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2018-02-24袁齐曼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标准主体

袁齐曼

(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校,四川 攀枝花)

一、作文教学目的

(一)学生写作的目的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①学生写作是记录生活。

(二)教师作文教学的目的

教师要弄清作文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师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写作素养乃至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是学生知、情、意、能健全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式和发展。”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更能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文教学需要贯穿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此来解决作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作文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主体意识

1.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

皮亚杰把兴趣说成是“能量的调节者”。在潘菽主编的《教学心理学》中,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育家乌申斯基更直接地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着手点就是尊重、引导和培养学生最高层次的需要和积极的兴趣,从而使主体更好、更快地发展。③新课改下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教学核心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教师的职责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即写作的动力。

2.激发兴趣的方式

(1)疑问激发兴趣。(2)新奇激发兴趣。(3)美感激发兴趣。(4)情感激发兴趣。

(二)积累写作材料,丰富文章内容

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师,那么就要谈写作材料的积累。

1.阅读中积累材料

阅读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有效指导,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的能力做基础,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方法,为写作积累必要的材料。

2.生活中积累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④这需要让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材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提出“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把社会生活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将自己与社会生活以及当今世界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三)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根据每个阶段每个年级的目标制订计划,有的放矢地训练各种题材的作文。计划制定要考虑顺利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知识,它包含了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构思、谋篇、遣词、造句、修改等;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包含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写作方法知识包含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写作技能技巧的知识包含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详略、句式、语气。教师可以从写作知识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将训练内容、途径、形式多样化,涵盖写作的整体,制定一个长期和多个近期教学计划,以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作文教学目的。

(四)针对学生主体实施有效的批改机制

教师要转变观念,采用多种批改方式,激发学生重视作文批改的环节。“课程标准要求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多元评价,让评价成为促成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⑥教师要力争做到教师面批、精批与师生互批、学生共批相结合。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兴致来了,信息反馈快,质量提高了,写作效果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参与到评改过程中,既能对自己文章再认识又可借鉴阅读他人文章,学生就能不断超越自我,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思维和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中诸多问题要让教育者们引起注意。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联系,重观察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联想和想象,鼓励有创意表达,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作文教学的策略要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抓学生的素质教学,改变作文现状,结合教与学的双方对象来进行有效的改革,研究教学方法,体现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让写作切实体现出生活的需要。通过作文教学策略为学生打好“求知”的基础。作文教学侧重的是追求平等地、轻松地与学生交流对话,让学生能亲近文字,喜欢作文,让作文教学发挥它的实际意义,解决作文“两难”的问题。

注释:

①李秋颖,《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三种途径(Ⅰ)》,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刘永康,《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③张利清,《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学前教育文荟,2000年,第2期。

④先宗芹,《真实写作快乐生活》,〈现代教育教学观察〉,2009年第11期。

⑤刘永康,《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⑥刘永康,《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程标准主体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