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班工坊

2018-02-27滕金燕陈沛酉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8年12期

滕金燕 陈沛酉

【摘 要】天津市政府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鲁班工坊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办学有着重要意义。从鲁班工坊的内涵与定位出发,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实践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契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实现了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上的互利共赢。针对鲁班工坊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建议,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国际化;“天津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2-0015-04

【作者简介】1.滕金燕,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2.陈沛酉,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4)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2015年7月,天津市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协议,该协议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提出加快提高天津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搭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以此为背景,天津市教委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迫切需求,充分借鉴国家汉办创设孔子学院的宝贵经验,基于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鲁班的匠人形象,提出了创新型国际化职业教育服务项目——鲁班工坊,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道路。2017年3月,由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建立的鲁班工坊正式落成并揭牌,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与世界分享先进职教经验的计划,也是天津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的新阶段。截至目前,在天津市教委的统筹主导下,天津市部分中、高职院校已在泰国、印度、英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建设了六个鲁班工坊。柬埔寨、赞比亚、吉布提鲁、埃塞俄比亚等地的鲁班工坊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1]鲁班工坊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模式,亟待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深研,以期促进鲁班工坊的可持续发展,凝结其向全国推广的可迁移性。

一、鲁班工坊的核心内涵与设计定位

鲁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是精湛、高超技术的代表,是追求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精华所在。鲁班工坊的内涵与定位则与被人们所熟知的教授中国语言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完全不同。

(一)鲁班工坊的核心内涵

鲁班工坊的出现是为了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需要,以天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优质资源为基础,以校企深度合作的技术培训为载体,以研发适合国际化发展的专业课程为依据,搭配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将我国优质的职业教育与产品技术输出国门与世界分享。[2]其核心内涵便是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国际合作交流为主要载体,配合我国的国际产能合作和企业“走出去”,为当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指导,通過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输出,培养当地熟悉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举不仅能促进当地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能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更能搭建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进行对话的实体桥梁。

(二)鲁班工坊的设计定位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天津作为改革创新示范区抢占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高地,打开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新世界,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泰国大成技术学院鲁班工坊的建立便是见证。泰国鲁班工坊从中泰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的设计定位出发,努力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泰国特色和国际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3]在定位设计上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为硬件建设平台,配备优质教学资源和双语双师型教师团队,提升师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开展国际技能大赛培养和选拔技术人才。[4]功能设计上主要是向泰国传递中国先进的职教经验和职教理念,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职业管理经验等,以提升当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

二、鲁班工坊的发展模式

鲁班工坊的关键任务是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以配合国际产能和中国企业“走出去”为目标,培养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同时与合作国分享中国优质的职教成果和先进的职教办学经验。其主要发展经验有:

(一)以政府战略发展为支撑

2015年9月,教育部职成司在视察天津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也应该“走出去”,不断创新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思路,要打造属于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随着天津与泰国政府不断深入的交流与往来,2016年3月,我国第一所鲁班工坊在泰国大成技术学院落成,这是我国职教经验和职教成果与世界对话、交流的桥梁,是我国职业教育配合国际产能和企业“走出去”的主要表现。同年12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国家发展不仅要培养爱因斯坦,还要培养爱迪生,我们不能光有孔子,还要有鲁班。”[5]这一讲话内容肯定了鲁班工坊的存在与发展。另外,在看到中泰鲁班工坊取得的成果之后,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相继与我国达成协议,共同推进鲁班工坊建设。事实证明,政府间的战略合作使鲁班工坊朝着国家品牌的方向发展,将鲁班工坊纳入国家外交和政府间合作的战略规划,充分发挥了其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性。

(二)以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为动力

鲁班工坊所承载的主要任务:一是合作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培训,二是职业资格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三是职业师资培训。[6]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熟悉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产品的海外化技术技能人才。基于此,鲁班工坊着眼于国家战略发展,依托行业企业办学的优势,通过项目实施,与在海外承揽大型工程的企业或国(境)外办厂的企业合作,并与海外优质的职业院校或机构共同培养服务于当地的技术技能人才,以促进国(境)外社会经济发展。[7]比如:印度鲁班工坊的建设就是依托于5家大型企业“走出去”办厂,与其签订学生订单培养协议,共同培养当地熟悉中国技术、产品和标准以及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鲁班工坊依托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办学模式,提升了职业教育院校的国际合作能力,有利于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中国品牌和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三)以跨国职业院校间的合作为内容

