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出现代汉语之魂
——论现代作品教学的目的、立意与内容

2018-02-23陈军

学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异质现代汉语

□陈军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表达,在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当代青少年现代精神的构建和现代艺术的审美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然而,当前的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与现代文学作品内在的精神吁请,差距较远。一是被高考覊绊,考什么,教什么,教学只停滞于信息筛选、内容概括和一般技能理解的层面,基本上不涉及思想特质;二是古诗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比重如何切分研究不够,有对古典作品教学要重视于现代文学教学的倾向,甚至有人认为,古典文学作品能代替现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三是当代的“现代文学”精神式微,文学与娱乐等同,表达与游戏不分,创作与拼凑无异,以鲁迅、沈从文、曹禺等为代表的经典作家所创立的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特质——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对人类现代价值的追求——在当前的现代文学创作中表现不力,导致现代文学对青少年缺少强大精神感召力。这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分离的恶劣闭环。

我们的学生是在现代汉语情境中生活与成长的,一方面要认真传承传统文化,学好古汉语;一方面要大力培养热爱现代汉语的感情,掌握现代汉语运用规律,增添现代汉语的“现代”精神,因此,我老调重弹:对于语文教材中的现代作品,要教出现代汉语之魂,而不是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加以处理——换言之,也就是聚焦“异质”,突显“现代”——这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目的:强化现代作品“异质”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突出现代作品的“异质”教学,就是满足青少年成长的三大需要。

一是满足青少年阅读心理需要。

我一直认为,语文的感召力与学生对语文的追求力始终是相辅相承的。即以阅读为例,现在各种数据统计,中学生阅读量太少。问题不管怎么复杂,其中都包括“感召”与“追求”两个力的缺失。现在不是无书可读,而是有书不读。但这不过是一个表象。不读,仅仅是情绪化的拒绝;透过这个表象所见的正是对阅读的追求而不得的焦虑。从内心深处出发的阅读渴望是对新颖、深刻内容与活泼多样形式的追寻。如果把现代典范作品的异质凸现出来,就能与这一追寻心理对接。当这样的心理对接多次获得成功时,阅读的自觉兴趣就产生而成型。因此,促成和促进“对接”是对学生阅读好奇心的第一满足。所谓内心感应力,就是对作品优劣的敏锐判断力,特别是对语言和思想异质的敏感性和追求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感应力,自会读书,自会如饥似渴,自会寻找经典。一切所谓经典的评价和读书的方法就是自己读出来的,而要达到这个境界,中小学教学的引导尤其高中阶段的教学引导极为重要。读鲁迅作品的关键就是读“不懂”的“异质”,假若以读不懂为不读的理由,则会加剧心理的胆怯,从而导致思想的荒芜。

二是满足思想现代性启蒙需要。

这里认定的具有现代异质的现代文学作品是指以鲁迅、朱自清、郁达夫、沈从文、曹禺等为代表的现代经典作家的文学代表作。这些作家经典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既是新文化思想的结晶,又是新语言运用的工具,还是新生活变革的酵母。“结晶”——“工具”——“酵母”的三维互动,使得现代汉语在30余年短期发展中就确立了持久性的语言标志和地位,成为中华民族新的思想表达的现代性模型。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的思想现代性模型,而且更要明白:这个思想模型正是自我青春启蒙的思想杠杆和基点,如此,学生才能乐意走进现代作品的精神世界。我和我的学生总是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现代文学作品的这一典型的现代性何以如此迅速地得以建立呢?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思想引领,敢破敢立;二是审美批评,价值创造;三是努力实践,凝聚共识。这三方面,我们用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就能够充分说明。思想领先就是弄懂现代汉语的人文本质,与胡适、傅斯年、周作人等人表述相比,鲁迅的思想最简明深刻:“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现代”,是与古代相对的;“自己”,就是确立独立性;“活着的白话”,也就是当代人的鲜活思想与形式,而这恰恰是新的现代汉语的价值审美。至于现代汉语新规范、新典型的草创,鲁迅更具有卓越的贡献。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影响的区别也就在这里:古代汉语的典范作品主要在于对青少年产生传统文化的哺育与影响,这是必要的;而现代汉语的典范作品主要在于对青少年产生现实和未来的思想启蒙,这必定是不能或缺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用现代汉语生活的当代少年缺失现代汉语之魂而期待其有未来性创造。

