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有效性研究

2018-02-23海南省东方市铁路小学

新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人教版文体诗词

□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小学 文 龙

不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教育者都希望教学行为对受教育者能够产生足够的影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受到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格外重视。不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中学语文教学,都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见,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朗读作为“说”的一种特殊形式,需要朗读者以饱满的情感并配之以相应的朗读技巧对文本进行特殊化的处理,使得朗读出的声音具有吸引听众的生机活力。因此,虽然朗读只是“说”的一种形式,但对于朗读者的要求却比普通的说话交流的要求要高得多。在小学教育中,“朗读”是提升学生的知情意等方面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对语言的能力和兴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现行研究对中学的有效教学及诗歌朗读有效性的研究较多,还未见专门对小学诗歌朗读有效性的研究文章。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中段的诗歌朗读进行分析阐述,不足之处,望方家不吝指正。

一、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有效性分析

现在实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主要有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冀教版等几个接受面较多的版本。因编者的个人情趣、地区文化差异及教学目标导向等原因,各个版本在内容选择各有所侧重,各有偏向,呈现出了各自相异的风格。尽管如此,在文本选择上,以上各版本教材所选文本都可从诗歌、叙事文体、说明文体及童话寓言等几种文体进行大致分类。研究范围所限,笔者仅以人教版的诗歌为论述对象,简要分析其朗读有效性。

从各类版本的教材来看,小学阶段的语文诗歌文本主要分为儿歌、儿童诗和古典诗词三种类型。但就人教版的教材来看,儿歌和儿童诗相对较少,多是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这也可看出人教版教材作为接受面最广、最具权威性的教材对于古典诗词的重视。这样的教材选编方式,对增加教材质量的同时,也对老师对诗词的把握能力与学生对诗词的接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第二阶段(即三至四年级)的学生,相比第一阶段儿童而言,在有意注意能力和注意的专注度及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此阶段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增长,注意质量提升,注意范围扩大,可以相对容易地控制自身的注意能力和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体验表达能力都比前一阶段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因此,在对此阶段的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应该根据此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通过语言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注意情感的把控,在体验中培养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和个人思考能力。

人教版教材编选的小学第一阶段的诗歌相对比较欢快,具有闻一多所说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的三美特征。第二阶段的诗歌则更加注重其内在品质和表现意蕴,也更加考验朗读者对诗歌的内在意蕴的把握和体验诗歌所传达出的情感世界。第二阶段的古诗词三年级上下册各四首,四年级上下册各6首,共20首。按表达主题可以将之分为惜别怀念、山光风俗及说理诗。第一类惜别怀念诗主要有《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等诗篇,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不同诗歌所传达出的情感强弱和不同的情感差异。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虽然同是盛唐时所作的送别友人之诗,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前者情感欢愉,后者情感则相对低沉一些。第二类山光风俗诗词有《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乞巧》《嫦娥》等。这些诗或描写一地一景的壮美河山,或写节气风俗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诗人在写这些诗歌时情感为河山风景所折服,虽所传之情都较为欢快,却有情感浓淡之别。写风俗习惯的《乞巧》《嫦娥》则因节气的典故而发,由此生发出和典故传达的意思相似的情感经验。第三类说理诗有《题西林壁》《独坐敬亭山》两首。这类诗歌看似写景抒情,却在其中说明一些对待人事的思考,蕴含着一定的哲理性。需要教师对诗歌所传达的人生哲理有相对深入的把握,以便指导学生对情感的把握。

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时,可得出以下两方面的启示:第一,从所选诗歌及内容看,中段的诗歌选取的范围明显拓宽,从惜别怀念、山光风俗到说理诗都有涉及。虽然每类主题大同小异,情感表达却浓郁清淡之别。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应仅限于一首诗歌而应将主题相似的诗歌放在一起朗读,指导学生体现同一主题下不同的诗歌表达情感的差异。第二,从学生发展水平看,中段学生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及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教师应该逐渐转变其手把手教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朗读诗歌的活动之中。根据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表达情况,对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诵中掌握朗读的技巧。

二、提高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有效性的建议

应该说诗歌朗读应该算是诗歌、叙事文体、说明文体及童话寓言几类文体中对朗读者的情感体验、朗读技巧及认知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类文体。就诗歌文体本身特点来说,诗歌凝聚诗人丰富的情感于简短的语言中,因而对其理解的情感的张合度也比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无规律可循,遵循一定的规则可以有效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增强诗歌朗诵的有效性时,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值得重视。

第一,朗诵目标的层次性。从人教版的诗歌编选由三年级的每册4首到四年级的每册6首可知,编选者也认识到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诵能力都作出较为细致的要求。所谓朗诵目标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另一方面,同一个班的学生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大小,老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高低作出有差别的指导。

第二,朗诵的针对性。从第一部分的论述可知,小学中段的诗歌也大致可分为惜别怀念、山光风俗和说理诗三种类型。这三类诗歌不可一概而观之,需要有区别地理解这三类诗词传达情感的大致特征:惜别怀念之诗词伤感哀愁、山光风俗之诗词豁达欢愉、说理之诗词释理妙悟。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仍旧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诗词及每首诗作出正确的指引,让学生在理解中体悟诗歌之妙。

第三,朗诵的激励性。尽管中段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有较大提升,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因此在朗诵时应该指出学生的优点,并以较为委婉的方式指导他们什么地方改进之后能将诗歌朗诵得更具吸引力。通过激励性的指导,学生会从老师的言语中得到暗示性鼓励,从而真正进入到诗歌文本,理解诗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诗歌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所有文本中最考验朗读者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理解的阅读种类。教师需要根据诗歌的种类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进行细致耐心的指导,使学生在朗诵中得到提升,从而提升朗诵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人教版文体诗词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关注诗词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诗词之页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