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末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家世考略

2018-02-27刘喆

西部学刊 2018年1期

刘喆

摘要:本文利用传世史料和出土墓志资料对唐末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所在的王氏家族进行了梳理和考证,上溯其曾祖、祖、父辈,下至其子、孙、曾孙辈,并利用墓志资料纠正传世史料错讹两处。从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来看,王氏家族的兴衰反映出晚唐五代梁、晋两大集团对河北地区的争夺,其兴衰与该时期中央政府对河北地区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义武军;王处存;王处直;王廷胤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1-0025-04

义武军,又称易定镇,脱胎于“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是唐代的著名藩镇。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成德李惟岳叛乱,不久被平定。三年(782)后,德宗罢去成德镇,将其地一分为三,置恒冀观察使、深赵观察使和义武节度使,义武军由此而来。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实力,义武军在晚唐、五代时期一直是梁晋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而其倒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梁晋争衡的结果。本文依据传世史料和出土墓志资料对唐末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的家世进行了梳理和考证。王处存所在的王氏家族在晚唐、五代一直执掌义武军,其家族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央政府对河北地区政策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一、王处存的生平和父祖辈考

王处存,唐末任义武军节度使,两《唐书》均有传。按其本传记载,其“世隶神策军”,“起家右军镇使,累至骁卫将军、左军巡使。乾符六年十月,检校刑部尚书、义武军节度使。”黄巢攻陷长安,王处存率军勤王,首倡义举,唐军收复长安之后,论功行赏,“勤王举义,处存为之最;收城破贼,克用为之最。” 王处存和李克用一起参加了镇压黄巢起义的军事行动,两个人的辖区“地又亲邻”,因此“修好往来”,双方有“姻亲之好”。处存镇守易定,“善修邻欢,内抚民有恩,痛折节下贤,协穆太原以自助,远近同心。岁时讲兵,与诸镇抗,无能侵轧者。”是河北地区的重要军事将领。乾宁二年九月,王处存死,“年六十五,赠太子太师,谥曰忠肃。”[1]4699按乾宁二年为公元895年,故王处存应生于公元831年,即唐文宗大和五年。

关于王处存的父祖辈,传世资料中记载并不多。《旧唐书.王处存传》载,处存之父名为王宗,其人“善兴利,乘时贸易,由是富拟王者,仕宦因赀而贵”,“自军校累除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遥领兴元节度使。”[1]4699另据出土的《晋沧州刺史王廷胤墓志铭》(以下简称《王廷胤墓志铭》)记载,王廷胤“曾祖宗,皇兴元节度使、检校司空、守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赠太傅。……祖处存,皇易定节度使、检校太保兼侍中、赠太师。”[2]390墓志内容与传世史料相互印证,则处存之父名为王宗当属无疑。但《旧唐书.王处存传》对处存祖父及其以上世系只字未提,幸有处存之弟王处直之墓志铭(《唐故易定祁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北平王太原郡王公府郡墓志铭》以下简称《王处直墓志铭》)出土,使得这处阙遗得以补充。

按《王处直墓志铭》记载,其“曾祖讳任俊,赠司徒。……祖讳全义,赠太保。”[2]153二人均没有入仕做官,其赠官当因处直之故。《旧唐书.王处直传》载:“处直,字允明,处存母弟也。”[1]4701按“母弟”一词,在我国古代有两个意思,一为同母之弟,别于庶弟;二为母亲的弟弟,即舅父,此处很明显是取的第一个意思。即王处直乃是王宗之子,王处存的胞弟。但按《王处直墓志铭》:“(王处直)列考讳寮,……公即太保之元子也。公禀申岳而生,……旋属公之元昆忠肃公,荣膺宠寄,出临是邦。”[2]153王处直之父名为王寮,并非与王处存一父所生。但唐代兄弟、朋友之间有时会出现互赠姬妾侍女的情况,二人有没有可能是异父同母所生呢?据墓志记载,王处直为“太保之元子”,所谓“元子”,即嫡长子,则王处直乃是王寮正妻所生。王宗与王寮兄弟之间即使曾经有过互赠姬妾的情况,也绝无可能将己之侍妾送予兄弟为正妻,故王处存与王处直绝不可能是异父同母所生,而应是异父异母的堂兄弟,处存为处直之“元昆”,即长兄。故《旧唐书.王处直传》所载“处直,字允明,处存母弟也。”一句中,“母弟”二字,实为谬误,宜改为“从弟”为宜。至于处存之父王宗是否亦为王全义之子,因史料阙遗,已很难考证而出,兹存疑于此。然王任俊与王全义均是处存族中长辈,当是无疑之事。