三是满足培养理性精神与健全人格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儿童发展心理学形容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其显著标志就是“成人感”不断增强,一则把自己作为思考对象;二则努力促进自己不断调整自己与他人关系,自我评价趋于成熟。反映在认知领域,就是兴趣更加持久,质疑心理更加活跃,批判思维更加习惯化。这样的自我意识,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最可宝贵的思想财富,它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份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参见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现代经典作家的作品本身恰恰就是现代性人格尤其是个性思想的结晶。我们知道,现代性必然始终发展,人的现代性即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基本属性的发展也没有止境。人的现代性,实质上就是基于理性精神对各种现代实践活动的调适、批判与纠正的品格(参见《文史哲》2015年第6期《东方与西方,还是传统与现代》)。这种精神,对于中国的青少年极为重要。现代文学作品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掘现代作家经典作品内在 “异质”,让学生加以辨析、领悟、吸收,在提高理性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当代青少年自主建立现代人格。

二、立意:教“现代性”,就是教现代汉语经典的魂

“现代性”是现代汉语之魂;换言之,就是现代语言所传达的现代思想与精神。它的内涵有 “文”、“道”、“人”三维构成。 “文”“道”“人”的现代化特质在现代汉语作品中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独立性。一方面用否定旧语言(文言)的方式来否定旧思想,一方面又不断吸纳欧式文学语言的精髓,力求在局部欧化上实现现代汉语的创建,这就是现代汉语独立性的特质所在。这种特质的核心就在于输入和学习了西方的思想和知识,增加了汉语的新的理念元素,在思想表达胸襟与视野上更加开放和兼容,具有了 “更加适应世界之潮流和变化的”“新的品性”(高玉《发挥现代汉语潜质》,《社会科学》2016年1期)。当然,钱玄同等人对汉字、汉语的愚鲁批判是不足取的,只有胡适的现代白话思想,特别是鲁迅等经典作家用作品创建了现代汉语品格,令人崇敬,理当学习传承。与此同时,创作者本人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独立精神与思想也与作品的语言一道打动着读者,这正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阅读熏陶的价值。

二是质疑性。现代文学中的汉语经典都具有质疑性特征。对旧思想、旧制度、旧文化、旧人物的深度质疑就是作出批判性否定,这种精神大裂变正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所产生的语言变革与思想创新互为表里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语言观念或是作品人物形象都有显著呈现。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培养质疑能力和批判思维的“生动课堂”。不是教了现代汉语就自然获得新思想,而是要看现代汉语的骨髓里有怎样的新思想。我们现在读的一些现代汉语作品,没有思想生气,没有精神活力,虽是当代之文,却无汉语之骨,这是不能用之于教学的。胡适对此有精辟的观点:“若单靠白话便可造新文学,难道把郑孝胥、陈三立的诗翻成了白话,就可算得新文学了吗?难道那些用白话做的《新华春梦记》、《九尾龟》也可算作新文学了吗?”(《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现代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充满时代性的思想质疑与批判。像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等等记录了一个裂变时代的反思与渴望,这种“裂变”应该让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作为自己思想创新的跳板。

