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8-02-22蓝开文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农村学校

蓝开文

(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初级中学 广东 肇庆 526000)

大语文观强调语文来源于生活,人们又时刻要借助语文来认识生活、参与生活、反映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理解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人一旦与社会生活脱节,头脑就会空虚,感情就会枯竭,思想就会匮乏,语文能力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所以如果学生不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味地坐在教室里接受枯燥乏味的语文训练,那么效果一定差强人意。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项能力,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衍生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村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现状及原因

为提高全民知识水平文化知识,加强对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对整个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但是在某些农村区域,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匮乏,会导致学生有书看不懂,教师教学效率低,伴随我国目前教育行业的发展,虽然教学资源较过去有了部分程度的提高,但偏远地区依旧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中学阅读理解水平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师对这方面的重视力度不够。由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思路的影响,部分学校的教师对于阅读理解的认识不足,并且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认识缺乏,在日常教学中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对于课堂上教师讲述的文字、课文、诗词等基础知识进行背诵与默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感受,对于学生在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不解完全漠视。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不但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挫伤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激情与热情,从而阻碍了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二)学生阅读兴趣的缺乏。因为学生的阅读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教师和家长安排和规定的,很少有着自己的主观意识;(三)阅读环境差。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的阅读书籍都是有限的。各校建立的图书室虽数量达标,但书目陈旧,学校对于管理方面不到位。阅读课不是自由支配,而是用来上知识课。社会上,物欲横流、灯红酒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着反面教育,耳濡目染导致阅读欲望薄弱;(四)学校良好阅读氛围的缺乏,师资力量薄弱,阅读资源短缺。农村学生的家长自身认识受限,敌视子女的课外阅读,他们会把孩子看的课外书籍一律视为闲书、观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视为耽搁学习浪费时间;(五)有效阅读评价机制的缺乏。由于受到中考评价机制的影响,一味的追求分数的提高,功利性强,却忽视了能力方面的培养。

二、提高农村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由校方集资购买二手书籍,或者学校相互之间资源进行交换,保障学生的阅读量大、知识覆盖面广、信息知识及时更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只有学生自身的阅读热情的提高,教学才能够更容易,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案,大胆创新,找到真正适合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

(二)培养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相长也,师生互动即时即量的交流交谈会启发自己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会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聆听别人的看法,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活跃,并且学会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扩宽思路,从而激发学生们创造的热情,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与时间。

(三)营造愉悦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乐于阅读。环境和资源是营造良好阅读环境的两个重要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要加大学校对图书的管理力度,为便于学生阅读,在每个班级都设立图书角;适当增加课时给阅读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加强校方与家长的交流,从学校、家庭两个方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更加的充足。同时并保证阅读资的源丰富、充足和及时更新,对于新图书的内容和品质严格把关,保证图书内容积极、思想健康。

(四)坚持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它离不开阅读主体对文本材料的分析和选择性加工,离不开阅读主体对作者情感体验、态度观点的思考和分析。所以说,阅读的本意不在于简单的理解和接受,而是在于阅读者与作者产生的共鸣,以及对文本的认识以及个性化的表达。只有教育者把阅读诸多关系的核心落实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关系上,阅读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于学生,才会使学生占阅读的主导地位。因此阅读并不是抄写号记忆而是使其与作者产生主动的对话,这样才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以及理解能力以及教学的效率。

(五)重视读与写的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老师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要求学生每人都准备一个积累本或者叫读书反思,并自取一个名字,记下课外活动阅读中的理解感悟,积累下阅读中遇到的优美文辞,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组织学生定期相互交流赏析。老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也要注意督促检查,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只要学生有了习惯,有了毅力,通过一年或几年的训练,就一定会积累下丰富的素材,下笔流畅、妙笔生花。

三、总结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优化农村学校的阅读环境,进而扭转阅读的被动局面,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结合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享受阅读的乐趣,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