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20年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SSCI 1995—2015年数据

2018-02-28李勇泉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期刊区域旅游

张 雯,李勇泉

(1.山东交通学院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2.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福建 泉州 362021)

一、研究背景

(一)中国旅游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产业经历了近30年的大力发展,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由最初的接待国际友人到现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1]。2009年,国务院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几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内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2016年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 《2015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6年发展预测》 指出,2015年我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00 000亿元[2]。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将2015年旅游生产总值与该年GDP作对比,中国旅游产业贡献占到综合贡献度的1/10,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等产业;并且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我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3],足以看出旅游业的发展实力。 在当前国家经济整体运行速度缓慢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树立国家品牌形象、国际合作、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等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4],旅游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空间效应开始在我国以及全球蔓延[5]。目前,许多省份重视旅游发展,纷纷根据自身资源、经济等条件和水平,努力将旅游业发展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或支柱型产业[1]。

(二)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区域旅游是旅游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产物,是各旅游省份、市县等地区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各方面合作与竞争的必然结果[6]。为了增加自身的旅游竞争力,许多地区联手打造旅游地品牌与形象,通过竞合方式,实现该区域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目前,国内区域旅游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从对区域旅游的内涵[7]到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及实践研究[8-9];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10-11]到区域旅游空间关系、产业布局的相关研究[12-13];从区域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14]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分析[15]等,均显示了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知识图谱分析

知识图谱作为当今国际科学计量学领域热门方法之一,是在引文分析理论和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6],近年来逐渐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与青睐。目前,知识图谱多应用于图书情报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但在旅游学科,还较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文献统计分析研究。主要有:廉同辉等学者基于CSSCI 载文分别对我国旅游学科、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17-18];宋慧琳选择TM和ATR所载文献对国际旅游研究前沿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19]。为了更客观、全面、科学的了解并掌握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进展轨迹和现状,笔者亦运用知识图谱方法,使用陈超美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CitespaceIII软件,对近20年(1995—2015)来CSSCI收录的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期刊文献的科研成果予以分析。

二、数据选择

(一)选择依据

1948年,英国著名学者布拉德福德(S. C. Bradford)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期刊。也就是说,一个学科大量的文献会相对地集中在一定数量的期刊上,剩余少量的文章分散在其他大量的期刊上。这一文献分散定律奠定了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思想[20]。可以看出,某学科的核心期刊选择刊载的文章所形成的文献信息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学科领域发展的时间轨迹、总体研究水平,科技力量分布[21]以及研究规律、研究动态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是国内的核心数据库之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22]。该数据库把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精选出来,以此作为来源期刊,因此该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学术价值比较高、代表性也比较强,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学科的总体实力、学术动态、科研方向以及科研力量分布等情况[23]。

文章选择1995—2015年CSSCI(含CSSCI扩展版)期刊数据库刊载的“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论文作为本次研究的文献数据库,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文献进行量化研究,并在可视化的结果上进一步定性分析。对研究热点、作者合作、研究机构合作、发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借助于知识图谱的编制来展现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信息汇聚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来揭示和凸显区域旅游发展相关研究的发展轨迹[24],以期对我国区域旅游研究近20年发展历程进行可视化演绎,从而可以全面掌握该领域知识体系、研究重点等,帮助学者了解和掌握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热点动态。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选用CSSCI数据库(1995—2015)对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以“区域旅游发展”为“主题”或“关键词”或“摘要”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筛选、去重处理,最终搜集到期刊文章419篇;并将文献数据分别保存为Note Express和Ref Works格式,方便论文写作与数据分析;然后运用Citespace软件中转化数据格式功能,将基础数据转化成Citespace软件可以分析的格式。

三、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热点与变迁

(一)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揭示了该篇文章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它可以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客观地反映该学科受关注较多的研究领域。通过对1995—2015年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以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展现出来。对于阀值(Top N Per Slice)设置,笔者选择研究每年前50个热点词汇进行研究,Thresholding(C,CC,CCV)设置分别是(2,2,20)、(3,3,20)、(3,3,20),采用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 MST)、Pruning slice networks剪枝方式,将出现频次大于3次的关键词予以显示,得到可视化图形(见图1)。图1中不同大小的圆环为关键词出现

