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问题的新思考

2018-02-26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互联网+

王 伟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高校贫困生因经济贫困而造成心理贫困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凸显。当前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提升障碍、学校资助体系与生活改善困难、人际交往障碍以及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方面。而对于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多以心理健康水平测评、调查问卷等形式停留在普适研究层面。“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大学校园迎来“智慧校园”的新时代,校园WIFI的全覆盖使贫困生的视野不再仅仅停留在校园生活,足不出户也能获取丰富的外部世界信息[1]。高校贫困生因学习能力和生活阅历不足等原因,极易偏听偏信,产生情绪化、仇富、偏激等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时产生抑郁、精神病、自杀等扭曲性心理障碍。当前高校贫困生难以自我解脱心理贫困的实际情况,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危害愈来愈令人堪忧[2]。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象牙塔,培育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互联网+”时代赋予当代高校的重要使命。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困境

(一)互联网的冲击效应

“互联网+”的集成发展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纵深延伸,名校网络公开课、慕课、微课等兴起为高校贫困生的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思辨能力不足、阅历尚浅的高校贫困生难以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去伪存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贫困生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较重,功利化学习倾向严重。2017年内蒙古科技大学一名学生因误入传销组织意外死亡。同年,厦门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学生裸贷57万,因不堪承受各方压力而自杀。网络传销、裸贷等是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抓住高校学生尤其贫困生心理弱点从事的各类不法活动。高校贫困生是校园生活中最易受到互联网冲击的群体,其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3]。从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恶性杀人事件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常宇庆投毒杀人事件,再到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杀人事件,近年来各地高校校园恶性投毒事件屡有发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互联网等媒介类似负面新闻的争相报道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都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起到负面引导效应,如何有效地将“互联网+校园”技术与高校心理健康时事教育正向引导有机结合起来,是当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二)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的影响

1.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具有根深蒂固的示范效应。贫困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农村或山区,受经济条件限制,父母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家庭教育。贫困家庭多以种地、打工等为生,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父母常以“上大学找好工作努力挣钱”等家教理念从小对孩子进行灌输,长此以往,便将读书与金钱画上等号[4]。自卑、妒忌的情绪体验在贫困生幼小的心灵中开始萌生,部分贫困家庭父母甚至是脾气暴躁,久而久之养成了孤僻、自卑、妒忌、偏执等性格。进入大学校园后,贫困生与同学之间、老师之间多存在交际障碍等心理和行为,甚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置若罔闻。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老师很难将贫困生十几年形成的稳定性格特质通过教育手段予以根本性扭转。

2.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的文化层次差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发展,对传统教育理念提出了挑战。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父母在思想观念上较为开放,对子女的教育理念能够与时俱进。然而,贫困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文化层次多半不高,子女从小成长在信息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且多数父母采用专制型与权威型的管理模式,使子女成为自己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因为贫困家庭的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外出务工的同时忽视了对子女勤劳、朴素、奉献、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传统美德的教育,造成贫困生子女的人格品质、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缺失。

3.家庭结构的影响。贫困家庭多以隔代家庭结构为主,此外还存在部分单亲家庭。隔代家庭三代甚至四代人同居一处。父母教育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所替代,由于代际沟通障碍、教育理念脱节、引导教育不当等,造成贫困家庭子女成年后产生严重的心理缺失感,甚至部分贫困生子女对父母产生怨恨,无法谅解父母年轻时外出务工对其造成的伤害,自身长期处于心理的痛苦挣扎中,无法自拔。步入大学生活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师生多表现出冷漠与愤世嫉俗等人格品质特征,人际关系的紧张进一步造成各类心理障碍的出现,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4.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前提。父母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反之则会引发亲子冲突。平等、友爱、诚信、善良、明理、奉献、感恩、求真、务实等家庭教育理念的渗透,会让亲子关系在融洽氛围中得以深化。贫困家庭父母在亲子教育过程中,常常因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忽视德育、缺乏沟通等因素的存在,致使亲子关系出现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经年累月的恶性的亲子关系使贫困家庭子女更易叛逆、偏激、冷漠,以致形成人格上的缺陷。

