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五路探讨法”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2018-02-25余欢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应用

余欢

摘 要:高效课堂以“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快共享”为基本特征,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实施形式多样。本文主要从陶行知先生的“五路探讨法”出发,探讨其在高效课堂实施的应用及积极意义。

关键词:五路探讨法;高效课堂;高中政治;应用

一、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背景

2001年6月国家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标志着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开始。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课改进入了新阶段。十九大则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是实施教学理念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自《纲要》实施以来,我国课程改革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对课改提出的新的要求,对广大教师在如何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从而获得更优的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重要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的重要一环。由此便催生了包括高效课堂在内的多种教学改革方式的出现、推广与实施。

二、五路探讨法与高效课堂的关系

1、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较高教育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以尽可能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大的学习效益。其基本特征是“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因此,学生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高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的高低就成为评价是否为高效课堂教学的标准之一。这要求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取知识、如何学以致用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任务。

2、五路探讨法的内涵

五路探讨法,也可称之为五步探讨,是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探讨知识之路有五,即活动、观察、看书、谈论、思考,称之为五路探讨,

(1)活动、体验环节,指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生成对知识点认知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生要对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最好的途径就是亲身经历体验,在做中学。

(2)看书、观察的环节主要指通过对书籍、资料等的仔细阅读和对现实生活的认真观察,经过思考探索,得出对于事物的现象及本质的认识。即将教材知识回归生活实际,促使知识的运用。

(3)求师、互助环节指学生通过借助教师与同学的作用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应学会请教教师,包括跨学科的请教,通过与科任老师的交流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互助活动来提高自己对问题的深入学习。

(4)谈访、共享的环节主要指同学之间或与身边的人相互探讨、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最容易激起思想的火花,引起探知的兴趣和热情。要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益,课前、课上、课后的讨论都很有必要。课前讨论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经过教师的点拨,豁然开朗;课上课后讨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多方面的探索,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拓展了知识面。

(5)思考、思辨的环节是指对知识获得的再反思。思考是人类知识的重要起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思考这一环节,就难以做到去伪存真,自我提高。

人类与个人最初都由行动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故以行动始,以思考终,又再以有思考之行始,以更高一级融会贯通之思考终,再由此跃入真理的高峰。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五路探讨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与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基本特征是相契合的。

3、“五路探讨法”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在高效课堂中应如何应用“五路探讨法”来提高课堂实效呢?下面以题为《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的高中政治主题教学课的思路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情景导入:

“喜迎十九大”——介绍党的十九大召开的背景,回顾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的十大成就。

提问: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我国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是什么?

(引出中国精神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求知的宽松的学习氛围,意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讲授新课

①什么是中国精神?

探究活动一:中国精神,我为你自豪!

请学生:(1)列举中国精神的表现;(2)用若干个关键概括中国精神的特征;(3)归纳弘扬中国精神的意义。

(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中国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中国精神内涵的三个方面。)

②什么是中国力量

探究活动二:我是彰显中国力量的新力军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弘扬中国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请小组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归纳,中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设计意图:让更多的学生发言,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耐挫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科学探究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

(三)小结

(四)欣赏MV《厉害了,我的国》

这节高中政治主题教学课以十九大的时政素材背景,在教学设计上深入浅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生成性教学,依托可视化成果,培养学生了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具体环节的设计中也較好地体现了“五路探讨法”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计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程由学生活动组成,通过学生互动探究形成对主题内容的认知,体现了活动与体验。《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这一主题教学课对于学生来说既来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从教学效果看,学生的对知识的自主生成远比教师的单一讲授要好得多。充分发挥活动型课程的优势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学生关于“中國精神”与“中国力量”这两个时政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上,分别设计了课前准备和课上探讨两部分。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书籍资料了解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通过请教老师、同学间相互探讨形成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原因的理解,这些过程体现了看书观察、求师互助。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不仅有知识的收获,还有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科学精神的塑造,更有参与意识的提高。

(3)本课设计中学生在课上的针对探究问题进行的充分地讨论、发言、分享,是又一特色,它体现了互助、谈访和共享的环节。

(4)认识不是目的,落实到行动当中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政治学科来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课程的最后,要求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升华,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的问题,让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行为,体现了谈访共享、思考思辨的环节。这个环节正是对于政治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的又一次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应用“五路探讨法”,这节高中政治的主题课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说明“五路探讨法”在调动学生学生兴趣与积极性、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取得良好教学实效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它能够较好地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体现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达到“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结果。

三、“五路探讨法”的实践反思

“五路探讨法”的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思想本质就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里,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五路并进,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会自主学习、具有理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五路探讨法”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中虽然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实施的效果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学生能进行自我学习的途径是否多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严谨有效等等。因此,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五路探讨法”需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2]刘晓波.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985年版.

[3]董艳娇.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比较及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5).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