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感受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8-02-25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李庄小学221121吕品姁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7期
关键词:感受性苏教版信任

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李庄小学(221121) 吕品姁

感受性阅读是指能够突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重视学生阅读感受、体验以及整体把握等方面的一种阅读形式。感受性阅读的基本特点是让学生去感受,在感受中获得关于语言的丰富经验、体验人类精神世界的真善美、焕发自己生命的活力等。目前的感受性阅读普遍存在着浅尝辄止、感受泛化的现状,以至于学生的阅读往往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刻解读。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感受性阅读真正走向深入呢?

一、从学生出发,丰富解读经验

感受性阅读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而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解读经验,但毕竟很浅显。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实现感受性阅读呢?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站在积极语用的视角对他们的阅读进行必要的引领,以丰富学生的解读经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如,苏教版的《诚实与信任》一文,主要讲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加重要的道理。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学生都会有很大的感触。于是,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就“诚实”与“信任”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说道:“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地遵守这个社会公德。”有的学生说:“我觉得信任非常重要。一个不能让人感到信任的人,不管他做什么都很难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认可。”就这样,从学生出发,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诚实与信任的认知,而且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教师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对课文中的主要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这样,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入,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文本出发,习得解读方法

文本形式承载着文本意义,文本意义寄寓于文本形式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感受性阅读的深度,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而且要关注文本的形式,以帮助学生习得解读课文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的感受性阅读更有效果。

如,苏教版的《爱如茉莉》一文,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一些特别的修饰词,而只是描述了父母相处的一些细节。但是,读完之后,父母之间那种茉莉般的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他们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感受。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课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深刻感知呢?根据文本的内容特点,我鼓励学生从细节入手,挖掘语言,品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从文中描写父母之间的语言、动作、对话以及景物的一些细节去挖掘、品味,获得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领悟了爱的真谛。

该案例中,教师把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领他们深入文本进行感受、体悟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感受性阅读真正走向了深入。

三、从教者出发,激发文本创造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不是文本意义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本意义积极的创生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教者的角度出发,以全面培养学生创造才能为宗旨,设置有效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潜能,从而使学生真正亲近文本,把感受性阅读的目标落到实处。

如,苏教版的《九色鹿》一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故事耐人深思,读完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加自然地亲近文本、创生文本,我这样指导学生阅读。首先,让学生以“因为……所以……竟然”这一语言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然后,再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感受,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超越文本。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设想——调达如果没有遇到九色鹿的种种可能;有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对九色鹿与调达的看法……就这样,在对文本内容再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感受真正走向了深刻。

该案例中,教师从教者的立场出发,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这样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感受性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真切的感受领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特点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沉入文本,体会到文本表达的主旨,从而将感受性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感受性苏教版信任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一道初中数学情景题的剖析与探究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途径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
论现代视野中的身体概念
信任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