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2018-02-23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语文能力

桑 青

(江苏省沭阳县湖东中心小学 江苏 沭阳 223600)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不单单只是一种加强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的手段,更是对语文课堂知识的延伸。它对学生的自学、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技能和方法远比掌握知识更加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将预习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之一,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之后,自主预习教师下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

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将这句话放在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中,我们可以说:有效的预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诚然,预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教学的关键内容,在学生预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不是对知识的剖析,而是对学生既有知识的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拓展,不断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认真预习的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教学步伐,获取更多的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

要优化预习作业。提高预习质量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思路。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一般不懂得如何安排预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安排学生的预习任务,让预习作业成为学生课外作业之一,为培养学生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的质量奠定基础。在预习作业的安排上,教师应当从字词、朗读以及质疑等方面入手:首先,在字词的预习上,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学生要能够灵活辨析运用。例如,在学习《爱如茉莉》一文中:“恬静、静谧、安静、幽静”的辨析运用,教师可以选取以下几个句子:①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的微笑。②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③喧闹的教室一下子了,原来班主任刘老师来了。④夜深了,只听见小虫啾啾,蛙鸣声,小村显得一片。通过这四个句子的练笔,学生对相关的词语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能够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批注预习,将自己在预习中不懂的、想说的都写下来,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对于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提问,避免遗忘。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火烧云》的预习任务时,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火烧云的感受通过批注的形式表达出来,甚至还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对火烧云的认知画出来,这种自由开放的批注形式,有利于打开学生的预习思维,让学生有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预习的质量。

三、提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老师教给学生预习的指导方法。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在小学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为此,语文教师要适时为学生设置各种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不仅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包含教材的基本内容,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个性兴趣也不相同,教师提出的问题太浅显的话,学生失去继续探索的兴趣,问题过于困难,学生则无从下手,也就没有积极性了。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四、结语

总之,圣陶先生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让预习落到实处,可以较好地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学最终目标: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课前预习落到实处,不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可以节省更多时间拓展学习,更重要的是让知识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静气,以便达到低耗高效,自主乐学的学习语文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