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及其隐喻分析

2018-02-24朱熙卉

大观 2018年11期
关键词:鲁迅

朱熙卉

摘 要:少女是旧中国封建社会的牺牲品。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反映了封建制度对女性的迫害。旧社会少女的悲惨命运让鲁迅形成了一种矛盾化的儿童观。文章主要对鲁迅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及其隐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鲁迅;乡土少女;都市少女

少女形象是鲁迅作品中较为少见的一种人物形象。鲁迅笔下的一些少女,具有天真、活泼的特点。但是受中国近代特殊的时代环境的影响,少女群体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论是乡土少女还是都市少女,都缺乏对抗命运、反抗物质和战胜黑暗的力量,故而她们往往会像自己的长辈那样,成为旧制度和旧社会的牺牲品。在塑造少女形象的过程中,鲁迅往往会借助色调的亮暗变化和节奏快慢的转换,表现出自己对少女的喜爱与怜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以后,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鲁迅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及其隐喻进行分析,可以让我们对女性在近代社会的悲惨命运有所了解。

一、鲁迅作品中的少女形象

(一)爱与美的化身

鲁迅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其对中国近代的女性的关注。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勇敢牺牲的女大学生刘和珍,维护封建残余实力的女校长杨荫榆和小说《祝福》中的寡妇祥林嫂均是鲁迅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1]。少女预示着中国女性的未来,故而少女群体也是鲁迅所关注的群体。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相对较少,通过对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发现鲁迅刻画少女形象时会赋予其一种爱与美的化身。如《过客》一文中的少女就是一个如天使般善良的女孩。在鲁迅笔下,这个女孩年龄在十岁左右,有一头紫色的头发,身上穿的是一件白底黑方格长衫,这个女孩拥有一颗好奇的心,预示着向往光明的第三代人的形象。

(二)封建制度的受害者

我国近代社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承受着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长于这个黑暗、落后时代的少女不可避免地成为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就鲁迅先生的作品而言,《在酒楼上》中的阿顺和《风波》中的六斤是鲁迅作品中两个形象较为饱满的少女,在鲁迅笔下,这两位少女是旧中国农村少女的缩影。通过对她们的人生境遇进行分析,上述人物都可以被看作是农村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如《在酒楼上》这部作品主要从主人公吕纬甫的精神痛苦与少女阿顺的悲惨命运入手,抨击了旧社会的封建礼教。阿顺善良懂事,因为母亲过早去世,作为家中长女的她不得不承担起了照顾父亲和弟弟妹妹的责任。小说中的阿顺命运悲惨,她害怕父亲担心,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忍着疼痛,没有告诉任何人,但是却因为长庚伯伯的一句“你不要娇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一句而含恨死去。《在酒馆上》一文中阿顺的命运而言,“父权至上”“封建婚烟制度”是束缚于她身上的枷锁。也正是因为这些枷锁,让她在生活中丧失了反抗的能力,继而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鲁迅笔下的六斤是封建家长制度的牺牲品。在《风波》一文中,作者用一种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活泼天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少女形象。就《风波》一文的故事情节而言,作者主要通过变换小说叙述节奏的方式,展示六斤由少女向妇人的转变。小说中六斤一共有四次出场情节,第一次出场时,六斤是“跑着出场”;第二次是“溜出来”;第三次是“走出来”;第四次是“一瘸一拐”地走出来。第一次出场与第四次出场的对比,暗示了六斤的悲惨命运。从六斤的成长历程来看,她仍然走的是老一辈的路,在社会的压迫下一点一点变成了循規蹈矩、愚昧无知的妇人。在小说之中,作者描述了一段六斤挨打的情节——因为“辫子风波”,七斤和七斤嫂憋了一肚子的火,六斤成为了他们的出气筒。根据这一部分的情节内容,“孩子”在封建家庭之中始终居于弱势地位,任何成年人都可以通过凌虐孩子的方式化解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在没有任何权利的情况下,女孩子们在父母与社会的影响下,并不能找到任何反抗的机会,封建教条也一点一点扼杀了少女的天性。

