名的三大战乱,造成中原人口大量南移,洪江地理位置优越且气候宜人,自然是百姓迁移的首选之地。特别是清末,洪江“洪油”蜚声海内外,而在此时全国的十大商帮中许多商帮也开始衰落,所以许多商人都被吸引到洪江。洪江有全国各地的会馆,但凡外乡人一踏上古商城土地,只要找到同乡会馆,就可以“管吃、管住、管找工作”,所花费用可以等日后有了工作收入后再行偿还,如实在不能在洪江继续谋生,会馆还可以打发路费助其返乡。

2013年11月17日,洪江古商城里仁巷内一窨子屋在维修过程中,其外墙的墙体经过处理后,有一堵墙体上惊现一个特别的福字纹。这栋窨子屋就是洪江古商城民国商业巨子刘松修的家宅,此“福”字纹是由喜鹊、仙鹤、鹿、乌龟等动物抽象而成的图案,有福、喜、禄、寿、财等5种寓意,蕴含着“洪福齐天”的美好愿望。该福字纹是洪江古商城目前发现的墙体福字纹中最大的一个,为白底朱砂字,外围用3道圆环包围,且初步鉴定为清代文物。据统计洪江目前现存有11幅左右的墙体福字纹,据洪江古商城老一辈居民讲述,洪江古城在明清时期每家每户都有这相同纹样的墙体福字纹,而且除了福字外,洪江古商城内家具和建筑物上还装饰有大量与传统福文化有关的蝙蝠纹样。

■图1 洪江古商城原始的墙体福字纹

■图2 洪江古商城墙体福字纹原字翻新

■图3 洪江古商城内椅背上的蝙蝠纹样

■图4 湖南银行墙垣上的蝙蝠形象

商人行事喜好图个吉利,洪江的墙体福字纹简称“洪福”,象征着“洪福齐天”,以“福”字为中心还衍生出“福气”“福分”“福地”“福门”等一系列福文化概念,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福文化”体系[3],使得“洪福”文化在洪江流传开来,洪江古商城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融入了福文化符号,让外地人形成一种共同的福文化认同感,使各地的商人在洪江古商城内能够安居乐业,而这个过程就是文化融合的过程。福文化从精神上形成一个文化纽带,在情感上使各地的外来人口从内心深处找到了归属感。

2 洪江古商城福文化符号传播载体

2.1 墙体福字纹奇特造型

在文革期间,为保护洪江古商城内的福字纹免遭破坏,很多当地居民用腻子粉将其覆盖。据当地居民描述,它是由喜鹊、仙鹤、鹿、乌龟等四种动物组成(图1),墙体福字纹的历史较为悠久,原本字体表面为红色,在露天的环境下字体颜色被逐渐氧化褪色(图2),所示是根据原始的写法翻新出该福字纹的原貌。在福字纹艺术符号表达中不仅大量地运用隐喻的表达手法,把一物比作另一物,使能指的“形”与所指的“意”架起关联性的桥梁[4]。而且,福字纹中还运用吉祥文化里的谐音法,谐音是指语言学中的名词,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来代替本字。在谐音法里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某个字(词)的相谐,是有特定的组合,不是随意搭配的,例如“鹿”谐“禄”,“冠”谐“官”,“鱼”谐“余”等[5]。墙体福字纹的具体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

“福”字的起笔点,是翘着尾巴的喜鹊,寓意喜鹊鸣枝头,喜鹊在中国民间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除有“喜鹊登梅”昭示吉祥的书画作品以外,民间还将喜鹊的鸣叫声示意好的兆头,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代表着喜事临头,也就是福、禄、寿、喜、财中“喜”字的体现。与之相应的是福字纹的第一种分布位置,为了加深“好兆头”的寓意,在正门打开所对之墙上就是福字纹,可谓是“开门纳福”。外出经商,打开大门就能看到代表着吉祥与福气的“好兆头”福字纹。

“福”字左边的整个衤部偏旁,是一只奔跑的鹿,“鹿”谐音“禄”,谐音方法是吉祥文化里的重要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听觉上形成直接的联系。禄本义为福气、福运,作动词是给予俸禄的意思,也就是福、禄、寿、喜、财中“禄”的体现。

