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入门教学低效现象浅析及对策

2018-02-22姜知宇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入门教材情境

姜知宇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三年级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年级。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英语这门新学科新鲜、好玩。在学习英语的最初阶段,他们有浓烈的兴趣,但也会有陌生、畏难的情绪。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教学时能有效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必将为他们后续多年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个起始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今后十几年英语学习的入门,学好了就事半功倍,学不好则事倍功半。

笔者在近几年的研训工作中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在入门阶段教学时虽然能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但课堂中低效现象仍时常发生,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怎样在小学英语入门教学中避免这些低效做法,提升小学英语入门教学阶段的教学效果,是每位三年级英语教师在接手新教学任务时应该思考的。我们不妨从这几个问题开始重新审视入门教学。

一、“我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了吗?”

教学现象: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三年级上册This is my family这个单元时,新单词特别多,如father,mother,brother等,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读单词,每个单词全班同学都机械地跟读了十几遍,学生读得唇焦口燥,甚至有的音读到后来都不对了。

问题分析:许多教师认为三年级入门阶段的英语内容简单,只有几个单词和几句交际用语,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背就可以了,于是课堂中就多了以上这些纯“鹦鹉学舌”的场景。这一做法其实反映出教师对语言学习的本质理解不到位,英语作为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一体的语言学科,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解决对策:现代语言学习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有语用意识,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帮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以上案例中要学习father等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把全家照带来,对着照片把家人介绍给同学教师,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自然会有意去学习运用“This is my father.”进行表达,学生在有意义的表达中学会了father这个词。

二、“我读懂教材了吗?”

教学现象:在教学I’m Liu Tao这个单元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Are you...?”句型,有的教师直接叫学生名字“XX,are you XX?”明知故问,没有清晰地向学生呈现出信息沟,导致练习阶段,学生不知如何操练句型。又如在教学Happy New Year这个单元时,教师直接拿出准备好的玩具娃娃,问学生“What’s this?”后又自己回答“It’s a doll.”,学生在练习阶段也照样互问互答。

问题分析:以上教学现象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特别是对教材情境的理解不准确、不到位。I’m Liu Tao这个单元的Story time教材设计的情境是同学们互相之间还不很熟悉,需要用“Are you...?”句型来确认身份;Fun time板块设计的情境是让学生做“猜一猜”的游戏来练习句型。而“What’s this?”这个句型在Story time中呈现的情境是礼物装在盒子里,不知道是什么,用“What’s this?”询问就很自然;在Fun time板块中,教材也是设计了画一画、猜一猜的活动。这些情境都符合学生的生活场境,都有学生可以理解的信息沟存在,学生能在情境中自然地理解并练习语言。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演绎情境,学生就不容易理解;如果不能组织学生在合理的情境中练习语言,学生就不会真正掌握语言。

解决策略: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理解教材、读懂教材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三年级的教师要对教材各板块出现的人物及其特征、单词句型、话题功能等熟记在心,要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情境,要理解教材是如何将话题、功能与结构有效结合的,要明白各个板块之间是什么联系,其侧重点如何区分。以上案例中,教师可以仿照课文情境,设计具有信息沟的活动,例如用“玩捉迷藏”的游戏学习“Are you...?”句型,用“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学习“What’s this?”句型,用遮盖等方法学习新单词等等。

另外教师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自己所教的一册教材上,不能只顾眼前,要做到“瞻前顾后”,要通读小学所有教材,明确教材的前后联系,熟悉学生在各个年级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各项要求。教学中要做到早渗透、重积累,在真正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三、“我准备好了吗?”

教学现象:导入阶段的谈话结束后,教师开始教学新单词,准备板书时意识到起始阶段要以四线三格引导学生,于是开始在黑板上画四线三格,全班同学静静观看等待。再有,学习完文本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喜欢的表演活动来巩固语言,学生欢天喜地上台戴上所演角色的头饰,可是头饰或太大或太紧,学生折腾了半天也没戴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问题分析:以上现象反映出教师通过课前准备不足,没有对课堂全程中要运用的教具(例如新授时的图片或实物、板书中的四线三格、表演中的头饰)等进行课前规划与设计。由于准备不到位,导致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时间大打折扣,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解决对策:许多教师认为三年级英语教学内容简单,课堂中自己完全能得心应手地应付,于是省略了许多课前准备工作,殊不知三年级的英语课堂要准备的东西着实不少:四线三格预先要准备好;教具要按序摆放好;用于学生表演的头饰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基本头围预先固定好,甚至要准备好用于固定的小工具……教师一定要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态度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而不是到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时才“临阵磨枪”,让本来用于充分学习语言的时间白白浪费了。

四、“我的指令学生能明白吗?”