(三)早熟的病态生命

相比于深受封建家长制迫害的农村少女,鲁迅笔下的都市少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之下。她们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近代都市的灯红酒绿,也不必承受封建礼教与封建家长制的迫害。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她们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步入了早熟境地。故而人们在她们的身上也难以看到少女原本具有的可爱与灵动。以鲁迅作品《上海的少女》为例,作者在这一作品中塑造了一群近代上海少女的形象。近代的上海是中国在鸦片战争战败以后被迫开放的一大通商口岸。随着资本主义帝国在中国的发展,英国、美国与法国在上海设立了租界。租界与“华界”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的城市格局的形成,也让这里获得了“魔都”的称谓。少女受西方文化糟粕的影响,失去了自身的青春本色。在描述此类少女时,鲁迅的笔触也呈现出了犀利化的特点,如文中“我们有时会看见她们在店铺里购买东西,侧着头,佯嗔薄怒,如临大敌。自然,店员们是能像对于成年的女性一样,加以调笑的,而她也早明白着这调笑的意义[2]。”一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上海少女在店铺中购物的场景。这些佯装嗔怒的女孩似乎带着一些本不属于她们这个年龄的风韵,在购物过程中也可以像一些风尘女子一样,淡然接受店家的调笑。可以说,作者笔下的都市少女与风尘女子的形象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她们在商店中挑选衣服的动作也和成年女性没有明显的差异

二、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的隐喻

(一)辛亥革命以来的时代烙印

鲁迅笔下的少女大多在成长过程中重蹈老一辈悲惨的人生道路。这样的成长轨迹与作者所描绘的社会背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鲁迅的《风波》和《在酒馆上》均描述的是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农村。以《风波》为例,该作品以发生在江南水乡的“剪辫子风波”为主要故事情节,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革命的不彻底性并没有让封建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故而在一些深受封建势力影响的农村,六斤和阿顺们的悲惨命运也就不可避免。在《风波》这部作品之中,作者借助细节描写展示了六斤的悲惨生活,如六斤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伊(她)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而在第四次出场时,“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走来”。“裹脚”这一古代陋习是导致她产生此种变化的重要因素。作者所描绘的时代是民国时代,封建专制王朝已经被推翻。产生于专制王朝的缠足陋习在当时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如小说中的六斤“一瘸一拐”走路的细节描写表明她在裹脚以后行动不便。这一现象也预示着辛亥革命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力相对有限,故而封建制度在民国时代依然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作者通过描述民国少女悲惨命运的方式,表现出了对封建制度的痛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性已经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但是女性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仍然是存在。妇女保障体系的完善,仍然是国家所面对的问题。

(二)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所谓“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鲁迅自身对儿童期望有关。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立下了用文字“救国”的志愿。但是从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在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女性的生活往往会以悲剧结尾。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让鲁迅对男孩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如希望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消灭封建文化的滋生土壤。在自由平等的成长环境下,成为建设新国家的主体。少女在封建制度摧残下表现出来的麻木性格让他难以在她们之中看到中国发展的希望。《上海的少女》中描述的那群过早成人化、世俗化的少女无疑是其抨击的对象。理想少女的完美形象与现实社会中的少女之间的反差,反映了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但是在批判这些失去了原有的青春与童真的少女时,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态度。这种批判态度也表现出了鲁迅对旧中国少女的同情。

(三)矛盾化的儿童观

就鲁迅的作品而言,其对少女的同情与批判,均表明其希望旧中国的少女们摆脱封建道德与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自由的成长环境下放飞自我。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社会现实击碎了鲁迅的这种梦想。鲁迅早期的儿童观以“立人”为主。或许鲁迅对一些英勇就义、勇敢复仇的女性的塑造,也在点燃少女反抗旧制度的热情。但是在社会现实的影响下,鲁迅以“立人”为主的启蒙理想逐渐被“儿童本位”的多种矛盾冲突所取代。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少女并没有改变自身境遇的机会。她们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悲剧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们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反抗。在少女的悲剧命运对鲁迅的儿童观的冲击下,鲁迅开始发现,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能为自己的启蒙思想提供生存空间。这样的社会现实会让鲁迅感觉绝望,故而鲁迅开始对“国民性”等问题进行探究。从儿童观的角度来看,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反映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沉痛反思。

鲁迅笔下的少女形象具有着天真可爱、活泼烂漫的一面。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的中国,这些少女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本国封建制度和西方文化糟粕对少女的毒害,让鲁迅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绝望,旧中国女性的命运预示着封建制度的黑暗,也是鲁迅研究“国民性”的动力。女性群体在现代社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拐卖妇女和性侵害等行为时有发生。弘扬鲁迅精神,完善妇女保障体系,仍然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方弘毅.评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艺术[J].语文建设,2017(26):51-52.

[2]徐妍,李莹.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7):63-75.

[3]栾岚.浅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文学教育(下),2015(8):32-33.

作者单位:

郑州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祝福》漫画版
孔乙己
回望鲁迅(二)
《鲁迅遗风录》
阿迅一族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鲁迅理发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