二、王处存的兄弟与子女

王处存的同辈兄弟,史料中可考知的仅有一人,即上文提到的王处直。

王处直,字允明,正史亦有载,两《唐书》附事迹于乃兄之后,语焉未详,两《五代史》有传,失之简略,幸有其墓志出土,可补正史之阙。按《王处直墓志铭》记载,其为并州晋阳人,因长兄处存举荐而得以担任易州刺史,后因政绩卓著,又“授祁州牧”,与兄长共同镇守易定,王处存死后,处直继续辅佐其子王郜。史载:“三军以河朔旧事,推其子副大使郜为留后。朝廷从而命之。授以旄钺,寻加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累至太保。”[7]4701唐昭宗光化三年(900),朱全忠伐刘守光,派张存敬攻幽州。“郜方与刘守光厚,乃畀叔处直兵扰其尾”,“处直壁沙河,存敬军河北,挑战,处直不出,涉河乃战,处直大败,亡大将十五,士死者数万。存敬收械甲以赋战士,而焚其余,遂围定州。”王郜求和不得,于是“以其族奔太原,使处直主留后。” 王处直被逼无奈,“以从孙为质”,降于朱全忠。“全忠表处直为节度留后、检校尚书左仆射。”[3]5419继续镇守易定。“天祐元年,加太保,进封太原郡王。……至四年,加太尉兼侍中。”后梁代唐后,“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进封北平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三百户。”[2]154可谓官运亨通,位高权重。后梁龙德元年(921),王处直被其子王都“并其妻妾幽之西第”,并“尽杀处直子孙在中山及将佐之为处直腹心者。”[4]8991其本人也在不久之后死去。关于王处直的死亡時间,《资治通鉴》卷二七一后梁均王龙德二年条载:“春,正月,壬午朔,王都省王处直于西第,处直奋拳殴其胸,曰:‘逆贼,我何负于汝!既无兵刃,将噬其鼻,都掣袂获免。未几,处直忧愤而卒。”[4]8994按后梁均王龙德二年为公元922年,即依《资治通鉴》载,王处直死于公元922年。但据《王处直墓志铭》,王处直“以廿年正月十八日薨,享年六十一。”[2]155按天祐为唐昭宗和唐哀帝的年号,行用于公元904—907年,朱温代唐后,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淮南节度使杨渥等仍沿用天祐年号,以示与后梁对抗。天祐廿年应为公元923年,即王处直实际上死于公元923年正月十八日,故《通鉴》言处直卒于后梁均王龙德二年,实为谬误。王处直享年六十一岁,故其应生于公元863年,即唐懿宗咸通四年。endprint

按墓志记载,王处直一生共娶妻四人,分别是博陵郡夫人崔氏、豳国夫人费氏、楚国夫人卜氏和陇西齐国夫人。他有子嗣十三人,为八子五女,八子分别是王郁、王都、王鄑、王郇、王邠、王(共阝)、王彬、王(威阝)。

长子王郁,娶晋王李克用之女,史载“处直有孽子郁,无宠,奔晋,晋王克用以女妻之,累迁至新州团练使。”[4]8991

次子王都,《旧五代史》有传,为处直养子,于天祐十七年将处直软禁,夺据父位。初有宠于庄宗,后为明宗所不喜,天成四年三月,因叛乱失败自焚而死,“府库妻孥,一夕俱烬,惟擒托诺并其男四人、弟一人献于行在。”[5]733王都四子均不具姓名,另有一女,嫁魏王李继岌为妻。“都有爱女,十余岁,庄宗与之论婚,许为皇子继岌妻之。”[5]732同光三年(925),魏王李继岌与郭崇韬率军伐蜀,一路势如破竹,同光四年(926),李继岌率伐蜀之师回,“至渭南,闻庄宗败。师徒溃散,自缢死。”[5]692史料中并未提及其家眷的情况,故王氏的生死,也就无从考知了。

其余诸子情况为:王鄑,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左骁卫大将军;王郇,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早亡;王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書;王(共阝),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早亡;王郴,检校右散骑常侍,早亡;王(威阝),检校太子宾客、左千牛卫将军。[2]155另据《新五代史.杂传》载:“初,处直为都所囚,幼子威北走契丹。”[6]422从墓志记载来看,史籍中的王威应与王(威阝)是同一人。

王处直有女五人,均不具名。“长女,早亡;次适幽州中军使周绍弼,早亡;次适北京留守李存纪;次披剃;次在室。”[2]155

三、王廷胤与王处存的曾孙辈

王处存的子嗣,现存资料中可以考知姓名的有两人,即:王郜、王邺。

王郜,乾宁二年九月王处存死后,继承父位任义武军节度使,与幽州刘守光交厚。后朱全忠派张存敬攻幽州,王郜出兵相救,兵败后携全族投奔李克用,此事前文已经提及,兹不赘述。王郜至太原后,李克用上表奏其为检校太尉,“天复初,卒于晋阳”[1]4701。

王邺,从其兄王郜一起投奔李克用,“克用以女妻之”,历任“岚、石、沔三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天祐中卒。” [1]4701