三是个性化。“个性”与“独立”“质疑”是相互促进的,反映到作品气质特点上,“个性”就是人格与思想在文章语言上富有时代新意的标志。从现代汉语本身来说,其鲜明的个性,体现在用新思想、新观念对旧工具、旧文体的“叛逆”与改造上。胡适曾经说过:“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尝试集自序》,《胡适文存》)。胡适首先从工具层面来思考现代汉语的构建,实现文言置换成白话。这一思想受到当时新文化阵营的一致认同,几乎每一个现代作家都把功力花在语言形式和思想的同步变革上。其实,很多情况下,语言形式的变化本身就是思想观念的变化。比如鲁迅先生外来音译词创造性的运用,就揭示了新语言的表达个性。鲁迅作品中音译外来词来源于英语(出现次数21,频率64%)、德语 (次数4,频率12%)、法语(次数 2,频率 6%)、梵语(次数 5,频率15%)、俄语(次数1,频率3%)。鲁迅作品“出现大量的外来字母词和音译词,影射了当时社会思想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巨大改变。鲁迅在思想变革的背后努力寻求语言革新,试验性地在文学创作中引入外来音译词,创新地赋予字母词新的用法和内涵,打破了我国传统的语言体系,同时成就了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万莹 《鲁迅作品中外来词研究》,《江汉论坛》2012年12期)。至于欧化的语法、句式等等,在大批作家作品中都有显著体现,这样的语言个性洋溢着新时代新生命的气息,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四是超越性。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作了全面的改革与超越——在标点、词汇、句式、语法、体式、观点、思想、情感等领域,通过30余年的现代经典作家的努力,卓越地打造了新的现代汉语表达体系与范式。这种继承与超越的本质特征就是汉语的 “现代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种古今联系比较的意识是鉴赏现代汉语风采的思考切口。当然,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那里脱胎而来的,古典汉语,风神卓越,生命活化于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超越古典,使传统精髓活化在现代世界。这种超越不是排斥和否定,而是继承、改造与创新,由此,中华母语的元素不断焕发生机,从而在全球全人类语言世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卓越的表达力、思想力、生命力。教经典作品,把语言文字教得站立起来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母语的超越性教到心坎上。因为,这是每一个热爱现代汉语者的情感之根。有人以为超越就是“西化”“欧化”,就是把古典汉语推倒,这完全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曲解。汉语的超越不仅指向自我,也指向别的语言。这,就是汉语的生命。鲁迅说得好:“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这个“己有”就是重构之新有,就是“现代”化了的“汉语”。关于“欧化”,鲁迅的说明更能揭示目的性,“欧化文法的侵入中国白话中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固有的白话不够用,便只得采些外国的句法……中国人‘话总是会说的’,一点不错,但要前进,全照老样却不够”(《鲁迅全集》)。不在好奇而在“必要”;何为“必要”?“前进”这个目的的需要。教现代汉语经典作品,就是要举出“前进”之例,让学生感受“前进”之力,从而逐步在将来形成立足于“前进”这个立意的对现代汉语的自觉审美。古代汉语是我们的精神传统,现代汉语是我们的思想创新。传统的传统意义是促进现代精神成长;现代的现代品质是不断追求创新。钱玄同把古汉语与今白话对立起来,显然是错的;胡适倡导现代白话建立,是与时俱进的;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所开拓的现代汉语创新之路,理应由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断继承和拓展。

三、内容:全面认识课文的现代性“异质”,做出正确选择

现代性是一个宏大论题,所表现出的“异质”也丰富多彩。我们现在回头看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现代性”,要全面客观,不能只限于反帝反封建的固有层面。就中学语文教材中常选用的课文来看,所谓“异质”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方面:

一是对封建专制的颠覆性批判。如鲁迅 《狂人日记》充满着批判与追求,概括和寄托着我们民族的血泪和希望,“抨击的是全部旧历史和整个旧社会的吃人本质和传家老谱”(杨义《重回鲁迅》,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版),鲁迅所创立的“吃人的礼教”这一概念,成为20世纪思想界共同表达的认识代码,勿庸展开阐释,人们即知其内涵。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讲的“颠覆”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推倒”,而不是对封建时代中的一切文化予以彻底否定。

