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8-02-24卢宏明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明学科生态

卢宏明

(四川省米易中学校,四川 米易)

几千年来,中华大地的秀丽河山被无数文人雅士称道。然而,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的进程,自然环境所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逐渐出现危机。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索取遭到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自我反思中认识到工业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需要人类抱着更加文明和敬畏的态度对待大自然,主动保护生态文明,积极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途径中,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高中地理教学的涉及面广,地域性和综合性强,能使学生对具体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更清晰的认识。在高中教育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深入培养学生保护生态文明的观念,使之终身践行这一环境观和生态观,成为有素质的人。

一、高中地理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联系

地理学科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本身就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特别是荒漠化的防治、开发节水农业等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一个共同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自然观,二者不谋而合。同时,高中地理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恢复已被破坏地区的生态,保护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可以协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生态文明奠定思想基础。

由此观之,高中地理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思想观念都与生态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高中教育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有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值得推崇的教学方式。

二、将高中地理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

将高中地理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虽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要行之有效,还需要综合性的措施,协调各方面的条件,从教育部门到学校再到学生,需要建立一套教育体系。

1.思想上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与地理学科相关的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不仅仅关乎个人,更关乎社会。当前许多高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课内知识、强化训练的时间,将生态文明等思想教育的时间一再压缩,殊不知没有确立生态文明的思想,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来说是一种损失。不仅仅是教学的损失,更是学生思想理念上的缺失。不懂得秉承生态文明的人、不懂得敬畏自然的人,在社会上不可能成为一个有着高素质高修养的人。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在地理学科中应当受到重视。

2.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这些都是编者有意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表现。高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时,需要着眼于教材,从教材上的知识点引入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同时,地理学科并不抽象,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地理对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短途的户外旅行,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学生对书本上介绍的情况会有更为形象和深刻的认识,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平时,学校也可在“环境保护日”“世界节水日”等主题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3.提高地理教师生态文明教育能力

作为地理课程的授课人,地理教师肩负着进行教学活动和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往往能影响一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思维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当代地理学科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丰富的知识是教学输出的前提,为了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增长自己的见闻。除此之外,高中地理教师不能一味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技巧和方法相结合。由于地理本身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可以从身边的一些现象挖掘知识点,给学生讲授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和成长。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股潮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高中阶段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不可能仅仅依靠地理学科的渗透就能够完成,但是作为与生态文明联系密切的一门学科,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责无旁贷。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提升自身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为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而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明学科生态
【学科新书导览】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超学科”来啦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