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涯风车”模型的生涯规划课程*

2018-02-26赵芬樱宋春燕

中国德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风车生涯愿景

赵芬樱?宋春燕

摘    要  生涯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回应新高考改革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选择,因此生涯教育应当结合新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生涯发展的规律来制定目标和实施方法,但国内生涯教育缺少可操作性。基于“生涯风车”模型的生涯规划课程,为当前的生涯教育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工具。“生涯风车”模型具有五要素,即自我反思、自我澄清、愿景、目标、行动与适应,根据这五要素提炼出的“生涯五步法”课程教学步骤,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 键 词  生涯规划课程;生涯教育;生涯风车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指出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不分文理科,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变,在另外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形成“3+3”模式。那么学生如何科学选科?这涉及到以后大学的专业选择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因此,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中介,为了更好地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必然要将生涯规划融于课程之中、融于教学之中。本文以“生涯风车”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生涯规划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生涯规划课程的引导下,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从而能够在未来社会立足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

一、以“希望”为核心的“生涯风车”模型

“生涯风车”也叫生涯流动,是一个以“希望”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模型,最初源于“职业流动”,是21世纪生涯适应性的创新模型。该模型的雏形—“希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奈德(Snyder)提出,后来,奈尔斯(Niles)在“希望”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生涯风车”模型。(见图1)

奈尔斯将生涯比喻为河水的流动,在同一条河流中,有急流、缓流、活水及死水—就像在同一个社会里,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不一样。因此奈尔斯称其为“生涯流动”,并据此构建了风车模型。[1]该模型强调人的一生有高潮也有低谷,最关键的是心中要有希望,这样我们面对困难时才不会退缩,才会积极寻找办法,推动目标达成。

(一)“希望”是“生涯风车”模型的核心

在“生涯风车”模型里,“希望”就如风车的转轴,起着核心作用,推动着风车的转动与运行。同样,“希望”也是个体生涯和生命的核心,也是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和前行的方向,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因此,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找到心中的希望。

在“生涯风车”模型里,奈尔斯将“希望”描述为“对预期目标获得途径的感知能力,并激励自己寻找途径达到目标”,它有三个因素:目标(goals)、路径思维(pathways thinking)、动力思维(agency thinking)。目标,是有价值且具体的,指明了方向和终点;路径思维,就是要挖掘出各种可能来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动力思维,就是必须要有动机才会去实践和尝试各种路径方法。[2]三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希望”是一个不同层次的信仰体系,首先要拥有目标,其次目标是可实现的,最后要拥有实现目标的信念。另外,奈尔斯强调,“希望”的目标必须是有意义且可实现的。例如,达到目标的概率是0%,那么说明这个目标是达不成的,个体就不会产生动力;达到目标的概率是100%,那么目标达成就太容易,个体也很难产生动力。如果个体不能产生动力思维,他就更难产生路径思维。因此,目标的设定既要有挑战性,也要有可实现性。

“希望”是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希望”应该渗透于生涯规划课程之中,融于课程目标之中。教师要点燃、唤醒、引领学生心中的希望,用“希望”帮助学生找到方向,促进整个生涯的发展。

(二)“生涯风车”模型的五要素

“生涯风车”模型的五要素分别是自我反思、自我澄清、愿景、目标、行动与适应。这五个要素互为条件和基础,构成一个整体,共同促进生涯发展。

自我反思和自我澄清在“生涯风车”模型中既是起点,也是终点。自我反思即一个人能在特定的环境里思考自己的变化,提出相关的问题、困惑。自我澄清则是对自己和所处环境遇到问题的回答。自我反思和自我澄清是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一个持续的和终身的任务,是一个认识自我、社会、环境的过程。愿景是通过头脑风暴了解未来职业的可能性和设想预期结果,一旦有许多选项可供选择时,自我澄清就会发挥辅助作用,提醒个体哪一种选择最好、最可能实现、最值得期待。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设定目标的过程,一旦目标确定,为实现目标的策略到位,目标就会实现。策略即明确目标后采取的行动,行动的过程也是逐步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生涯规划专业教师对其进行指导、支持和鼓励。

在“生涯风车”的五要素中,除了以自我反思、自我澄清、愿景、目标、行动与适应为基础以外,我们也会发现,在以“希望”为核心朝着目标行动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和成长,同时环境也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将促使学生进行新的自我反思,从而带来更多的自我澄清,导致之前的目标需重新修订。对目标的修订需要个人的灵活性,即“随着变化而变化和有能力去适应它,能够承担新的角色要求,并不放弃相关的角色”[3]。就如金树人教授所说:“生涯之学,即应变之学。”[4]因此,人们需要保持自我反思与自我澄清的警觉性,持续努力地了解自我和环境的变化,调整生涯目标,采取新的行动,适应新的环境,促进自我发展。

