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背景下的汉语方言俗语活态保护与开发应用

2018-02-24马启俊

关键词:开发应用俗语方言

摘  要:汉语方言俗语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传统文化的显现,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化与语言资源。在重视语言资源保护背景下,我国应更加重视和珍惜各地的方言俗语文化资源,并加以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推动下,可以主要由专业的团队运用标准化的技术设备和调查方法,尽快开展抢救性的调查、记录、保存和多样化的科学研究,以便妥善保护、科学应用和创新发展这些珍贵的民族民间口头语言文化遗产,并在民众生活中加以活态保存、保护和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方言俗语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语言资源;方言;俗语;活态保护;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101(2018)06  0057  05

关于汉语方言中的俗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存在长期的分歧和争论。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为:俗语是特定范围内的民众口头语言中广泛流传、形式定型、结构稳定、通俗易懂的语句,具有形式简短、内容广泛、形象生动、语言平实、易懂易记、便于流传等特点。它大多数是由广大群众创造使用、反映民众生产生活的特殊语言表达,在语言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俗语由于存在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既是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方言学重点观照的对象。

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俗成语等具体种类,是各地汉语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称之为汉语方言俗语(以下简称“俗语”)。俗语不仅体现了不同地区汉语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本体性特征和区别性特征,也是各地社会文化在方言中的具体承载和生动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语言文化价值、历史资料价值、社会认识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一、俗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化资源

(一)俗语是地方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的载体

俗语记载和展示了各地的日常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俗语包含生产生活经验、为人处世准则、社会生活内容、民俗文化事象,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俗意味。俗语既是当地地理文化的表现,也是当地人文文化的反映。“俗语”之“俗”,一取通俗之意,二取约定俗成之意,同时还与“民俗”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1]。地方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是各地俗语产生的基础,俗语又是地方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

(二)俗语是各地群众价值观念和情感世界的体现

俗语反映了各地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往往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价值观念。如俗语能够反映汉民族偏重表象、重直觉、重整体的思维模式,喜爱平稳和对称的审美情趣,较为含蓄的性格特征等[2]。从俗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当地人的喜怒哀乐、好恶取舍、宗教信仰、人生追求等,既有着深刻的人生感悟,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因此俗语是各地群众价值观念和情感世界的体现。

(三)俗语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统文化的显现

俗语从先秦出现,发展至今,可谓源远流长。如今仍在使用的俗语大多是历史上形成并传承至今的,因此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统文化的呈现,从中可以了解各地文化中的历史元素。方言既是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也是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其中的俗语就像折射和透视汉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面镜子和一扇窗口,有的甚至堪称“活化石”,从中可以了解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哲学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因此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通过对俗语的研究,可以追溯各地的历史沿革,了解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

(四)俗语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俗语是由各地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因素和各地的自然状况、历史人文因素共同影响而成的,因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文化特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俗语是地域文化大花园里的一朵最鲜艳的花。

当然,毋庸讳言,由于历史上的多种原因,俗语中也存在一些内容不科学、不健康,格调品味不高,认识上有各种局限性的成分,因此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俗语,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俗语,使俗语能够健康地传承下去,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俗语是非常重要的中國语言资源

俗语是汉语方言的组成部分,它言简意赅,能以极少的音节反映极多的汉民族本土文化信息;它形象生动,表现力强;它不仅为历代人民群众提供了极好的信息记载、传播工具,也为文人们提供了引用、学习、模仿、研究的对象。因此,俗语无论是在民众口头语言中,还是在文人书面语言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语言资源。俗语在汉语史、汉语音韵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汉语方言学、汉语训诂学等汉语语言学多种分支学科上都具有史学研究、理论探讨和语用分析的价值。