跨国职业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建设鲁班工坊的最主要模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天津职业院校在与国(境)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勘察和调研,遴选符合条件的优秀的职业院校创建鲁班工坊。例如,继首个鲁班工坊在大成技术学院揭牌之后,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依靠自身优势以及泰国铁路发展需要,2018年7月又在泰国大成技术学院完成“鲁班工坊铁院中心”落成仪式,这是中国在国外建立的首个高铁类技术培训中心。“鲁班工坊铁院中心”直接服务于中泰铁路建设项目,并根据当地的铁路建设情况,设置了高铁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两个专业。[8]跨国职业院校间的国際化交流与合作是我职业教育依托行业企业、能源设备和技术产品“走出去”的关键,它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了我国职业教育国(境)外合作办学能力,扩大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的影响力。

(四)以留学生教育为传播形式

留学生培养是建设鲁班工坊的另一重要特色,留学生对于扩大鲁班工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中泰大成技术学院鲁班工坊自建立以来,已经开展了超过2000余人次的技术培训工作,其中不仅有泰国本土学生,还有来自邻国(如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的学生。[9]随着鲁班工坊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熟知,其正成为周边国家职业教育的资源中心。抓好留学生培养工作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和建设鲁班工坊时应改革创新招生模式,采取与合作国联合培养和管理留学生的方式,并承担留学生的部分教育经费,以实现多方共赢。

三、鲁班工坊未来发展的建议

鲁班工坊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技术技能服务平台和技术文化传承窗口,创造出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职教经验,未来它将不断壮大规模,并借助我国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优质的师资力量使其内涵更加丰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话语体系。在未来发展上鲁班工坊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健全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

健全的政策支持和质量、经费保障体系是创建鲁班工坊的关键外力,也是促使鲁班工坊焕发无限活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作为开展鲁班工坊建设的领头羊,天津市人民政府在未来的工作计划中将鲁班工坊建设纳入市政府“双一流”建设中,将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教育”作为评价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也作为职业院校办学能力的主要绩效指标。在经费方面,天津市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留学生培养工作、教师和学生海外调研补习工作、教材与课程开发以及设备引进与输出等。在社会舆论上,政府媒体应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加强对鲁班工坊的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以提高其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开发国际化的课程培训

鲁班工坊以培养通晓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并熟知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课程开发上,其课程培训在紧跟国际潮流趋势发展的大框架下按照不同的发展定位去开发、探索,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根据我国职业技术资格标准,开发合作国社会发展急需的体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二是发挥天津市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作用,按照其教学标准将其开发成国际化学历教育优势专业课程标准;三是根据我国在海外办厂或海外投资的工厂、企业项目所需要的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以所在国的官方语言为标准,开发出符合语言需要的、标准化的、项目化的课程培训体系。

(三)提升教学管理国际化水平

拥有高水平的国际教学与管理水准是创建鲁班工坊的基础保障。但是,由于在每个国家所受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都不尽相同,社会观念、文化观念、教育观念也都千姿百态,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国外办学必将遭遇重重阻力。俗话说“入乡随俗”,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要转变观念,在办学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适应合作国的发展特点,从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出发,制定出适合海外发展的办学指导章程,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职责,规范办学,提高国际化合作办学的质量。

(四)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创建鲁班工坊的核心要素,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因此,针对鲁班工坊的特殊性,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并且通晓国际规则的师资力量。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直接从本土职业院校选拔具有扎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或者从留学归来的硕博士中挑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如长期驻扎一线工作、定期进行海外研学等;二是通过与合作国的合作与交流,将其优质的专业教师资源吸引进来进行培训指导,如来自印度金奈理工学院的教师安嘎加通过在天津轻工学院一个月的学习,回国之后和他的学生研制出该校的第一辆新能源电动车。

(五)构建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评价与监督体系是促进鲁班工坊不断提升内涵的关键因素,是鲁班工坊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培训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可定期对海外鲁班工坊建设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对于发展较好的、在国际技能大赛上取得成绩的学院给予奖励。相反,对于发展落后的学院要寻找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以保证其优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沛酉,闫广芬.“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国际化有路可循[N].中国教育报,2017-11-21.

[2][7]吕景泉.服务“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的新作为——“鲁班工坊”[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1-8.

[3]芮福宏,于兰平.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支点——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建设纪实[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39,71.

[4]黎志东,张鹏.渤海“鲁班工坊”天津职教国际化发展的创新之举——职业教育活动周“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分享[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6):56-62.

[5]于兰平,黎志东.将“鲁班工坊”建设成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办学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7(2):33-37.

[6]张雯婧.“鲁班工坊”助力天津职教走向世界[N].天津日报,2016-03-01.

[8]孙亚慧.“丝路”化雨春满园——“一带一路”上的中国职教故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25.

[9]陈欣然.“鲁班工坊”:中国职教走向世界[N].中国教育报,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