二是对新理念的突破性阐释。1960年,晚年胡适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作题为“中国传统与将来”的演说,很值得我们作为教学的参考。他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并非与传统的彻底断裂,而是在西方异质文明“发散渗透”的历史新境遇之下,对中国经典时代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民本主义等诸种价值的重新发掘,是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参见《“中国文艺复兴”晶石上的西方异彩》,《文学评论》2016年6期)。正如上文所述,颠覆性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专制”的,不是现代文学作品的全部;还有一部分内容则是对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诠释,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普及宣传,对新时代中自然产生的思想矛盾的辨析与扬弃。以鲁迅为例,一方面有《狂人日记》的无情批判,一方面也有对古代文化的珍惜与审美。例如对 “东方美的力量”有着无限的期待:“以为倘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画,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许能创出一种更好的版画”(《鲁迅全集》第13卷),这就是鲁迅借版画来表达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形态的新构建。就文学作品而言,《拿来主义》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现代阐释,“借鉴外来”和“继承遗产”是中国思想传统中典型的开放精神和理性姿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主体精神与自觉意识并不是西方的舶来品。

三是对个性与生命的自由化抒写。无论是鲁迅的《伤逝》《风筝》《社戏》,还是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等等,体现这方面思想意识的现代文学作品蔚为主潮。不仅如此,近年来,人们对过去遭到贬斥的现代文学中的通俗文学“鸳鸯蝴蝶派”作品也有了更加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肯定了其“与时俱进”的特质(《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鸳鸯派与现代性的同步》),从而说明了“现代性”是多种文学流派的文化合唱。由此可见,各类作品中洋溢的“个性”与“生命”的思想以及充满“个性”追求的作品与流派,都推动着现代化期待中的人性觉醒。这样的思想内容与表达这样内容的文学形式,都可以引入课堂,催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四是对古典审美的创新表达。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和郁达夫《故都的秋》以及戴望舒的诗《雨巷》等等,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传统和精神元素,一方面又在认知方式与思想立意上展现了新的时代境界,这种创新表达十分切合中学生对现代汉语的体验需求。比如朱自清的《春》,美妙词句的倩影,在古典诗文中都能一一找到,但是集合所有写春的古典诗文,也无法取代朱自清《春》的境界。《春》是全知全觉的,是整个宇宙的;既有时间上的推进,又有空间上的转换,还有人的精神上的主导,这样的三维交合的广阔的运动着的世界,是朱自清用现代汉语创造的。从中能看出朱自清运用现代汉语的功力,这是他对古代汉语的超越,对古人思想情怀的超越。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探询创新,便是当代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

五是对西方语言方式的现代移植。现代文学产生了中国文坛从未有过的只有现代作家笔下才能形成的语言特点与思想模型。这方面的 “文学异质”,对于当代青少年自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胡适对这样的语言变革有敏锐的洞见,他说:“这二十年的白话文运动的进展,把国语变丰富了,变新鲜了,扩大了,加浓了,更深刻了”(《胡适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朱自清在这方面是坚定的实验者与创造者,他非常自信地说:“中国语在加速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称为欧化,但称为现代化也许更确切些”(《朱自清全集》第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如他创作的《背影》,全文浸透着传统的孝道,通篇语言也洋溢着汉语白话的简约韵味,但有一二处欧式词句呈现,就立即使质朴的收敛着的文情决口狂泄,如“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景”,先用状语结构来表达情感状态,继之连用三个定语修饰“背景”,使得朗读者不能不一读一停顿,一顿一肠回,产生尽力步步收敛情感,而情感又时时因收敛而更加膨胀的夺路而奔的情势。这样的欧式句式的呈现,显然是更深入心灵层次的表达。语言形式的“异质”往往就是思想的新模型。张中行先生评价鲁迅杂文的开头说:“其开头和结尾,少数是符合‘标准’的,而大多数却可以说像夏天的云,乍看平平常常,再一看变了,有了另外的含义,有时候,第三次看,又有了更多的含义。那些文章,全篇华彩缤纷,气象万千,用不着靠着‘好开头’‘好结尾’去吸引读者和发人深思了。”(《作文杂谈》)这里说的“好开头”“好结尾”既是文章体式传统,也是思想表达传统,而鲁迅杂文则偏偏在打破“传统”上建立新意和模型,这样的“现代性”是完全应该在教学中重点探究与寻味的。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异质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中国现代文学教堂书写的空间叙事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