“福”字的右上方,是一只仙鹤,代表长寿;仙鹤的下面,是一只没有尾巴的千年乌龟。仙鹤与乌龟在一起,有延年益寿之意,这两个动物的组合,也就是“寿”字的体现,象征吉祥延寿。龟称“万年”,鹤称“千代”,因此,这两种动物自古被视为长寿瑞祥的仙禽、仙兽。

“福”字的右下方,是象征着财富的田地。在古代,田地就代表着财富,我们通过耕种丰衣足食。财富的“富”字下方同样也是“田”,通过这一简单直接的方式联想起“财富”之意,通过联想法借助想象,把形似的、相连的、相关的或某一点上有相通之处的事物,选取其沟通点加以联结,也就是福、禄、寿、喜、财中“财”字的体现。

仙鹤的眼睛,是六角星形的,恍若闪亮的星星,放在高高的墙壁上,有“福星高照”之意。而这与“洪福”字纹的分布位置相联系,此福字纹所在位置为整个窨子屋正门的内墙上方,此墙体福字纹的可视范围极广,在窨子屋内许多角度都能看到该墙体“福”字纹。洪江商人的建筑处处讲究吉利,抬头举目都可见到代表着福文化的墙体福字纹。由于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都是高墙建筑物,在正门的内高墙上装饰有墙体“福”字,可谓是“福星高照”、“洪福齐天”。

据说,在康熙年间,洪江有位姓张的木商,为皇宫长期采办木材,是位“红顶商人”也就是“官商”,他深知康熙皇帝喜好收集各种“福”字,就投其所好,请人撰写了这个洪江特有的“洪福”字,作为寿礼献给康熙皇帝。康熙龙颜大悦,赏赐其大量的田地,并将该“福”赐予洪江。于是,“福”字就渐渐在洪江流传开来,成为洪江人独有的“福”字。洪江虽是弹丸之地,却曾是非常繁荣和辉煌的古湘商发源之地,且造就了一支强盛而活跃的洪江商帮。商人有行业的行规与信仰,他们喜好图个吉利,所以在洪江的十大会馆里,每个会馆在门楣上都有福字纹。由于同乡会馆是当时洪江古商城内集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洪江商人把此“福”字奉为庇佑造福乡邻,故将“福”字雕刻在门楣上。

2.2 家具建筑的蝙蝠纹样

人类对于幸福的渴望亘古不变,关于福的主题也成为人们最为喜好的表现对象,所以包含有幸福寓意的吉祥纹样在中国传统图案中极为丰富,在表现这些幸福纹样中以蝙蝠纹最为常见[6]。“蝙蝠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吉祥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图案之一,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吉祥祈福文化造物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造型形态[7]。”洪江古商城里以蝙蝠为题材的装饰形象众多,且形态各异,各具特色。蝙蝠这一吉祥图案在洪江古商城里被普遍应用于家具建筑等载体上。

洪江古商城内椅子上的蝙蝠纹样,它的造型不同于蝙蝠纹样普遍的倒挂形象(图3),它的构图是轴对称图形,蝙蝠纹样的周围有云纹或如意纹样,寓意着“洪福齐天”与“平安如意”。而且蝙蝠的翅膀运用极其简练的提取手法构成了两个如意纹样。图形与图形之间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使得整个椅子的后背即独特又融合。除此之外,作为福文化符号之一的“蝙蝠”在洪江古商城里它的含义得到了更多的诠释,如湖南银行高高的墙垣上的这只栩栩如生的蝙蝠形象(图4)。“蝙蝠”寓“遍福”在这里也寓意着湖南银行财源滚滚、福气临门。同时它还有另外一层用意:该蝙蝠造型生动威严,目光如炬,眼观六路,振翅欲飞,时刻镇守着银行,但凡有任何细微的动作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如有风吹草动,便通过它身下的 望口进出通报,让想觊觎银行金库的不法分子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蝙蝠这一传统吉祥符号,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以达到美化、祷祝以及促进生产活动的效果[8]。使得福文化通过家具建筑等载体上的蝙蝠纹样渗透到洪江人的生活中。