俗语主要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流行于人民群众口头语言之中,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服务,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才能,因此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乡土性。近些年来,学界对俗语的研究越发重视,出现了一些收录和解释汉语俗语的辞书,并取得了编纂和运用方面的历史成就[3];还有一些具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文学作品中也运用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与艺术表现力的俗语;还有很多知识分子投身于俗语的调查研究、记录整理、宣传介绍,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一批专著和俗语辞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尽管如此,由于过去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化的隔阂和轻视,更多的俗语在历史上自生自灭,这些极其重要的中国语言资源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没有得到充分、科学的调查采录、保存保护和传承利用。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人民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条件、精神面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依附于旧时代的俗语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逐渐边缘化、弱化甚至消亡。而且随着普通话的推广、现代传媒的普及、交通的便捷和人员流动交际的频繁、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语言呈现趋同化倾向,汉语方言逐渐萎缩,对传统俗语的冲击力尤其巨大,俗语使用频率降低,使用范围缩小,使用人群逐渐老龄化,很多青少年已经听不懂、说不好、写不出俗语,也不愿意学说和书写俗语,俗语面临着一部分已经消失,另一部分正在消失的濒危境地。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方言在方言区逐步边缘化、陌生化,方言的话语权逐步被削弱,方言已经出现萎缩、消亡的危机。“在当今社会中,汉语方言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弱,总体上呈现出日益萎缩的态势,有些方言甚至已经走上消亡之路。”[4]方言中最鲜活生动、也是最难获得广泛理解和持久使用的俗语,更是面临着“断层”的危险。如今乡音不再能够保留乡愁,人们记不住乡音,唤不醒乡愁,这已引起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群众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有专家呼吁要保护方言、抢救方言,一些地方甚至明确要求学生学习本地方言(如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沪语教育、香港的“两文三语”语言政策、台湾的中小学乡土语言教学制度等),实际上就是要在思想认识和学校教育等方面保护方言这一重要的中国语言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而其中尤以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俗语为重要和艰难。

三、对俗语进行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

俗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化资源和语言资源,因此具有特殊的文化学和语言学价值。但是很多俗语已处于濒危境地和危机状态,而且俗语比方言本身更容易消亡,因此需要我们给予更加特别的关注,要在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中使其能够传承下去,并发挥新的作用;同时借此保持方言文化的包容性、差异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在汉语方言(包括俗语)保护方面,我国近年来开展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国家工程,就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语保工程”2015年在国家语委的组织领导下正式启动,经过前期的试点,2016年全面展开,2017年整改提高,2018年持续推进,2019年将全部完成。如今这项调查面积广、投入规模大、成果质量高的国家语言文化保护工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语保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科学保护中国语言资源特别是汉语方言文化资源的基础性工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背景下,如何对俗语进行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我们认为具体应该做到以下五点:

(一)提高对俗语保护的认识,并积极创造条件加以保护。

要站在传承“文化基因”和“语言基因”的高度认识俗语的特殊文化价值和重要应用价值,还要站在“方言危机”的高度认识俗语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俗语作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加以抢救性地挖掘、记录、整理,创造条件对其进行研究、保护、传承、利用。

(二)对俗语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

各地政府应发动有关部门和机构,尤其是文化部门、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员,投入充足的物力和财力,对各地的俗语进行普查,即开展艰苦细致的田野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查阅档案等项调研工作,尽可能全面地调查搜集來自实际生活的原生态的俗语资料。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加以整理汇编,成为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可靠的调查资料。在此基础上,专家学者们运用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地理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俗语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服务于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

(三)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俗语语料库。

俗语将随着方言的衰亡而衰亡已是无法阻止的大趋势,作为一种濒危的中国语言资源,我们要在其消亡之前,由专业的团队运用标准化的技术设备和调查方法,尽可能高效、科学地进行俗语语料抢救性的调查、搜集、记录、整理、保存、研究、开发和应用,建立起各地的俗语语料库,主要是用数字化的手段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强大、高效、便捷的存储、检索、统计、展示等技术手段,对俗语语料进行加工,建立能够满足多种用途的语料集合,同时也是可持续增长的中国语言资源库,以便实态保存、安全保护和永续利用,为社会提供中国语言资源服务。如,为抢救和保存濒危方言、全面掌握语言国情、科学制定语言政策、更加深入地研究俗语理论、编纂和修订俗语辞书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信的俗语语料库和支撑平台、技术手段,共同分享此项“语言红利”。

中国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既是一项语言文字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得民心的文化工程,国家高度重视,各省市大力推进,成效显著,影响巨大。国家语委和教育部语信司于2008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2012年12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建设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程。2014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方工程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技术规范与平台研发”获得科技部立项。“语保工程”经过2015-2017年的试点探索和正式调查,目前已经形成了严格的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和工作规范(以教育部语信司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编写、国家语委发布、商务印书馆2015年出版的《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为最新和最权威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实际的建设成果,为2018-2019年“语保工程”后续数据库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语保工程”数据库既包括各方言调查点字、词、句(语法)的有声数据库,也包括各方言调查点的地方普通话有声数据库,还包括各调查点的口头文化资源有声数据库,其中就包括谚语、歇后语等俗语语料的有声数据库。