二、基于“生涯风车”模型设計实施生涯规划课程

舒伯(Donald Edwin Super)认为,生涯规划课程是促进学生生涯规划的最适宜方式。[5]本文基于以“希望”为核心的“生涯风车”模型,从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和实施来探析生涯规划课程。

(一)设置以“希望”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目标

生涯规划课程总体目标是促进学生生涯发展,具体目标是通过协助学生自我探索、生涯探索、拟定生涯规划和作出生涯决策,以促进学生的生涯成熟和潜能开发。[6]要实现生涯规划课程目标,必然要求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和行动,因此教师应唤醒学生心中的希望,将“希望”贯穿生涯规划教育的始终。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说“只要有生命,就会有希望”。但由于学生个体和环境的独特性,每个学生的希望感并不一样,很多学生甚至对未来持消极态度。希望的本质是指向目标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因此在以“希望”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中,首先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生涯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次要让目标激发学生的动力,对其进行鼓励;最后所有的构想都必须转化为行动,方能实现目标。

以“希望”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目标能够让学生面临困难与挫折时不轻言放弃,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坚毅品质。尤其在童年阶段,“希望”会像一颗种子种在学生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发芽,最后开花结果。

(二)采用“生涯五步法”进行生涯规划课程教学

目标引领方向,行动促使目标实现。笔者基于“生涯风车”模型中的五要素提炼出“生涯五步法”,将“生涯五步法”具体运用到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形成生涯规划课程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类似于生涯认知,既包括自我认知,也包括对环境、社会的认知。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在希望感的引领下,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例如,可以开展性格测试、价值观量表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心理测试活动,发现学生的兴趣、潜能、价值取向,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对自我的认识。另外,课程教学时应向学生讲解社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职业的性质,同时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职业调查、参观企事业单位、跟随父母上班等职业体验活动。

第二步:自我澄清。

自我澄清类似于生涯探索过程,即经过自我反思之后,提出疑问和困惑,并自我解答和平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将个人的兴趣、能力倾向、价值观与未来职业发展匹配起来。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我分析,进一步认识自我和社会。

第三步:建立愿景。

学生一旦能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澄清,对自我和社会有了清楚的认识后,就会对未来产生愿景。愿景即是想象未来的样子、希望达成的目标等。由于学生还不够成熟,生涯规划课程要帮助学生建立愿景,憧憬美好的未来。

第四步:设定目标。

金树人教授说:“人为自己设下目标,带出希望。所有的行为都会凝聚在这个希望的周围,活出意义来。”[7]目标引出希望,指引方向。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该在自我反思、自我澄清、设置愿景步骤之后,引导学生设定目标。

第五步:行动并适应。

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第五步就是将自己所有力量都集中于这个目标,将力量化为行动。为此,教师要从两方面来促进学生的行动。一方面是根据未来目标的设定,现在需要作出实际行动,行动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适应,并适当调整生涯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置模拟招聘活动,指导学生设计简历,并参与招聘,用实际行动感受未来的自己,并将所获化为现实的行动,学会适应与调整。

关于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实施,笔者总结了两条路径。一是将“生涯风车”模型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各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本学科与生涯发展的相关性,根据学科特点,将以“希望”为核心的“生涯风车”模型融入学科教学中,把生涯理念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涯规划,并将“生涯风车”模型五个步骤分层次地体现于各学科各阶段课程标准之中,进行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真正让学科教学与生涯规划教育融为一体。[8]二是开设专门的“生涯风车”模型生涯规划课程。首先是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生涯风车”模型课程体系,可以通过必修课、专题讲座、选修课、班会辅导、体验活动、职业测评、生涯社团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性分析自我,从而发现自身发展潜力,逐步认识自己的能力。其次是要适当增加探究课、实践课、体验课的比重,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体验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方向的区别,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總之,基于以“希望”为核心的“生涯风车”模型来构建生涯规划课程,既可融入各个学科之中,也可开设专门的生涯规划课程,循序渐进,通过“生涯五步法”来促进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从而让每一位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出彩!

参考文献:

[1]Niles S G.Career flow:a hope-centered model of career development[J].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2011,48(4):173-175.

[2]Snyder C R.Target article:Hope theory:Rainbows in the mind[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2,13(4):249-275.

[3]Herr E L,Cramer S H,Niles S G.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hrough the lifespan[J].Pearson Schweiz Ag,2003,25(4):186-187.

[4][7]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5][6]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03,103.

[8]刘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2-38.

责任编辑︱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xueshu@163.com

猜你喜欢

风车生涯愿景
一起向未来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小风车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自制纸风车
哪个风车转得快?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