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故事教学的“故事味”更浓

2018-02-22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语言

郑 辉

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故事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钻研教材,让故事内容更优化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而研读教材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教学活动之前,我们就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制订教学方案做好准备。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根据实际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顺序进行替换或添加活动步骤;根据现实生活对教材的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作其他方面的调整,让故事内容更丰富。

二、整合内容,让故事层次更清晰

小学阶段的英语故事文本或长或短,但基本上都有完整的发展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根据故事的发展对故事文本进行板块划分,尤其是对于文本较长的故事教学,整合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陕旅版《英语》六(下)Unit 6 A School Sale一课,以英才学校举办校园义卖活动为主线,按照义卖前—义卖时—义卖后划分为三大故事情境,同时把义卖后的讨论作为重点,深入体会一般过去时的用法,重点掌握一些动词的过去式:say-said,getgot,do-did,learn-learned,talktalked...使学生对时态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划分就为学生清晰地呈现出故事发展的全过程,使故事层次更清晰,有助于引导其学习新知、体会故事人物情感或故事寓意,从而增强了故事教学的有效性,彰显“故事味”。

三、设置悬念,让故事情节更有趣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教师如果在故事教学的导入环节合理设计问题,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带着疑问感知故事文本,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去欣赏故事,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学起来会更有趣。

例如在陕旅版《英语》六(上)Unit 7 I Had a Good Time一课的故事教学中,结合故事文本简单易懂且语量适中的特点,教师采用逐图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表达正确语句,便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知故事文本。问题设计如下:

去了哪里?怎样去?和谁去?

Q1:Where did Su Nan go on his summer holiday?

Q2:How did he go there?

Q3:Who did he go with?

在北京的行程。

Q1:What did Su Nan do on the first day?

Q2:What did Su Nan do on the second day?

Q3:What did Su Nan do on the third day?

带着问题,引导学生读短文,并给图片排序,旨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理解故事的能力,进一步感知故事文本。

四、分层输出,让情感体验更丰富

故事教学的输出环节,就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学生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故事文本的理解,锻炼并提升语用能力。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和故事文本难度的不同,输出环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分层输出,如故事朗读、故事复述、角色扮演、图片描述、回答问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参与度。

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与表达,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体验故事教学带来的“故事味”,使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英语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