的频次,圆环越大,表示该内容为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就是节点大小与位置分别表示研究的多少和核心层次。两个圆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相邻的两个节点同时出现过,并且线条的粗细与共同出现的频次成正相关,线条的颜色表示首次共现的年代。散落在四周的节点表示新兴的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发现,圆环较大的有: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旅游产业、区域旅游合作、旅游经济、旅游空间结构、区域旅游竞争力、入境旅游等。

图1 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1.基础理论分析。通过对区域旅游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主要用到的基础理论包括: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旅游规划理论、经济学理论、区域旅游竞争力理论、竞合理论、协同理论、旅游系统论、空间结构理论等。其中,这些理论又包含一些子理论,如:竞合理论包含博弈论、分形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包含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从目前的研究热点分析,区域旅游发展主要由这些理论来构成,也从侧面表明了区域旅游发展是一项系统、涉及面甚广的命题。在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分析。从研究内容来看,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产业合作、入境旅游、旅游发展、空间结构、旅游经济、旅游竞争力、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空间差异、旅游合作等方面研究较多。

3.研究方法分析。区域旅游发展进行研究以来,已经对区域旅游指标体系构建、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等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有SWOT分析方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方法);PEST分析法(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分析方法);REP分析法(资源-市场-产品分析方法);AHP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DEA(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P矩阵分析法——政策指导矩阵(Directional Policy Matrix)、因子分析法等。

引言:全球经济的日益繁荣,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趋向一体化,我国顺利加入WTO,企业之间的竞争氛围有了重大改变。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成本管理是关键,成本竞争优势是全球竞争的核心。成本管理作为互联网行业内部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的。经济发展越快,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明显,有时甚至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成本管理,积极探索一种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4.旅游开发方式分析。该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有:生态旅游、入境旅游、城市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县域旅游等方面。这些旅游方式可以将各省、市、乡村等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合作与发展中共生,互相带动彼此的旅游经济发展,减小旅游发展差异,使得旅游发展朝着平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以上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有些研究热点是属于同一范围的研究内容。为了更全面的展现我国区域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现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经过聚类分析得到16大类,用LLR对数自然率算法抽出代表性词汇,并绘制成可视化视图(见图2)。聚类后,块模度值(Q值)=0.793 8,平均轮廓值(S值)=0.550 6,达到了聚类分析的要求[25]。可以看出:旅游空间结构、旅游开发规划、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区域经济、入境旅游、指标体系、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区域旅游竞争力、旅游者、休闲经济、高速铁路、波动规律等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1)随着中国高铁时代的来临,旅游让空间距离的限制不再成为障碍,并且成为区域旅游更好更快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2)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经历近30年的历史变迁,其发展模式、经营模式、竞合模式等也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近年来,各位学者也发现了我国区域旅游在开发、经营、合作、发展等模式的改变与特点,并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除此以外,区域旅游发展的波动规律也是该领域研究比较新兴的研究方向。

图2 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热点聚类分析知识图谱

(二)研究热点变迁可视化分析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CiteSpace Ⅲ对研究热点分布运用时间线视图和时区视图作进一步的分析(见图3、图4)。

从图3时间线图可以看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各主题,在2005年左右发展比较稳定,并且基本成熟,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在2005—2015年间的研究热点中,主要是对之前研究热点的深化。但是也会有一些新的研究主题,例如:互动机制、旅游循环经济、旅游空间结构、区域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旅游营销、高速铁路等。在近两年中,旅游营销与高速铁路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研究热点。

