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品质设计

2018-02-24李玉

大观 2018年11期

李玉

摘 要:什么是高品质设计?如何理解高品质设计?这是当代设计师在设计活动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若要了解这种行为,必然要解析设计活动。文章将以现有的高品质设计为研究本体,从对这些设计作品的解读开始,引出关于设计活动的若干问题,对何为“高品质”设计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品质设计;中式服饰;Heaven Gaia

一、设计的由来与发展

设计是什么?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的大约就是设计,很少有人能侃侃而谈但我们的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我们在他人设计的建筑里使用着他人设计的日用品,满路而过的街道也是经由他人设计改造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汪洋里,生活本就是设计的起源,而设计归根究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在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人类已知道砸出锋利的石块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狩猎,动物骨骼磨成的骨针可以制出毛皮衣物帮助他们御寒。伴随人类的意识如萌芽般破土,“设计”这一行为便出现了。中国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其同时期的代表,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有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这恰恰证明了当时的人类对装饰、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对美的追求,这也成为了后世研究设计起源的佐证之一。人类在不断进化,伴随着工具的进步、文字的出现,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加快,人类对于美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设计和手工艺术品设计展现出种种奢侈灿烂,人文思想的影响也使得艺术设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大为加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精致生活的追求逐渐体现在了吃穿用度的各个方面,而这吃、穿、用三个方面,细细读罢无一不与设计相关。古时宋人尚有焚香、品茗、插花、挂画四艺,情趣高雅具现于制香技艺、所用茶具香炉等器物,由此彰显生活品质,那么现代人们的生活可供细细品味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

二、高品质设计的理解

那么在当代,失去了时间的加持,面对无比精明的人群,既要应对当代人善变又挑剔的审美,又要抵挡多变不定的时代风向,更要满足这时代“以人为本”的文明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精致生活、享受情感化服务的追求,由此“高品质设计”的定义也随之进步,变得更加灵活且充满针对性,不再如此高高在上一成不变。当创意和设计成为产业,当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身为设计师的我们理应更加冷静和谨慎。若要凤簪步摇,珠饰璎珞,金玉花钿亦可,木雕粗瓷亦可,当代的“高品质设计”对设计的原始材料不再有物质化、金钱化的定性要求,成品注重艺术性和审美,充满人情味的设计能够打动人,一张白纸亦可做出高品质的设计。

三、中式高品质设计——以服饰为例

(一)中式的理解

一席茶,一池荷,熏香迟暮,花馔青灯。小桥流水,丝竹于耳,亭前听昆曲,雪中泛太湖,啸聚同好。

这是每个国人心目中的雅致生活。

这样人人向往的雅致生活,与此对应的高品质设计就理应是“风雅颂”的中式设计。如此,这样中国风的高品质设计在精神层面有几个特征,首先是简约。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而非奢华的生活方式。那种一掷千金、醉生梦死的“土豪生活”,那种追求香车、豪宅、权力、美女的所谓“成功生活”都不在此列,更多的是追求“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是“箧中琴书剑”即可逍遥江湖,其中隐含着的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其次是闲适。闲适是一种优雅,一种从容,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享受的是心灵充实的生活,而不是平庸的日子;是平实无华的岁月,而不是灯红酒绿的时间;是安然平静的时光,而不是愤懑暴怒的态度。晓人生之难,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所以绝权欲,弃浮华,自强自立,不卑不亢。能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二)中式服饰设计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服饰一直以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特征而存在。服饰于个人,是民族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服饰的款式种类来讲,有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等;从服饰图案来讲,有团花、龙凤、螭虎、卷云、饕餮纹等;从制作工艺来讲,有扎染、蜡染、刺绣、缂丝等。经典的中华服饰及服饰文化亦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随着中国元素的风靡世界,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及审美境界已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国际平台上的服装设计师更着力于中国元素文化内涵的开发,并开始探寻中国元素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呈现、表达的另外一种途径。

(三)高品质的中式服饰设计——以Heaven Gaia为例

除却一些将中国元素运用到设计中的国外大牌,一些中国本土高定品牌也悄然出现,并且将中国文化和传统工艺同现代的服饰潮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华服艳丽璀璨,却也将东方的文化,像茶一样慢慢浸透入了人心,Heaven Gaia (盖娅传说)便是其中之一。

1.Heaven Gaia简介及个人解读

Heaven Gaia (盖娅传说)这场以“圆明园”为主题的秀于2016年10月在巴黎时装周发布,时隔两月在众多社交媒体网络上爆红,得到了人群相当大的关注。对此,我的个人理解是:

