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分析

2018-02-24浙江省舟山第二小学夏丹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图形测量

浙江省舟山第二小学 夏丹丹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动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关键举措。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模式守旧落后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不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探索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单元教学任务分工

明确教学任务分工是确保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教师应在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单元教学目标,制订完善的单元教学框架,并对具体课时进行细致安排,同时备课组应将具体教学任务发放给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学研讨会,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改进教学单元设计方法的良好基础。

在组织教学研讨会时,应将教学内容的确定、解决方案的制订、单元测试的任务分发给具体的老师,以便制订课题目标,完善作业试题设置,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分发教学卡片。本次研究将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图形认识与测量”课程作为个案,根据上述方法完善教学任务分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二、合理设置单元教学目标

“图形认识与测量”单元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图形进行测量,深入了解图形或者物体周长、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掌握周长、面积和体积的单位名称与写法。

(2)推导出图形的面积公式,明确图形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3)运用图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情感与态度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在公式的推导和转换过程中,明确类比思想,培养逻辑推理思维。

(2)促进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明确图形周长、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完善单元教学实施安排

第一,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经过前测环节,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了提升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教师应采用班级合作和合并教学的形式,将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合并在一起,由一名教师负责布置教学任务和讲授教学知识,另一名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两个班级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有目的性地学习,在遇到困难时求助指导老师。第二,应完善教学课时的设置。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课时设置过程中,应采取联排的形式,将两节数学课排在一起,一节课用于教材内容的讲授,一节课用于课堂练习。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连续性,能够予以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应合理利用空间环境。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分别设置交流讨论区、独立学习区和实践操作区。三个区域之间的学生互不影响,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单元教学任务分工,能够为更好地实施教学策略提供良好前提。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此外,完善单元教学实施安排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因此,在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上述方法。

猜你喜欢

个性化图形测量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分图形
找图形
测量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