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文本小学生阅读教学

(山西省高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山西晋城 048400)

阅读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构建完善的阅读教学体系,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丰富阅读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全面参与阅读活动基础上,组织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活动,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目标。[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浅析

1.教学理念更革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影响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要求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自主阅读空间。有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因此放松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教师忽略了必要的大量阅读教学准备工作。新课改背景下的自主阅读教学策略是构建在丰富的阅读内容、创新性的阅读教学形式之上的。有些教师只遵循生硬死板的教学思路,一方面局限于完成课堂阅读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缺乏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对阅读教学活动控制不足,因此降低了学生实质参与阅读活动的有效性,不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路分析阅读的方式方法与阅读内容,丧失了学生自主感受阅读内容的机会,未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知识与价值观的收获,不利于学生汲取知识。[2]

2.学生中心地位不突出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有些语文阅读课堂还未能充分的突出学生中心的地位。这一方面固然有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差,小学生的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能充分的定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把握不足,未能充分的组织开展阅读活动,没有发挥学生群体的探究、讨论、思考的作用,因此影响了阅读课堂的质量。或者存在阅读课堂的趣味性不足,阅读与时代结合不紧密,以及存在着阅读教学分析只停留在表面,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内涵,阅读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文学形象感知力,教师未能拓展学生知识,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不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导致阅读课堂整体效率不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原则

1.提高积极性原则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把握关键阅读教学环节,注重运用灵活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自愿开展阅读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促进学生把握阅读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应当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切实把学生生活与课文阅读片段结合起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生动投入的开展阅读活动。其次,设计一系列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分析、思考与感受本文能力。第三,注重构建有效的交流互动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讨论参与意识,注重在阅读课堂实现思想交流碰撞,这样才能更好的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受入的钻研感受文本内涵。

2.自主与集体相结合原则

只有采用自主阅读与集体分享相结合的,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与积极性,达到促进学生探讨问题的目标。由于小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不完整,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残缺”感知文本问题,学生只是对文本中的某一段感兴趣,或者把主要的时间都用在某一段的阅读上。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发挥集体阅读的重要作用,实现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共同进行,这样才能组织学生共同分享阅读心得,通过集体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帮助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达到在互动中启发小学生,实现对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目标。教师还要构建轻松氛围,引导学生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到有集体阅读当中。

3.建立学生阅读审美观

阅读是思想、情感碰撞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塑造学生的阅读审美观,引导学生对阅读活动进行价值分析,同时让学生能够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阅读活动,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自主选材的意识,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与感受美,例如,在《少年闰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每个人心目中的闰土,然后引导学生对闰土形象进行情感升化,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去阅读文本中蕴藏着的美丽情趣和意境。并且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拓展性的相关阅读教学内容,积极给予学生相关阅读指导,从而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标。[3]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体策略

1.情感感染策略

情感感染是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促进学生深入感知文本的重要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应当结合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在情感助推下深入感受文本。首先,对学生进行阅读感染力强化,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以新方式进行阅读感知,并且给学生提供阅读参考意见。其次,引导学生在朗读环节进行阅读,采用多样化的措施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感知,注重以齐读、分角色阅读和小品表演方式来感知课文,这样才能才实现传统阅读形式与新型阅读形式相结合,从而起到感染提升作用。例如,在《桂林山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示范朗读,然后以齐读或配乐朗读的方式,促进学生感知文本,达到情感共鸣。其次,还可以用提问方式来增强文本感染力,例如,《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教学中提问学生八路军作战胜利的原因,然后通过一系列学生阅读,最后总结出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在增强感染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感知课文。

2.分学段指导阅读策略

小学生在不同学段的阅读能力水平是有较大差异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学段阅读教学指导的策略。首先,要根据不同学生年龄段特征,采用不同的以形象化为主、逻辑思考为辅的阅读教学方式。例如,在一二年级以兴趣培养为主,在三四年级以养成学生阅读习惯为主,在五六年级是专题性阅读方法强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其次,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分层教学的策略,注重根据学生的能力个别化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第三,强化阅读表达能力培养,注重通过读与写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活动。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教学后进行文本续写,促进学生抓住小女孩的命运进行喜剧、悲剧式的改编,或者围绕着童话故事组织开展阅读赏析课,让学生自主评价阅读过的童话故事,这对于促进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拓展学生阅读思维有重要价值。

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构建完善阅读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丰富阅读教学活动内容,创新使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上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文本小学生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