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扣住共性 彰显个性

2018-02-27俞佼

江西教育C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板书

俞佼

小说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深受学生欢迎,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虽然所占比例不多,但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做到眼中有文体,心中有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说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

一、聚焦小说共性,让学生“会读小说”

小说有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基于文体意识的小说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三要素,依托要素点梳理情节脉络,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借助板书设计,凸显曲折情节

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为学生构建阅读小说情节的思维导图,成为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板书时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或揭示小说的线索,或利用小标题串联故事情节,都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为认识人物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了提炼概括、归纳总结的语文能力。利用好板书,从而聚焦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使阅读教学直奔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在写板书的过程中,利用好学生的阅读期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品味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关键,分析人物形象是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重点。教学时可多角度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让学生揣摩并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品味细节描写时无需面面俱到,应抓住最能展现人物典型性格的细节引领学生细细咀嚼。如教学《船长》时抓住船长三次命令的语言,聚焦船长哈尔威随着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特写镜头,感受船长的高尚品质;教学《三顾茅庐》和《林冲棒打洪教头》时采取“比较阅读”的策略,引导学生找出形成对比的不同人物的言行的词句,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对人物性格、品质进行深度挖掘。

(三)重视环境导读,渗透写法迁移

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故事气氛、揭示文章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读《爱之链》,带领学生品读开头的“破汽车、黄昏、寒风、雪花”,让他们感受到:在“凄凉”的环境中乔依仍然热心地帮助老妇人,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在续写结尾的练笔中学生巩固了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认知,突出了乔依的乐观精神,实现写法的迁移运用。读《少年王冕》,带领学生聚焦环境之“美”,引导学生联系王冕这个人物来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感受环境描写的基础上,利用结尾“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引导学生想象七泖湖春光明媚的景象,想象母子俩之间相依相亲的情景,思考环境渲染对表现王冕母子俩之间的浓浓亲情的作用。

二、发掘独特价值,让学生“读活小說”

(一)关注小说结尾,揣摩作者匠心

小说是虚构的,精心安排的结尾常有出其不意的惊喜或震撼,这样的结尾带给读者别样的阅读体验。读到《爱之链》结尾时,读者会不由得拍案叫绝,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的女店主竟然就是乔依的妻子,乔依付出的爱得到了回报,形成了爱的传递,这样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内”,并且很好地呼应了文题。在阅读时让学生将结尾的“乔依”改成其他人,学生就会发现改动后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此基础上进行群文阅读,将《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以及小小说《桥》放在一起阅读,学生就会对小说这类文体结尾的独特安排形成较深的印象,并有意识地去体会结尾的精巧。

(二)关注独特表达,唤醒言语智慧

小说教学不仅要关注“这一类”小说的文体特征,还要关注“这一篇”小说的独特教学价值。一些小说中独到的叙事结构、独特的语言表达往往会增加小说的感染力,从而让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习得更多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打白骨精》中有“三变—三打—三责”的叙事线索,这样的反复叙事不仅不显得多余啰嗦,反而能使学生对于白骨精一次比一次狡猾的伪装、孙悟空一次比一次高明的打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三”在小说中有着独特的美感,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就有很多带有“三”的故事,除了《三打白骨精》,还有《三顾茅庐》《三进大观园》《三打祝家庄》等,小说教学就要挖掘其“一篇”辐射“一类”的功能,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反复叙事”的结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总之,小说教学既要聚焦共性,引导学生依托“三要素”梳理情节脉络,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又要发掘文本的独特价值,关注小说的独特结尾,关注小说的独特表达形式。从而在“求同存异”中挖掘小说的文本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较完善的小说认知系统,在阅读中观照、反思现实和社会,感受小说的基本内涵,体察小说的思想性,让小说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小说文本成为点亮学生“言语智慧”的火种。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板书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