教学现象:在学习完Story time板块后,教师组织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朗读书上的对话,然后再表演,教师习惯这样发布指令:Now you can choose the way you like to read the story.For example,ifyou can’tread it very well,you can read it together.If you like dubbing for the story,you can read itin roles.After reading,you can act the storyin groups.Pleaseremember...一长串英文学生听得稀里糊涂的,不知教师到底要让自己做什么。有的教师在读完对话让学生表演之前,总是讲同一句话“Now work in groups”,学生不知如何小组活动。教师见学生不懂,只好再用中文解释一遍。

问题分析:以上这些现象反映出教师课堂指令不清晰易懂,示范不到位,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能听懂的课堂用语有限,太长太复杂的语言不仅不能让学生明白接下来要如何去做,还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如果不给予清晰的示范,学生就不明白应该如何去做。

解决对策:教师在入门阶段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借助图片、手势、体态语、表情、PPT等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发布指令。所说的课堂用语要清晰,不能太复杂。如果活动任务比较难、指令多,可把任务分段,教师做适当的讲述,把任务及要求说清楚,让学生明白怎样进行语言活动。教师更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及时调整组织用语,必要时可以用中文解释,但切记不能中文一说到底或是说一句英文翻译一句中文,让学生形成依赖翻译中文的学习习惯。在入门教学阶段许多语言练习活动需要教师示范如何操作,示范要清晰到位,要让学生观看示范后明白如何去完成语言活动。

五、“我能有效组织学生的活动吗?”

教学现象:教学Look at me这个单元时,教师为落实look等单词的“四会”要求,设计“开锁”游戏让学生拼读单词:教师握紧拳头,让学生伸出手指拼出单词,打开教师的拳头,教师给予贴纸奖励。学生非常感兴趣,抢着参与游戏,有的甚至跑到教师跟前,一把抓住教师的拳头,教室里乱哄哄的,教师频频停下整顿纪律、重新组织课堂活动。一个简单的单词拼读活动,浪费了很多时间,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还耿耿于怀。

问题分析:教师们都认识到在英语课上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采用游戏、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不少教师却过分地注重了游戏的形式而忽视了游戏的目的,也忽视了游戏的组织。整节课看起来似乎热热闹闹,但是知识点的训练、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未落实到位。更有甚者,学生“疯疯癫癫”玩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差,学生活动组织管理不到位,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解决对策:小学英语入门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之一。入门教学阶段多采取游戏、竞赛等活动形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气氛。但教师应注意这些活动需有明确的目的,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的游戏应有针对性,关键还要有效地组织,保证活动的效率。盲目追求游戏形式只会使课堂的各种活动如礼花绽放一般,看似热闹,却是散落零乱的,没有效果的,等于是在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时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这些活动的目的,要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语言能力训练与提高;二是如何组织活动,要通过课前的预设,把组织过程思考清楚,把活动步骤设计到位,这样才能把活动的效果发挥出来。有意义的活动、有效的组织才能让学生在热闹的活动中既提高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我的课件能促进学生学习吗?”

教学现象:英语入门教学阶段,为了给学生更多情境体验和视听材料,教师普遍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的教师完全依赖电脑里的PPT,对其他常规教学媒介和手段不屑一顾,课结束黑板上干干净净,一字未留。有的教师由于多媒体操作不熟练,课堂上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件上,像被计算机捆住了手脚,手没松开过鼠标,脚没离开过讲台,与学生的交流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时间少了。有的教师由于课件不是自己设计的,对课件不熟悉,经常出现嘴上说的与播放的不一致的情况。甚至有的教师在课件出现问题后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把课堂活动组织下去。

问题分析:当前多媒体技术装备已经实现“班班通”,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但媒体使用一定要得当,如果像以上案例中课件使用不当,非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

解决对策: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但不能代替全部的教学内容。用不用,怎么用,这些都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来定夺。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是不是真的需要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如教apple,banana等实物单词时,可以把实物带进课堂,没必要用多媒体绕圈子。因为这些实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用实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在英语单词与实物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其次,设计多媒体课件应有明确的目标,要有一定的主线,不能过多涉及学生并不熟悉的人物或场景,或与学习内容不相干的干扰材料,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而不要一味地追赶“时髦”。最后,英语教学要加强自身素质,学会自己制作、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要把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更多地关注学生,有效地开展好师生、生生互动,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上六个问题,是笔者在研训工作中发现的造成小学英语入门阶段教学低效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方面。问清楚了这些问题,教师们就能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就能在教学中避免这些低效现象。实际上,入门教学阶段的教学方法与举措很多,教无定法,贵在有方。三年级英语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者、引导者,要明白入门教学阶段在学生多年的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要责无旁贷、用心用力地做一个有吸引力的教师,提供给学生一节节有吸引力的课堂。在理解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真正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思维力的学习活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组织学生课堂有序学习,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中发生,使小学英语入门教学阶段的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

猜你喜欢

入门教材情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注重细节,表现均衡的4K入门之选 Acer(宏碁)HE-4K15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学习和自己的相处之道 独木舟的入门 CANOE
几何入门,四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