(三)学校育人心理教育的缺失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模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显著。部分高校由于受办学条件、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教学资源配置的影响,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常设置为大班制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与普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大致相同,无法更好地开展活动式、体验式教学,致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大打折扣。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更重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体验式课题教学活动,通过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活动训练能够使全体学生解除心理戒备,全身心投入到活动前准备、活动中观察、活动后思考的教学环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贫困生在大班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中,常常表现为谨小慎微、消极被动、自卑焦虑,而体验式教学可以打消贫困生的顾虑,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增进贫困生的自信、主动和交流。近年来高校常常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当代大学生以追求价值多元化为潮流,倡导个性释放。然而思想和心智尚不成熟的高校学生往往容易受到西方思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正确引导,常常引发网络社交、夜不归宿、失恋抑郁、电信诈骗、校园裸贷等诸多问题。学校虽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但贫困生为了拉近与生活条件较好同学在生活、人际方面的距离,将助学金等用于奢侈消费、请客吃饭、高额旅游上,违背了助学金发放的初衷,更加剧了贫困生心理上的“贫困”。

( 四)心理问题的隐蔽性

贫困生由于来自贫困家庭,较之其他非贫困生而言,在经济条件上存在先天劣势。这种因物质条件差异而逐渐延伸成在性格、交际、学习、思想和行为上的差异。然而,心理问题在当代社会是一个普遍而又敏感的话题,大学校园中的贫困生对心理问题的标签避之唯恐不及,在已忍受经济贫困的现状后,再也无法忍受被人指责心理存在问题,极力为自身挽留最后一点尊严。因此,即使高校贫困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时,在老师、家长等长辈面前会尽己所能掩饰自身的心理问题,以使其在师长那里获得话语权和自信。这种对自身心理问题的掩饰会让贫困生内心更加压抑,严重的会造成抑郁症。因心理问题的隐蔽性而致使高校贫困生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固执、孤独的精神世界中。高校贫困生在长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认知的影响下,对学校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心理排斥性表现,因长期认知方式的差异而形成其“两面派”的人格特质。同学之间的贫困生、老师眼中的贫困生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在同学之间的学习和生活中,贫困生尽量释放长期蓄积的心理压力,表现出相对真实的自我人格。在师长面前,贫困生尽量掩饰情绪和心理问题,以博得师长的好评,表现出相对不真实的自我人格。然而,这种行为认知在贫困生看来并无不妥,内心长期活在矛盾挣扎中,“两面派”人格特质也给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危害

(一)焦虑与敏感

校园生活中,贫困生在衣、食、住、行上与非贫困生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贫困生深知自身经济状况困难,处处捉襟见肘,无法与非贫困生相比;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心理落差,贫困生甚至不惜借款、贷款来达到和非贫困生同等的生活条件。贫困生人际关系紧张化也是其焦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交友失败的顾虑使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畏首畏尾,总是错过最佳交友机会。此外,当贫困生在建立、发展一份新友谊时,时常因情绪管理不善而发生争吵,影响人际交往吸引力的扩散。贫困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参加文体竞赛活动不积极、恋爱受挫、就业困难等同样也是其产生心理焦虑问题的诱因。

(二)偏执与仇富

高校贫困生的偏执心理是在长期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贫困生父母因生计所迫,常年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水平上,很少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甚至部分贫困家庭的子女自幼便是留守儿童,与祖父母常年居住一处,父爱母爱缺失、代际沟通障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部分贫困生子女学会了在孤独的环境中独立成长,相对其他非贫困生而言,更容易早熟[5]。贫困生子女在独立思考问题并付诸实践行动的长期过程中,没有及时得到包括父母在内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其思想言行上容易出现偏执倾向。偏执心理给贫困生步入校园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一方面熟知自己有偏执、偏激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又拒绝承认,无法调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终造成其在同学间“不合群”现象。由于社会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贫困生子女将自己与富人子女在生活、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后,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在思想偏执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成仇富心理。高校贫困生的仇富心理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贫困生认为不论富人的经济所得是否合法合理,都是令人厌恶、令人仇视的;另一方面,贫困生想通过自身努力进入富人阶层,积极求富以摆脱经济窘境。仇富心理的长期存在会严重影响贫困生的价值观、人际观、恋爱观、择业观,使其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都要承受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自卑与虚荣

大多数高校贫困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窘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交往紧张、心理素质脆弱等次生原因。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消费开支较大,高昂的学费压力使得他们不堪重负,无力面对同学间生日庆贺、请客吃饭、旅游、看电影、购买笔记本电脑等其他消费支出。然而,高校学生群体间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攀比性,与非贫困生的消费行为相对比,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就会产生。这种自卑心理致使高校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失去信心,极易在自卑中迷失自我。贫困生因自卑而产生的虚荣心理,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广泛存在。在学习生活中,高校贫困生因为虚荣心理作祟,为保住学习成绩,部分贫困生甚至“铤而走险”考试作弊,进一步引发诚信缺失问题。高校贫困生在恋爱交友过程中也隐藏着各种虚荣心理,即使囊中羞涩也要硬着头皮“抢先买单”。为了担心同学看不起自己,贫困生在节庆、同学生日时也要赠送礼物或红包,这种虚荣心理在互相攀比中持续发酵,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四)妒忌与自暴自弃