Heaven Gaia此次发布会的时装相比较首秀发布的“天衣”系列,更具有时装的意义。“天衣”系列更像是将浓郁的个人审美同材质进行结合,却没有考虑到服饰同穿着的人之间的联系,以及真正的隐藏在主题后的内涵。“天衣”系列时装虽然抓人眼球戏剧性也强,但总觉乎有些大起大落让人摸不着头脑,“圆明园”系列表达的更连续完整,服饰款式更加温和,对于中国风的表达颇有一种四两拨千斤之感。

Heaven Gaia做到了中式风格的创新。同样都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概念,设计师也明确说明了想要表达东方的古典韵味,但是很明显,“圆明园”系列的这场秀,更让国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因为在这之前,秀场上的中国风一般都是雕龙画凤,大红大紫,堆砌各种刺绣、印花、立领、盘扣,就差往衣服上印兩个“中国”大字。在外国人看来这可能“高端大气上档次”,适合穿去红毯走秀,但是换成中国人看来,从小看着这些元素长大,作为观众我们是存在审美疲劳的,并且目前在大的趋势上,这样的画风很容易变得俗气。而Heaven Gaia这场秀却带来了一种新的中式基调:中国风,仙侠气。Heaven Gaia的侠骨仙风,宛如一股清流,给这个早就对“中国风”审美疲劳的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流。不仅仅是配色上没有掉进中国风“金红蓝紫”的陷阱里,用更多的黑白、藏青这样的中性色来诠释。印花也选用的是花鸟鱼虫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龙凤。

所谓画皮画虎难画骨,Heaven Gaia不仅是形式上做到了中国风,材质和做工也都是完全的中国风格的体现。缂丝和苏绣的运用,盘金绣以及手绘元素,不仅仅是表面继承了所谓中国风的神韵,内里也做到神似。能够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面料和手法,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带着宁静与祥和,甚至淡淡的诗意与哀怨,完全不同于其他走中国风路线的品牌。我想这也是Heaven Gaia让人惊艳的原因。

为什么我觉得此次Heaven Gaia的服饰设计称得上为“高品质设计”呢,除却上述的几点浅薄的个人观点,还有对它设计的文化内涵、艺术性和审美的解读。

2.高品质设计的文化内涵

就像前文所说的,高品质设计首先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数代人挑剔玩味的——也就是说设计,必须是有内涵有意义的。其次文化底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引发内心共鸣的关键点之一,那么将其运用在设计领域必然能使设计这一行为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

我们知道,其实深藏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来自天朝大国的骄傲,这份骄傲正是来源于中国从古至今文明文化的传承。从贞观之治到康乾盛世,这些个汉唐风骨、天朝华韵,曾经恢弘盛大到不知影响了世界上多少国家的文化,小到衣食器皿,大到礼仪服制,只不过因为西方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了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些辉煌渐渐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原本的“万国衣冠拜冕旒”也成为了昔日的辉煌。而Heaven Gaia这场以“圆明园”为主题的秀,恰是旨在“展现中国古代盛世弘景,并由此暗示世人铭记历史、正视历史”。通过汲取圆明园的不同风格的景观印象,以倒序的方式从圆明园的“当下”“追忆”“重现”,三个层面解读东方美学文化。”我想,没有比这更能勾起人们对于盛世的想像、记忆以及当下对未来美好的希冀。

3.高品质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

一件高品質设计,仅仅通过剖析设计内涵是远远不够,那么如何将隐藏其中的深意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就变得极为重要。服饰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设计产品之一,设计师们可以通过款式、图案、配色、工艺等各种方式让我们了解感受他们的设计意图,而这些恰恰最能反映服饰的艺术和设计师的审美。

列举一些秀场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设计师明显避开了那些明度和饱和度都过高的颜色,而选择了较为素雅和沉稳的色彩,刻意强调意境和氛围。对于中国元素,也没有去很直白地堆砌,而是将这些元素分散在各个单品上,重点突出而又画龙点睛。极具中国式的剪裁、面料,惊艳独具匠心的配饰与道具,删繁就简的艺术理念,闹中取静的感受核心,整体给人中国式的内敛沉稳又带有些许哀愁的美感体验。而且设计师在这一批成衣的制作工艺上也花了一番心思,用青花瓷片传达金缕衣的概念,运用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缂丝、苏绣、帝王御用的盘金绣以及手绘技艺等。服饰的气质,宁静与平和,端庄与秀丽,火热的柔和与神秘,淡淡的哀怨与无奈,写实中渗透着中国传统之美。

四、结语

好的设计是要让大部分消费者选择它,而高品质设计更多的应该是对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的追求,力求通过设计者的努力,将好的文化、审美、技艺通过情感化的设计,展现给更多的人,帮助人们知道什么美,推动人们艺术审美的提升。这也有助于大环境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指导老师:张晓霞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