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以写促读”法探究

2018-02-24闻菊红

新课程(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论据论点

闻菊红

(甘肃省酒泉市东苑学校)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为中考语文试卷130分的试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约占到百分之三十,而且在剩下百分之七十的试题当中,作文、综合性学习、病句、标点、句子排序等知识点的考查都与阅读教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阅读教学既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是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当然,这里的阅读教学不仅是指让学生读了多少本书,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在面对具体的阅读文本时,能够熟练运用积累的阅读分析方法,准确答出阅读文本所要求的问题。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一直被如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提高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这个问题所困扰,尤其是面对很少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的议论文,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答题的得分率很低。为此,经过尝试、探索,我发现运用“以写促读”法可很好地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因为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及特点。

一、提炼观点,明确论点概念

议论文阅读中,概括论点是考点之一,可学生常常对什么是论点概念不清,更无须说准确判断一篇文章的论点了。为此,我进行了提炼观点的片段练习,让学生明白论点的主要特征,从而对论点有一个概念性的理解。首先,我列举了一些论点,让学生从中概括作为论点的句式特点:必须是完整的肯定性的句子,句式常常为“……是……”“(谁)应当(怎么)做”“(什么)要(怎么样)”等,一般不用疑问句,不用修辞。然后,给一些材料让学生概括论点并分析总结概括论点的方法。例如,我给了学生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例子,曾国藩读书的故事等一些名人事例,让学生从中提炼观点……这些事例或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并注意用论点常用句式概括,学生做得非常好:“苦难是人生的阶梯”“成功需要挫折”“挫折是人生的垫脚石”“风雨过后是彩虹”“人生需要磨砺”“勤能补拙”等观点层出不穷。好了,论点找好了,该想想如何让论点站住脚了。

二、搜集材料,掌握论据特征

学生找到论点后,紧接着就要让他们去找论据。一线教师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论据的类型和作用给学生讲了无数遍,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常把论据和论证方法混淆,更不用说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了。所以,搜集论据的过程很重要,当学生完成了搜集任务的时候,实际上也已经分清了论据的类型,明白了自己找的这些材料是用来干什么的,也就真正明白了论据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在实际的议论文阅读分析当中,对完成论点的概括这一任务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可通过分析论据来概括论点。我让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各组确立自己的论点,之后搜集资料并在全班交流展示,全班同学分析他们所选论据的合理性。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明白,论据是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必须是真实的;论据还必须围绕中心论点去选,具有针对性;论据的选择还要典型、新颖,这样你的文章可读性才高,对论点的证明才有力。通过搜集整理和交流分析,学生对论据的类型、作用、选择的要求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了这样的积累,他们对议论文就有了概括性的了解。

三、设计提纲,学习论证方法

明确了论点和论据,接着就要考虑论证方法的使用了。在这个环节,我的做法是设计写作提纲。首先,我让学生思考论点的位置。假设要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论点,那么,你如何提出。我以“勤能补拙”为论点,给学生一个示例:在文章第一段,引用华罗庚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寸”提出中心论点,并且给学生分析第一段中名言的作用,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议论文阅读中第一段的作用分析方法,并知道了道理论证,当然,学生操作中应引导学生在这里试着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提出论点。

提出论点后,学生对论证方法只有初步概念,教师可利用PPT给学生提供示例提纲,如第2段:引用名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写一个过渡段;第3段:给一个分论点“勤能克服先天不足”,并补充论据“梅兰芳练眼”;第4段:给另一个分论点“不勤不出成果”,补充论据“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第5段:总结全文,引用俗语“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强调中心论点。之后,教师就每段内容分析其论证方法及作用。通过训练,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论证方法的名称及作用。

四、连缀成篇,品析论证思路

作文提纲出来后,学生将选好的材料连缀成篇已是水到渠成之事,毋庸置疑,这样的作文至少是主旨鲜明、选材得当的文章。写完了文章,让学生在文章后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写作思路。

这样的作文经历,学生不但清晰了议论文各要素的概念,也学会了阅读分析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

五、阅读练习,巩固提升分析能力

趁热打铁的道理大家都懂,在完成作文操作之后,我们就可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议论文来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并补充那些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涉及的阅读方法。

如果把“举一隅以三隅反”的做法也运用到这里的话,那么,在其他文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是否也可有所借鉴、有所突破呢?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论据论点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