为了更好的从时间维度上发现研究内容的演进,从图4(时区视图)可以清晰的看到研究热点的更新与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均是在2005年之前出现的。在这段时间,主要的研究热点是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发展、旅游经济、旅游业、空间竞争、区域旅游规划等宏观方面的研究。可以说,这几乎对区域旅游发展领域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中发现,文献多以定性的方法对区域旅游发展的观点进行描述与分析。在之后5年发展中,主要是研究如何构建区域旅游发展评价指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注重旅游合作发展,并对出、入境旅游重点关注,这是与旅游与经济发展的步调相一致的。中国的旅游发展,首先是对旅游宏观方向的把握,在正确、科学的方向指导下,再对目标与方向具体化,在保证了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正确性的同时,也能为该领域的发展作更进一步的创新。这一时期,已经采用SWOT、因子分析、RMP分析等方法进行指标构建与分析。近5年来,我国旅游发展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铁路的兴建、智慧景区的兴起、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文化创新、一带一路的发展等等,都在改变着区域旅游的发展。各位学者需要运用更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区域旅游发展制度构建与创新、旅游营销、供需关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格局等进行深入研究。

图3 1995—2015年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研究热点时间线图图4 1995—2015年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研究热点时区图

四、区域旅游发展领域高绩效作者与机构分析

(一)高绩效作者知识图谱分析

在作者共现信息的网络节点聚类视图中(见图5),左图表示文章发表数≥1的学者,右图表示文章发表数≥2的学者。圆圈越大,表示该作者文章发表量越多,两个节点连线越粗,表示两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越紧密。可以看出,在该领域里,许多作者并没有深入研究区域旅游发展,发表文章数量大多为1篇。但其中也有不少学者对区域旅游作了深入研究,如马耀峰、明庆忠、孙根年、彭华、张辉、吴国清、陆林等学者发表文章篇数≥5,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区域旅游发展知识网络中起到重要作用。除此,还有学者在此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特将发表文章篇数≥3篇的学者列表总结(见表1),表中列出的学者所在机构,是以目前学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来显示的。由于数据选取的问题,有些学者在国内其他刊物或者国际期刊发表,没有名列其中,因此排名仅供参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一些学者在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学术水平与地位。根据对发文作者单位之间的关联分析,目前仅有马耀峰、明庆忠、张宪玉等学者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其他大部分学者研究还处于比较独立的研究状态,与有自己科研团队的学者相比较,其文章发表量相对较少。可以看出,构建学者网络与科研团队,对学者或机构的知识创新产生正向影响。

作者发表文章数≥1 作者发表文章数≥2

图5区域旅游发展领域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二)发文作者机构分析

从发文作者机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定数量的高校、科研所等研究机构从事区域旅游发展方向的研究,形成一定规模。其中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学院、云南大学等学校或研究所在该领域研究中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并占据重要地位。图6是以研究机构所在院系、部门为研究单位,对发文作者机构进行的知识图谱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该领域的机构院系,主要是旅游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旅游规划等院系。从整体共现网络来看,目前我国区域旅游研究状态相对独立,合作网络没有良好的建立,大多数科研机构的研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而合作网络建立比较好的高校科研单位,其科研成果也比较强。自英国哲学家布朗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初次使用“学术共同体”这个概念后,各学界也都在相继构建学术共同体。在旅游领域,我国著名学者张凌云教授也提出了旅游研究要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构想,并发现大陆学者正在以学术交流以及学生联合培养的方式合作发表论文[26-27]。相信在今后的区域旅游发展等旅游研究中,各大高校等科研机构也会相继建立合作关系,将具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学者相互联系与影响,共同推进旅游学术发展,提高旅游综合实力。在研究中需要注意到,由于有学校进行合并、更改名称等,因此要将这些机构单位合并,将简称补充完整,进行标准化处理。经过统计与计算,现以学校、科研所等为研究单位,将各科研机构对区域旅游发展研究在CSSCI数据库文章发表量大于等于5篇的予以列出,如表2所示。从发文地区也可以看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地区多为陕西、湖南、湖北、广西、云南、四川等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这些省份需要区域旅游联合发展,以达到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其次还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旅游均比较发达的省份。

