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暗网》解读电影视觉新形式

2018-02-27贺圣杰

记者摇篮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新媒体

贺圣杰

【摘 要】2018年《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暗网》获得极大的关注度,电影用创新的视听表达方式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感受。主观的第一视角叙事,画面元素的碎片化呈现,将观众视线变成摄影机的一部分,多管齐下,从而带来观影的沉浸式体验。但创新的形式只是表面,电影的内核仍在于与观众探讨当下网络世界中所存在的问题:个体的孤独,亲密关系的疏离,信息的泄露与网络时代群体的异化行为。

【关键词】新媒体   第一视角   视觉新形式   沉浸式体验

2018年两部惊悚悬疑类型电影,《网络迷踪》与《解除好友2暗网》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烂番茄指数90%以上,在票房与口碑上均取得良好的成绩。形式上的创新和因之带来的沉浸式观感与体验成为其广获赞誉的原因。这是一次对电影视听语言上创造性的探索,同时也是对当下新媒体环境所暴露出问题的一种折射。

一、电影的形式特色

1.主观第一视角的真实感。第一视角在电影中并不特殊。所谓主观视角就是将摄影机替换成观众的眼睛,你所看见的,就是剧中人物看见的。以《鬼影实录》为代表的惊悚片更是将第一视角发挥得淋漓尽致,利用剧中人物的摄影机与摄像头来塑造“真实”,以达到惊悚的效果。当今社会,虚拟的网络世界进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社交网络的发展将每个陌生人连成一体。世界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就是电脑,就是掌中的手机。两部电影将主观视角替换成电脑屏幕,来作为剧情发展的窗口,观众在其中体会到的就是当下实实在在的生活。真实感的营造加强了观众对电影的沉浸式体验,导演想创造的悬疑抑或惊悚的效果也就愈加强烈。

2.画面元素的碎片化呈现。电影中画面元素极其丰富,有摄像头,有电视新闻,有聊天文字,有网络直播,全覆盖的新媒体元素大大增强了观众的观影快感,多种多样、眼花缭乱的画面从某种角度上让原本平庸的镜头焕发了光彩。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充当了剧中侦探的角色,跟随主人公一点一点揭开事件的真相。同时这种丰富的画面元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环境信息的碎片化,营造出一个真实的社交网络状态,进而从一个侧面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

3.隐藏的摄影机。传统电影中,摄影机充当的角色是一个叙事者,是带领观众走入影片的领路人。而在这两部电影中,摄影机的存在被弱化,甚至你感受不到摄影机的存在。电影将摄影机变成观众的视线,这种视线既是叙事者,同时也充当着窥视者。叙事上,导演利用特写或者推拉镜头有意识地突出某些信息细节,引导观众视线,保证叙事流畅。电脑桌面此时成了一面镜子,观众的审美窥视机制开始发生作用。但与常规电影不同的是,两部影片将重点放在了“在场”而非缺席。在确保剧情发展的同时,影片又给予观众最大程度的自由。将庞杂的信息摆在眼前,所有的细节、信息都成为影片的伏笔,观众可以自行挖掘事件的真相。在不经意间,电影的第四堵墙被打破,在影片与观众间,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被营造出来,观众自然而然地就会沉浸在电影中。

二、电影的现实意义

创新的视觉呈现方式仅仅是一种形式,《网络迷踪》与《解除好友2暗网》的成功绝不是将一个老套的悬疑故事讲述得有声有色,不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两部电影更重要的是将当下网络与社交媒体展现给观众,在互动中探讨其中蕴含的种种问题。

1.被绑住的自我。社交网络将社会中每一个人链接起来,看似热闹喧嚣的背后实则是每个人的孤独。当代的社交网络中,人们总喜欢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所有人,来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许。个体的悲欢喜乐成为线上表演的平台,真实的自我在表演中慢慢丧失。当感情由他人决定的时候,人生也就不再自由。《网络迷踪》中你会看到父女间的交流成了互相表演,邻居的男孩表达爱意的方式却是更换身份与女孩交流,剧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正是由于这种不真实的表演最终导致了事件的发生。所以,网络究竟带来的是充分的自由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绑架,这是两部电影探讨的第一重问题。

2.亲密关系的解离。每个人的社交网络中有太多的亲朋好友,数量的增多反而让亲密的关系变得疏远而淡漠。沉甸甸的情谊在网络中逐步被消解,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在获得其他朋友的同时,也在失去真正亲密的关系,甚至是家庭。电影中父女的交流看似频繁,却流于表面。每个人内心的话都不曾向对方吐露。误会与摩擦由此开始滋生,原本亲密的关系被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或许是活在网络中的人群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3.信息的泄露。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与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大规模的信息泄露事件比比皆是。网站信息泄密,社交软件泄密,恶意程序盗取用户信息成为目前信息泄露最主要的途径。新媒体环境下,应如何保证自身信息安全,成为影片质询的又一个问题。

4.人性的展现。无论是网络带给人的孤独感也好,疏离感也罢,这些都是旁枝,影片最核心表现的仍旧是关于人,关于人性复杂的命题。

面对一场失踪,观众看到了为博得关注和点击率,冷漠的同学化身为无话不谈的闺蜜;观众看到了网络舆论的暴力,看到了恶意的中伤与揣测。每一个人隐藏在屏幕的背后,充当键盘侠,看似伟大实则渺小。如果说人性本身并不会随着网络等技术而发生改变,那么互聯网时代对人性最直接的影响是为人性的展现与延伸提供了平台。网络本身的跨地域性、匿名性令人性的善与恶在网络的世界里被无限放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人物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势必成为未来要关注的重点。

创新的形式、浸入式的体验、复杂的人性交织让这两部电影在2018年大放异彩,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谈及新媒体的发展,它给我国的电影产业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比如创作主体实现多元化、剧本素材丰富多样化、电影内容更加现实化、观影方式更加自由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形式上,技术层面的突破只是表面,故事仍旧是电影的核心,先学会讲故事,再去探索如何创造性地讲故事,这是每一个电影从业者应当树立的准则。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衣凤翱.论电影受众的窥视审美体验【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程泓钦.新媒体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影响【J】.新媒体研究,2018.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新媒体
沉浸理论视角下的游记分享内容页设计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基于互动装置艺术的自然交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