3 洪江古商城以福文化符号促进民族融合

福文化源自人们内心对福的共同渴望,并通过一些符号纹样等图像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对现世生活中“福”的追求和向往[9]。洪江古商城的福文化,不仅通过墙体福字纹和蝙蝠纹样等图像载体,把福的内涵和寓意用具象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隐喻法、谐音法和联想法跟生物吉祥文化相结合,赋予有意味的图案,而且墙体福字纹和蝙蝠纹样等福文化符号在精神层面上,寄托了洪江古商城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洪江古商城作为商业重镇,福文化也是“洪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文化是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为每个中华儿女所认同和推崇,是促进各民族的情感融合,团结各阶级的强有力的文化纽带。而文化作为民族赖以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它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同时,文化作为符号有其意义系统,是人深植在自己活动成果之中的根。人们在活动中,通过创造文化符号刻下自身活动成果的痕迹,使其成为见证人类活力的独立存在[10]。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独特的内涵与风格,各民族之间因为地域的不同在生活习惯上形成差异化,洪江古商城有大量的外来移民,需要一种共同认可的文化形成精神上的统一。而福文化这一中华民族共通的精神纽带,超越了民族、宗教、社会、地域、时空等范畴。可以说,通过福文化符号形成一种意象,更是一种理念,使得洪江古商城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移民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感。

民族融合是在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发生的无强制手段的过程,无论是一个民族融合于另一个民族,或者若干民族聚合为一个新的民族[1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重直觉体悟,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得意的思维方式,洪江古商城的墙体“福字纹”通过把多种动物形体与“福”本身的写法相结合,则更具说服力与代表性。古城内的蝙蝠纹样,在洪江古商城“洪商文化”的作用下,也得到了更多的诠释,这就使得“福文化”在洪江古商城的传播极为迅速。福文化作为传统社会中内涵最丰富、大众最喜爱、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民俗文化之一,是人们美好生活期望和人生追求目标的集中概括和体现[12],古城通过“福文化”使得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移民形成一种共同的内在精神寄托,实现小范围的民族融合。

4 结语

本文通过探究洪江古商城内福文化的源起、传播载体和影响,来感受明清时期湘西地区人们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福文化。古城内,用“福”的内涵和深意使得移民来的商人能在洪江定居下来,用经商来谋取生计,以此形成百姓安定之福。洪江古商城通过墙体福字纹,家具建筑上的蝙蝠纹样等福文化传播载体,促进洪江古商城内的福文化传播,形成繁荣富强之福。洪江古商城内的福文化符号使洪江的外来移民相互融合,形成民族融合之福。

洪江古商城本身的地理优势,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商人崇尚福文化,洪商文化则促进了福文化的发展。洪江古商城的福文化使得全国各地的商人相互融合,实现小范围的民族融合。福文化通过积极地心理暗示为当地商业的发展形成庇佑,以此反作用于商业的发展。福文化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时至今日,从墙体福字纹到随处可见的福字剪纸以及福字的挂件,洪江古商城居民对“福”的喜爱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墙体福字纹”和“蝙蝠纹样”不仅从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出发,而且结合洪江特有的“洪商文化”,两者相得益彰,让洪江人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寄托。为我们通过如何运用福文化符号的设计元素来加深民族融合,且寄托心中的美好愿望提供了借鉴价值。

[1]朱柏林.近代洪江城市文化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2004,(04):1.

[2]蒋卫平.融入商道文化的洪江古商城雕饰艺术初探[J].装饰,2013,(09):129.

[3]毕天云.五福:中华民族的传统福利理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36.

[4]张智艳,吴卫.运用符号学原理阐释传统蝙蝠纹样[J].艺海,2011,(12):81.

[5]徐华龙.中国吉祥文化论(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9,(01):72-76.[6]吴卫,张智艳.万福之地——和珅恭王府蝙蝠纹样解读[J].装饰,2012,(01):78.

[7]金碧成.洪江古商城建筑装饰艺术探析[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8]高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装饰,2012,(08):108.

[9]王璐.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艺术设计[J].大舞台,2014,(08):73.

[10]孟庆艳.文化符号研究的哲学维度[J].国外理论动态,2007,(06):72-75.

[11]陈通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J].云南社会科学,1993,(02):57.

[12]刘瑞华.传统福文化的价值精神与现代意义[J].学术探索,2016,(04):135.

猜你喜欢

洪江福字商城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洪江 诗人应为新时代鼓与唱
写福字
漫话民俗
因水而兴的商城
商城
悦居商城
悦居商城shop
51,商城
顺治满汉福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