妒忌是一种消极的敌对情绪状态,面对非贫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优势,大部分高校贫困生都存在一种羡慕心理,这种羡慕通常是在合理正常范围内,对自己和他人都不构成威胁或危害。然而,部分贫困生因为无法正确认识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缺少科学的人生规划,逐渐将羡慕演变成妒忌,对贫困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危害性。妒忌心理会使贫困生产生极端行为,做出过激反应,甚至造成违法犯罪。妒忌心理的另一种极端行为便是自暴自弃,当贫困生认为不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经济和心理贫困时,便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表现在学习上便是不作为,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滑;生活上表现为懒惰散漫,对身边的事情漠不关心,得过且过。高校贫困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迷失的具体表现,因“三观”的迷失、扭曲进而造成校园冷暴力事件的经常发生。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策略

(一)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民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社会成员,按照既定的社会制度、思想规划、观念认同等途径或方式,开展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就高校学生而言,一般是指从事专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向,对大学生开展思想信念、价值引领、人生规划的系统教育课程。就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效果甚微。高校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课程时,很难有效把握学生的现实需求,如何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方向,与时俱进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需着力构建和解决的关键点。

“互联网+”时代,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民化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朝气蓬勃、积极进取、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单调、枯燥、乏味,不能从内心深处让大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感,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其丰富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的处理方式、多元化的选择为重要特色,与大学生思想信念和价值引领相融合,真正做到了学生喜爱、教师舒心、校园和谐。高校贫困生是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敏感多疑,辅导员办公室面对面约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让贫困生群体的隐私在不同程度曝光,因个人人格发展程度的差异,在贫困生个体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贫困生的个人隐私,通过不同价值观、心理测验、活动参与模块的开发使用,后台数据的模拟分析结果可以帮助辅导员老师更好地分析研判各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人格障碍程度,并为及时约谈其心理咨询或转诊治疗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二)构建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

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是建立在精准扶贫材料的基础上,高校家庭经济调查表、扶贫手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证明、各级各类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疾病证明材料,是开展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的重要材料。虽然各级各类贫困生精准认定后,能够获得相应等级的国家助学金,然而在现实中,部分高校贫困生没有充分利用国家助学金,肆意挥霍浪费,奢靡超前消费,经常外出旅游等现象时有发生。上述现象表明,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该做到“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心”,因此,开展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教育至关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一门积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课程,应该着重在贫困生自我认知、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应对挫折、价值观选择、爱情教育等方面加强教育。在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知识讲座,高校贫困生在感恩教育氛围中更容易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人本思想的最大限度内,唤醒高校贫困生积极奋发的意识,有利于解决高校贫困生“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的问题。双向协同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更能促进更多的贫困生积极正向回馈社会,传播自强不息、感恩进取的正能量[6]。

(三)实现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化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因特定事件应激反应失调,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矛盾和心理困惑。心理危机干预是在特定事件启用介入手段,人为干预心理危机的进一步恶性发展,并使其危机逐渐解除的系列措施。高校贫困生在受到诸如家庭教育、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长期困扰时,很容易酿成心理危机事件。为顺利实现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脱贫,必须实现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学校社会化。心理危机干预的学校社会化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工作,实现心理危机干预的特定泛化。在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接待和服务工作中,心理咨询师应与学生辅导员联合开展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让高校贫困生积极主动认识人际交往的技巧,应对压力挫折的挑战,重新审视爱情认知,了解焦虑抑郁的形成,重塑大学生自信心等问题,而不是总对心理咨询躲躲闪闪,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正确评估、分级考量、酌情约谈。要完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个案督导,有效增强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只有在学校、社会乃至家庭的互相联动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才能找到有效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张宝君,刘静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14-119.

[2]杨艳.心理弹性训练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5(2):295-297.

[3]宋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0-61.

[4]周继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探讨[J].中国人才,2011(14):70-71.

[5]陈富泉.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象透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39.

[6]桑海云,谭顶良.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76-78.

猜你喜欢

贫困生心理健康互联网+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