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02-27秦海岩

风能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分散式风电企业

文 | 秦海岩

我们总是用“不平凡”来形容过去的艰辛与奋进,2018年尤其如此。若是从年鉴中抽出风电的页码,总结来时的路,“稳中有进、成就显著”可以成为这一新兴产业的概括语。

产业全面平稳发展。2018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预计在2100万千瓦左右,累计并网达到1.84亿千瓦。全年上网电量将突破3600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2100小时。从“十二五”到“十三五”,风电年增长规模保持在2000万千瓦左右。市场规模平稳发展是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忽高忽低是大忌。可以说,中国风电成绩的取得、技术的进步,最大的基础和推动力就是平稳的市场规模。

技术研发稳中求进。当前,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速度不断提升,不仅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自主研发能力,而且形成了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制造企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也大幅提升。新产品研发和迭代的速度明显加快,仅2018年,我国风电整机企业就发布了20多款全新的机型,激光雷达、叶片涡流发生器、叶尖小翼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涌现。

海外出口稳定增长。越来越多的风电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风电机组出口稳定增长。2018年,我国风电出口容量预计在38万千瓦左右,累计出口容量达到358万千瓦。不少开发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对外投资逐年提升。一条覆盖技术研发、开发建设、设备供应、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国际业务链基本成型。

海上风电稳妥推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链的完善,我国海上风电稳妥推进。2018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有望达到160万千瓦左右,累计突破360万千瓦。大功率风电机组已成为海上风电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内已发布8兆瓦机型,并将很快进入10兆瓦时代。运输吊装运维设备和船舶进一步专业化,提高了建设效率,降低了成本。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海洋工程的技术进步,将成为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分散式风电稳中突破。中东南部分散式风电开发显现出巨大的潜力,整体推进稳中突破。就地开发、就近利用的理念,为低风速风能资源地区探索出节本增效的好路子,分散式风电不负众望成为“下一个希望的田野”。2018年初,国内首个140米钢塔筒分散式风电项目在江阴投运——比邻热电厂,电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成为其最大亮点,也突破了内陆城市周边地区不可开发风电的传统认知。然而,就目前而言,要真正开发好分散式风电,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大简化管理流程力度;通过创新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优化电网接入流程;借鉴国外社区风电发展的经验,调动更多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弃风现象稳步缓解。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电网企业加大新能源跨省区外送,采取电力替代、降低煤电发电量等增强风电消纳能力的措施,弃风现象得到稳步缓解。2018年全国平均弃风率将降至7%左右,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尤其是内蒙古、吉林、甘肃、新疆,弃风率同比显著下降。

上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多方的共同推动。第一,得益于政策体系的与时俱进。《关于开展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梳理各类非技术成本并予以清理,为早日实现平价上网扫除障碍;《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则有助于加速分散式风电的发展,推进电力系统变革进程;多方期待的配额制政策将使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动力由利益驱动转变为责任推动,为产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是企业的努力创新。开发企业转变观念,调整开发建设与运维管理方式,推动各个环节朝着更加智能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以全生命周期为视角不断降低度电成本。整机企业则以创新为抓手,以数字化技术为切入点,持续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提供定制化的设备产品和综合服务。第三,是全体风能人的艰苦奋斗。风电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势必面临诸多压力与障碍,而风能人怀揣着对绿色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了一次次突破。

2019年,让我们御风而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风的力量。

猜你喜欢

分散式风电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欧洲分散式风电启示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分散式风电政策利好 加速发展可期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分散式风电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