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8-02-23

关键词:独立思考课本习惯

(辽宁省大石桥市沟沿镇中心小学 辽宁大石桥 115115)

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一个能力递增的过程,也是一个习惯培养的过程。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养成小学生良好的习惯,谈谈自己的一些简单做法。

一、养成积极听课的习惯

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数学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一旦不专心听某些知识脱节就会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这样会给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难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1.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学会抓住重点。在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直接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或者直接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样可以训练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这样,既了解学困生是不是在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好的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我们反复及时提醒和评判。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比如在小学中,男孩子都比较调皮,坐不住,学习习惯也不太好,作业拖拉、字迹潦草,更重要的是上课不听讲,结果连脱式计算都不会运算,这就需要我们上课不断提醒这样的学生,积极思考并令其积极举手发言,只要这样,一天一天的,一点一滴的不断的提醒孩子,让学生能专心听讲课,他的成绩能不会有所提高吗。

2.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用语的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完后,还要统一到课本语言上来。

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学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而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体会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我们课堂上所讲解的,还有学生自己课前对课本的预习,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我们学生获得知识的首要来源,所以让学生认真的阅读教科书,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后要翻开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特别是每一单元,每一小节的开头新课,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住上标注,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听课。也可由教师提出能引起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找书去读。学生带着问题,对问题有了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自己学习的习惯,教师还需要求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前先看课本,看老师当天讲的部分书上是怎么写的,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选择优秀笔记进行评议,以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三、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每学完一个单元,学生可根据错题情况评价自己该单元学习的成绩和问题,确定自己复习的重点。要让学生做题时认真仔细,独立完成,做错了也不怕,但要知道错在哪里,找错题原因,改错时可以互相研究,养成求甚解和对自己工作负责任的习惯。再做题时就细心多了,错题率大大降低。

四、自信心的习惯养成

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适当的表扬,让学生不断的在学习中得到肯定认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己缺少自信学生,找其原因后找到能让他们建立自信的问题,让她们解答,让他们有成就感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的兴趣,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缺少兴趣,也就无从学好了。我认为老师在中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老师要能与学生和谐相处,要有亲和力,从情感上接受喜欢你,再者教师自身应该具备较好的素质。课堂要有自己的特色,从结合儿童心理特征和本班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中玩,在乐中学,从而避免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乏味,疲劳这一现状。

总之,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现在日常教学细微环节之中,不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课本习惯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上课好习惯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谈独立思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