王处存的孙辈,可考知确凿的共有四人,另有一人存疑。前文已经提及,处存之子王邺娶晋王李克用之女为妻,二人共育有两子两女,其中一子,正是《晋沧州刺史王廷胤墓志铭》的墓主人王廷胤。

王廷胤,字绍基,并州太原人,事迹见于两《五代史》,但失于简略。按墓志铭记载,其“曾祖宗,皇兴元节度使、检校司空、守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赠太傅。……祖处存,皇易定节度使、检校太保兼侍中、赠太师。……叔祖处直,皇易定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赠守太师。……父邺,皇晋慈隰等州节度使、检校司空、赠太保。”王邺妻李氏为李克用之女,是故王廷胤“荣联帝戚,世本侯家。河东故先晋武皇帝讳克用,是公之亲舅氏也。庄宗皇帝,是公之亲表兄。”王廷胤以孝勇著称,在庄宗攻灭后梁时屡立战功,“充马前直都指挥使兼贝州刺史”;明宗嗣位后,因其“素有令名,藉以宏材,崇其勋旧”,历任密、澶、隰三州刺史,加司徒;应顺皇帝继位,“当年加转太保”;清泰皇帝时,又授相州刺史;石敬瑭立晋,王廷胤“充魏府行营中军都指挥使兼贝州防御使”,参与镇压范延光叛乱,不久又“授相州节度使,加太傅”,之后仕途一直通达,先是担任横海军节度使,后又任幽州道行营右厢都指挥使、充北面行营步军左右厢都指挥使,“天福七年,加太尉”,“开运元年,改授太师”。王廷胤一生“七典郡符,三分节制,唯勤戮力,奉事七朝,内外兵帅,遍曾叠领”,堪称位极人臣、富贵非常。他娶妻二人,分别是沛郡夫人周氏和清河郡夫人张氏,都是贤良淑德之妇。开运元年(944)九月二十三日,王廷胤因病死于任所浮阳,享年五十四岁。[2]390

《王廷胤墓志铭》中提到王廷胤有“姊一人,适赵殷图,任太原府西尹。妹一人,适杨廷颜,任龙门镇遏使。弟□□,任河东鹰扬军使。”[2]392此三人也应是王邺与其妻李氏所育。前文谈到王处直投降朱全忠时,曾以从孙为质。按当时王邺并未娶妻,故不可能有子嗣,而王郜则是携全族投奔李克用。该名从孙必是王廷胤同辈兄长无疑,但究竟是否为处存嫡孙,据现存史料已很难考证而出,兹存疑于此。

王处存的曾孙辈,可考知确凿的共有五人。按《王廷胤墓志铭》记载,王廷胤共有子五人:“长曰昭敏,任横海军衙内指挥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轻车都尉。次子昭懿,任横海军中军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武骑尉。次子昭熙,任横海军节院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骑都尉。次子昭素,任横海军山河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御史中丞、骑都尉。次子合子,见无所任。”[2]392王昭敏兄弟五人正史均无传,事迹阙遗,前文谈王处直子孙自王都乱后亦是门庭凋零,无可称道之人,王处存家族世系可考知者至此结束。

四、义武军兴盛与衰亡的原因探析

义武军是典型的河北藩镇,具有严重的“地域主义”倾向,它“拒绝中央染指河朔事务,也无心对外扩张”。[7]207王处存、王处直乃至以后王都的执政理念均是如此。在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这一理念在梁晋争衡的初期推行得比较成功。王处存结盟于河东,保境自安,李克用也乐于获得一个强大的盟友;朱温大败义武军后,亦未对其斩尽杀绝,而是与之结盟,获得了王处直的支持。此时,王氏家族的两支分别托庇于梁、晋,并均获得了优厚的待遇,这种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就是梁晋双方在实力均衡的情况下对义武军力量的争夺。当然,这个阶段的胜利者是朱温,他获得了王处直统领下的义武军的效忠,亦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了其他河北藩镇的支持,故能击败对手,篡唐称帝。

后梁的建立是一个大事件。大事件会触动一系列的结构性反应,并开启一个结构重组的过程。称帝后的朱温不能满足于对义武军的羁縻统治,意欲掌控易定的实权。史载:“其后梁祖常虑河朔悠久难制,会罗绍威卒,因欲除移镇、定。先遣亲军三千,分据镕深、冀二郡,以镇守为名。又遣大将王景仁、李思安率师七万,营于柏乡。”[5]728前文已言,河北藩镇的终极追求是固境自安,朱温兵锋所指,已严重危及包括成德、易定等在内的河北藩镇的安全,故引起了后者的强烈反应,义武军转而结盟于河东。梁开平五年(911),燕人侵易、定,王处直告难于李存勗;[5]376凤历元年(913),李存勗至定州曲阳,与王处直同游北岳庙;[5]383贞明元年(921),王处直又与其他节度使一起遣使劝进于李存勗。[5]398王处直巧妙地利用了梁、晋之间的矛盾,维持了义武军的“半独立”地位,也维持了王氏家族的兴旺不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