表2 区域旅游发展研究高绩效机构发文量

五、来源期刊分析

419篇论文共分布在CSSCI数据期刊库的119种杂志中,发表在前25种杂志中的论文数量达到296篇,占论文总数的70.6%,发表在前34种杂志的论文数为322,占总论文数的76.8%,这个数字分布也非常接近“二八”原则。可以看到前25种期刊是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核心期刊,并且论文所在期刊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德定律。

表3 CSSCI中区域旅游发展领域载文3篇以上期刊

期刊名称数量期刊名称数量旅游学刊40城市发展研究5经济地理39贵州民族研究5人文地理25华东经济管理5资源开发与市场24经济管理5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5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旅游科学15湖北社会科学4地域研究与开发14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商业研究13地理学与国土研究3地理研究9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3经济问题探索9广西民族研究3旅游论坛12企业经济3统计与决策9生产力研究3生态经济8世界地理研究3资源科学8亚太经济3社会科学家7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3经济问题6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商业经济与管理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从表3可以看出,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文章大多发表在旅游类、地理类的杂志上,还有部分发表在经济、管理以及各大高校社会科学版的学报中,反映了区域旅游发展不仅仅是旅游、地理学科关注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重视。

六、基金分析

兰超英、张凌云在《我国旅游学术期刊影响力和影响因子研究》一文中指出,文章发表存在“马太效应”,即:期刊质量高,更容易收到高质量文章[23]。而具有基金支持的论文,由于其有时间、金钱以及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文章质量也会相对比较高。CS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各学科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其学术水平较高。因此,这些期刊刊载的基金论文也会比较多。经过研究统计,在1995—2015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文章共有419篇,有基金资助的文章共147篇,基金资助数目为179项(有些文章,多项基金支持)。按照曾丽[28]将资助基金项目分为:国家级(15个)(包括科技基础性工作3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个、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个、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各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5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6个)、省部级基金(52个)、校级基金(0个),共5级。

可以看出,国家对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资助是从2002年开始的,但在2007年之前,该领域的基金资助非常少。自2008年开始,我国对该领域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其基金资助在逐渐增大,科研成果质量也比较高。其中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最多,占到36.3%,其次是省部级基金(29.1%)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5.7%),校级基金资助为0。

比较有趣的发现,自2008年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基金资助数目突然增多后,在随后的两年内,资助数目逐年减少,并在2010年跌到低谷,而接下来2011—2013年,基金资助数目逐年递增,到2013年达到一个峰值,随后的两年内再一次逐年减少,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现象,而且各项基金资助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见图7)。另外,从2011—2015年,每年基金资助的论文分别占该年刊载文章总数的43.24%、48.65%、61.70%、56.25%、46.15%,足以看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被予以高度重视。相信随着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的进程加快,区域旅游发展的研究将更加的深入,同时学术竞争也会愈加激烈。从总体趋势来看,今后在高质量期刊发表文章,其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还将会继续增高,但其中也必然存在起伏波动,继续存在生命周期现象。

图7 1995—2015年区域旅游发展研究历年基金资助趋势图

七、研究总结

1.从研究热点来看,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研究从宏观为主逐渐关注微观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并序研究的发展局面,并从定性研究逐年发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相信在今后的区域旅游发展中,中国学者将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更加注重实践、应用性的研究,将理论与实际融合在一起,使其研究内容更有深度、更具理论与实际意义。

2015年以来,国家在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优化旅游发展布局,以实现功能结构完整、区域优势互补、资源要素聚集的旅游发展格局。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需要加强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市场营销、旅游供给与需求、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这对今后的旅游全面发展、平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另外,自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旅游”的时代已经在中国旅游业掀起一阵狂风,OTA(在线旅游服务商)已经用短短的时间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区域旅游发展,不仅仅只是空间的合作与竞争,也需要智慧的联合。针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如何让线上、线下旅游服务商能够有序发展,缩减区域旅游发展之间的差距,也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话题。目前,还有很多现象与问题,值得各位学者研究。