(四)借鉴国内大型文化系列丛书编写经验,编纂出版“汉语方言俗语图典系列丛书”等纸质文献典藏。

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签发了《关于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开启了“三套集成”的编纂出版工程,三十多年来该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的谚语集成就属于俗语类大型文化丛书。由侯精一、李守业、曹志耘先生任总主编的《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第一辑)》十卷已由语文出版社2014年出版,其中也收录了大量的俗语语料。

这些大胆的尝试和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们编纂出版“汉语方言俗语图典系列丛书”提供借鉴。除此以外,还可以编写分省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地图集、方言文化典藏、语言资源集、语言志、方言志和各县方言分布地图集、方言词典、方言调查报告等纸质系列丛书,调查、记录、整理和保存各地的俗语语料,供社会查询使用。

(五)不断创新发展,利用多种形式和措施开展俗语的活态保护和开发利用。

俗语发展到今天,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发展和创新,不能一成不变,最后成为没有生命力的、只能感知而不能应用的“语言标本”和“语言化石”。我们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俗语文化资源,要淘汰那些消极落后的糟粕部分,吸收新时代新的文化元素,使俗语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跟上新时代,贴近新生活,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当代有新发展和新价值。

我们可以运用语言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方言建立良好的语言生态和文化生态,使方言与其使用者及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环境相融合,既互相依存,又互相作用,共同存在与发展。要对俗语资源进行开发应用,使其在应用中获得源头活水,能够在活态中得到保护和发展,甚至进入民族共同语,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当前重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大背景下,在良好的政治生态、语言生态和文化生态下,俗语的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以期取得理想的效果。

地方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组织力量,投入经费,给俗语特殊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应用条件,使俗语获得应有的地位,受到多方的重视,拥有宽松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得到应有的宽容、理解和引导;同时使俗语在一定的范围内传播有政策、渠道、技术、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必要时可以建立“方言俗语保护区”,保证本地方言俗语核心区语言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纯粹性。

“汉语俗语资源的活态保护还可以运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俗语是活的教科书,可以传递历史文化信息,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乡土味,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各地学校可以编写出版俗语教科书,利用俗语进行乡土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5]大中小学校可以有限度地开展方言教学,实现普通话和方言的“双语教学”,引导青少年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学说和应用方言。“可以说,语言里最鲜活的成分其实蕴含在方言当中。因此,无论是从情感还是文化传承方面讲,懂方言、学方言、讲方言,都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6]我们一方面要“推普”(推广普通话),一方面也要“保土”(保护方言土语),二者并不矛盾。方言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不失为一种有效和有利的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俗语的方式,理應得到重视和实施。

各地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演艺界可以开辟方言节目或栏目,用方言俗语进行播报和表演,制作方言网络视频节目和影视典藏(如方言文化纪录片)等文化艺术产品,起到传播方言文化的作用。国内许多省级电视台和一些影视剧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影视和媒体明星参与方言俗语的展示和保护,对唤起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方言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激发作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出资465万元,在湖南省发起方言调查“響應”(即“响应”,谐“乡音”)计划,调查搜集湖南省53个调查地的方言资料,用声像方式保存,进行数据库整理后,将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永久保存和展示。此举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总之,俗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语言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的巨大宝藏,在汉民族语言文化史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目前俗语随着方言一起面临着萎缩乃至消亡的危机,抢救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大背景下,在“语保工程”的大力推动下,我们在继续加强俗语语料的搜集采录、整理储存等静态的保存保护工作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活态保护和开发应用,让丰富的俗语资源在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活”下去、“用”起来,在新的时代为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爽.俗语界说——兼论俗语与相近范畴的关系[J].求索,2012(2):222-224.

[2]  钟敏.从汉语俗语看汉民族的本土文化特征[J].中文自学指导,2002(3):11-15.

[3]  马启俊.我国汉语俗语辞书编纂的历史成就与现代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5(7):109-111.

[4]  曹志耘.汉语方言研究愿景[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86-92.

[5]  马启俊.论汉语俗语资源的多重价值与活态保护[J].江淮论坛,2015(3):167-171.

[6]  钟舟海.浅议客家方言俗语的研究与保护[J].现代语文,2011(2):97-98.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开发应用俗语方言
方严的方言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方言
俗语知多少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客家俗语巧诵读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开发应用研究
科学课堂教学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实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