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学习内驱力研究

2018-02-22袁旭东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动力高中生内心

袁旭东

(河北省定州市实验中学 河北 定州 073000)

通过教学发现,现在高中生学习内在动力不足。有很多是为父母学习,为老师学习,惟独不知道是为祖国、为自己学习。所以就会出现敷衍应酬学习的现象,而没有真正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专心来做。出现了能玩一会就玩一会儿,能乐一时就乐一时的状况。

回想那些颠在沛流离中的伟人,莫不是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自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而现在的高中生学生阅历是缺乏的,认识也是肤浅的。

一、当前状况

从社会环境层面上,全国当前和平、康乐,没有敌国侵略。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学生们因此没有内忧、外患意识。从家庭环境看,当前邻里之间和睦,没有什么家仇。家庭也物质富足了,不用再为衣食发愁了。所以也就没有那种想能过自己的学习来改变自己或家族命运的欲望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孟子早就总结出来的经验。一个人没有一点忧患意识是不行的。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深层剖析

虽然当前是我国生产发展的大好时机,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看不到危机,也激不起为国学习的斗志。近期国内比较太平,但很多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我们还是有许多外患的。许多西文强国一直把中国视为其最大敌人,一直想通过各种手段破坏中国的事业。

近几年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南海事件、中印边境等问题,说明我们的周边充满危机,只是我们国家领导人以高超的智慧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但凡有一点民族责任的青年学生都应该看到这些,把这些忧患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三、以个人经验为例来寻找解决策略

从家庭因素上讲,我们要善于从家庭环境中汲取精神动力。

我母亲讲她结婚后一个人在家劳动,家里穷,有时为一点粮食如几块山药等,经常受到我伯伯的欺负。有时是我伯伯不让我奶奶抱小时候的我。所以我母亲就经常告诫我说,一定要争气,一定要考上学。所以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就是踏实好学的学生,很顺利地考上了师范,后来又上了大学,再后来又取得硕士学位。

回想我小时候,我就是为跳出农门,为父母争口气,不再在家里受气。所以我从小到大,都是尖子生,学习态度一直认真,一直有奋斗的动力。

最强的动力源于内心,只要自己想改变才行。

我们知道,如果你的字写得很难看,过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要想练得好看了,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师范毕业之前,字写得很难看。我师范前二年,没有动力,虽然觉得自己的字难看,但想改变的动力不大,虽然也上书法课,自己也天天练习,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甚至我的父母说,看来这字是无法改变了。

然而,在我毕业前三个月前的一天,我突然想到:“以这样的字去面对学生,这怎么拿得出手呢?”于是我开始了练字,还三个月就毕业了。于是我天天练,每天午自习时,我就趴在书桌前练字。先临摹,就是印着写,写得自己有了感觉,再在田字格上写。然后再把自己写的和临摹的做对比,看一看结构上自己的安排哪些和人家还有差距,笔画上还有哪些不足等。

这样两个月,便有了明显的效果。毕业前一个月写毕业留言时,我的字就得到了同学的认可,有了自己的风格,他们纷纷说我的字写得很清秀。

试想,如果没有我当时想要改变的动力,怎么会有现在的字呢?

“外界再大的压力也比不上一个人内心的驱动力。”这是青年科学家许琪对自己的剖析,同时作为心理医生,她也巧妙地将这种内心驱动法传授给了学生。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你要有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不是空在世上混。

你要想,你现在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你难道不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吗?你对梦想没有渴望吗?你身上没有寄托着父辈的期望吗?你没有受过别人的歧视、欺侮吗?这些,都是你学习的巨大的动力。你要好好想一想。

你可能听到过这样的故事,母豹被猎人打到要害了,它却拼死跑到洞口,坚持了那么久,原来这是为了给小豹喂奶,这就是爱的动力。

有了动力,你才会超越别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去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如果没有动力,你可能会退缩的。

在你的周围寻找动力,有没有看不起你的人,所以你就要拿出成绩来给他们看,让他们对你刮目相看。曾听说一个初中的男孩,很聪明却没有学习的动力,成绩在班内四十多名,每次临考前还在家里看一些无关的书籍,父母多次劝说都有没什么明显的效果。直到初二时有一天,班主任看到同桌抓了他一下,就让他和同桌去后边站着,并嘲笑地问他能进入前四十名,这一下子激起了这个男孩内心的动力。他在桌子上贴上“耻辱”两个字,并且发奋图强。他心里说:“我一定会让你震惊的。”至此,这个男孩终于因被激怒而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在接下来的月考中考了班级第二名。后来考中考进重点中学的重点班,高中毕业后考入一所不错的211大学。

他心中有一个愿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而当时只有考上大学才会有希望,所以他考了两次之后,失败了,别人就劝他别考了,而他没有放弃,第三次终于考上了北大。他就是俞敏洪。

新东方英语的俞敏洪正是因为想看一看世界怎么样,不断发展自己,创办了新东方英语。爱旅游的他曾怀揣100元,走到泰山、黄山、九华山、庐山。他一边走一边帮人家干活,走到九华山发现没钱了,怎么办,他就找到一个农民家里,住一晚上,那农民还要让他交住宿费。他说:“我现在没有钱,不如我帮你插秧。”结果那块稻田他插了四分之三,而那个农民插了四分之一,把那个农民感动得要死。不但没要住宿费,又给他10元钱作路费,其实,他14岁得过全县插秧冠军。

从内部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你深入某一学科,你会发现其中的美,即使再苦,你也会感到很有动力。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做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试验和计算,而他们却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有兴趣,有动力。凡是感到学习乏味的人,都是没有深入进去的。

猜你喜欢

动力高中生内心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