2.从发文作者分析来看,学术研究成果较高的学者比较集中,但合作关联性不强,发文单位也存在此类问题。目前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研究主要是由马耀峰、明庆忠、张宪玉等为首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其余大多数学者处于相对独立的研究状态,并没有形成较好的合作网络,如此不利于知识共享。

3.从发文单位分析来看,发文机构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研究机构的分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旅游资源优异,但旅游发展、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如:陕西、云南、湖南等地区。这些地区需要通过区域联合的方式发展旅游,通过竞合的方式提高旅游经济实力;另一类则是旅游资源优异,且旅游、经济发展均发达的地区,如: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

4.从期刊分布来看,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文章主要发表在旅游、地理、经济类的期刊中,并且发表期刊分布符合二八原则与布拉德福德定律。区域旅游发展领域大量的文献相对地集中在一定数量的期刊上,剩余少量的文章分散在其他大量的期刊上。

5.从基金资助情况分析,近年来基金资助数目变化趋势呈现生命周期现象,基金资助的文章在总论文发表中所占比例大。区域旅游发展研究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研究内容与方向已经相对成熟。但区域旅游发展在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中,均占据重要作用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在这种情形下,论文发表竞争更加激烈,论文质量要求更高。

该研究是对1995—2015年我国区域旅游发展领域动态演变的一个展现,通过研究与总结,对该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水平。由于本研究只是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该领域文章作为研究对象,没有对国内外其他与此领域相关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并且在文献整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会继续对多种期刊进行文献整理与分析,并结合问卷的方式,更加深入、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区域旅游发展领域的研究。

[1]卢春花.区域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性测度与原因分析[D].威海:山东大学, 2015.

[2]小薇. 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41亿 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N/OL].(2016-01-18)[2017-11-09].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xfly/2016-01-18/content_14491840.html.

[3]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年我国旅游业GDP占比超10% 收入达4万亿[EB/OL].(2015-12-23)[2017-11-09].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9/151223-8439e44e.html.

[4]李金早. 2015 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R/OL]. (2015-01-16)[2017-07-01]. http://www.china.com.cn/travel/txt/2015-01/16/content_34575800.htm.

[5]陈静, 吕修富.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统计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2):94-101.

[6]张墨格.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统计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 2006.

[7]保继刚, 唐新民.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初探[J].云南社会科学,1988(5):14-19.

[8]闫兴亚.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5.

[9]武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基础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07.

[10]李爽.厦漳龙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5.

[11]朱红兵.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1.

[12]邹仁爱, 陈俊鸿, 陈绍愿. 旅游地群落: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79-83.

[13]尚雪英.区域旅游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8.

[14]徐淑梅.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5]葛小涛.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1.

[16]赵丙军, 司虎克.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知识网络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2(9):6-14.

[17]廉同辉, 余菜花, 宗乾进, 等. 基于CSSCI的2000~2010年旅游学科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旅游学刊,2013(3):114-119.

[18]张娟娟, 宗乾进, 袁勤俭, 等. 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热点、主题及方法演化[J].经济地理,2013(1):173-179.

[19]宋慧林. 国际旅游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对TM和ATR所载文献的考察[J].旅游科学,2009(6):9-13.

[20]郭文斌. 知识图谱理论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6.

[21]孟培丽. 试论对期刊论文文献库统计分析的意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3):31-34.

[22]聂琳琳.中外旅游研究的发展态势及规律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14.

[23]兰超英, 张凌云. 我国旅游学术期刊影响力和影响因子研究[J].旅游学刊,2013(3):96-105.

[24]郭文斌, 陈秋珠. 特殊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9-54.

[25]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6]孙业红, 魏云洁, 张凌云. 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分析——基于对2001~2012年国内外旅游类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J].旅游学刊,2013(7):118-128.

[27]张凌云, 齐飞, 吴平. 近十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成果的h指数测度与评价[J].旅游学刊,2014,29(6):14-23.

[28]曾丽. 从2000~2009年《旅游学刊》载文统计探究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5):92-96.

猜你喜欢

期刊区域旅游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分割区域
期刊问答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区域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