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美国作品中的陌生化研究

2018-02-26陈梦迪刘少杰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水仙花陌生化华裔

陈梦迪 刘少杰

【摘要】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由华裔美国作家创作。由于华裔美国作家身份的特殊性,其作品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华裔美国人离开国土去美国寻求发展,其与祖国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而其与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但其与美国社会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拉近。这一系列距离的变化,给了读者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这个角度与形式主义中所提出的“陌生化”观点及其接近。水仙花作为第一批华裔美国文学作家,在其作品中记录了当时华裔美国人的生活,在发行后得到了广泛关注。她的作品集《春香女士》从发行之初距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在今天重新翻阅这部作品,应当赋予它新的时代价值及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分析《春香女士》作品集,试图从作品中寻找新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陌生化;距离

【作者简介】陈梦迪(199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刘少杰,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yjs201770。

一、华裔美国文学境遇描写——陌生化

华人大量移民美国的历史开始于淘金热阶段,此后便开始了华裔美国人的漫长历史。作为白人眼中的“他者”,华裔美国作家用文字记录移民初期的真实经历,却鲜少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其原因是,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中记录的并不是美国人想要看到的中国人的模样。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区别于生活。因此,华裔美国作家在作品中以文学方式记录的生活,与真实的华裔美国人所经历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一方面取决于作家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取决于读者与作家生活环境的距离。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现的视角,对于美国白人来说是陌生的,这种陌生感增加了美国白人与华裔美国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华裔美国人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国度。他们与祖国人民原本亲密的距离被拉远了,这种新的距离,赋予了华裔美国人新的身份,加强了其与祖国人民之间的陌生感,同时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华裔美国人作为一个“新”的群体,与中国和美国之间都存在着距离。这距离也为两个国家的人提供了足够的了解与评判华裔美国人的空间,使读者从现实生活环境的“陌生化”出发,步入文学作品的手法和内容的“陌生化”。

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中,被美国白人当作“他者”对待。在这群“他者”中,女性又被看作“他者”。作为“他者中的他者”的华裔美国女性作家——水仙花,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她拥有着轻松可以让自己进入白人圈的名字——艾迪斯·蒙德·伊顿。但她却选择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水仙花”作为自己的名字。“水仙花对北美唐人街及其居民们繁杂的日常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能真实地展示一个被美国主流作家忽略并歪曲了的世界”(尹晓煌,89)。水仙花的作品中所记录的时代,各个社会群体之间距离的拉远与缩进,与什克洛夫斯基在关于形式主义的阐述中提出的“陌生化”观点极其接近。“作为普遍的艺术规律,文学性应当有更广的覆盖面,有更大的适用性”(朱刚,3)。因此,文学的价值不应局限于讲故事及娱乐,而应从文学作品出发,结合生活进行文本分析,从而赋予作品更多时代意义与价值。

二、水仙花作品中陌生化的体现

水仙花作品集《春香女士》中文学形象的设定充分体现了陌生化。对于中国人和美国白人来说,水仙花作品中记录的华裔美国人的生活是陌生的,陌生意味著很难引起共鸣。对于美国白人来讲,华裔美国人是“低等的”,“野蛮的”生物,对于生活在故土的中国人来讲,华裔美国人不再是中国人,而是和自己共享同种肤色的外国人。因此,华裔美国人与自己的故土和新家园之间,都隔着“鸿沟”。朱刚在专著中写道:“文学形象的感知有意识地使被感知对象变得困难,使它和读者原有的体验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在《春香女士》中,华裔美国人也作为文学形象被置于新的环境中,从而产生了与华人及美国白人都不同的体验。这种陌生的体验,拉远了其与两个社会之间的距离。“这种体验使意义的获得变得艰涩,延长了读者对形象的体验过程”(朱刚 3)。水仙花作品中华裔美国人的处境是生活在故土的国人无法想象的。因此,关于作品中文学形象的描写,就充分的利用了陌生化。

水仙花作品集《春香女士》由许多小故事组成,其中许多具体的描写也可被看作是陌生化的描写。宝琳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女性,她在为三奎的父母养老送终后带着儿子来到美国,拉远了她与中国社会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她与美国社会的距离。尽管如此,她却依然按照中国传统在美国生活。此时的宝琳依然与中国传统距离很近。然而,在听到让自己的儿子学习英语的建议时,宝琳表示:“我坚决反对我的孩子使用白人女人的语言”(Sui,59)。宝琳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也在言语间表现出了她不顺从的一面。她学会了“吃醋”,这一方面表现了她传统的一面,不接受男女之间存在友谊的说法。一方面又表现了她“反叛”的一面,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她敢于站出来指责丈夫。此时的宝琳,与美国社会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个故事的最后,宝琳失去了另一个孩子,三奎带她回归故土。在两种力量的拉扯中,宝琳和三奎选择了回到原点。而这一系列的拉扯,一次次距离的变化,就是一次又一次陌生化的过程。而在水仙花的作品中,陌生化可以使读者看清其中主人公情绪的变化,从而更好的理解并体会华裔美国人的处境与心境。

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仔细研读水仙花作品中人物与他们与中美两个社会之间的距离,便可以从中看出人物情感的变化。也是这种距离变化所带来的人物情感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引起的不同选择,使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具有其自己的独特的文学价值。

三、文学与生活的陌生化

回看华裔移民美国的历史,中国人在移民之初所经受的不平等待遇历历在目。在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中,又可以看到中国人为了在美国社会立足而做出的努力。水仙花的作品集《春香女士》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如今,中国人也不再被当作“野蛮的”存在而被唾弃。对于当代读者来讲,很难想象和相信水仙花作品中所描述的境遇,又何谈理解?在阅读之初,水仙花作品中描写的那个年代对于当代读者来说是陌生的,读者与作品中描写的那个年代之间存在着距离。这些距离都使读者对于水仙花作品中内容的理解变得艰涩,同时又延长了其对《春香女士》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过程。

水仙花作品集中,关于故事主人公与美国社会之间冲突的描写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而雅各布森认为“现实主义作品侧重表现人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朱刚 7),因此水仙花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作品被看作是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真实性较高。然而,阅读与生活之间又始终存在着距离。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的认知存在于头脑中,这些认知与生活存在着距离。文学作品与生活之间存在着距离。而读者充当的角色是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将文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拉近,集中于自己。这样,文学和生活可以融合于头脑中,并共同指导生活。

一百多年后重提水仙花作品的意义在于回归历史、走近历史,进而了解历史。在历史中为曾经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华裔美国人寻找一个答案。同时,通过“陌生化”视角来阅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拉近读者与历史的距离,同时又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让历史指导当代华裔美国人寻找到与美国社会的最佳距离。

参考文献:

[1]Sui Sin Far.Mrs Spring Fragrance and Other Writings[G].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5.

[2]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水仙花陌生化华裔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水仙花栽在水里也能开花
教学新思维
水仙花
云师大泰国苏拉塔尼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