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探析

2018-02-21朱怡婷

现代金融 2018年5期
关键词:信贷环境保护银行

□ 朱怡婷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发行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中被正式提出的。而2012年的“里约+20”峰会更是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确定为大会主题之一,由此,绿色经济的概念愈加清晰明确。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围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规章,并将减排目标纳入了“十二五”计划,设下了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同时不断贯彻落实,将“绿色”理念再次强调进“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中。至此,“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关系愈发密不可分,金融行业实施“绿色金融”势在必行。

一、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意义

(一)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下,资源被大量消耗,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作为当今世上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过去的几十年间受恶劣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每年的GDP都损失近7%~20%。为了尽早改善这种局面,防止经济的固泽而渔式发展,国有银行应大力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扶持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绿色信贷规模。同时,在国家低碳经济大环境下把握国有银行发展方向,实现自身的业务模式转型与效益增长。

(二)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而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却是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残酷现实。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让我们避无可避。因此,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在两者间达到一个平衡,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绿色金融的提出无疑为此提供了解决之道。商业银行将借此调整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控制重工业与高污染企业贷款规模,支持低能耗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从而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加大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三)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发展绿色金融,将促进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产业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产业。绿色金融的提出,将引导出更多绿色产业。同时,绿色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国有银行应该重点扶持绿色产业,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支持绿色企业环保技术的研究,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金融政策不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金融政策与环保措施还十分不完善。金融政策的缺失,导致了绿色金融发展方向的不明确,使得多数银行动作缓慢,积极性缺失。同时,相关激励政策与保护政策的不完善,也使得少数开始发展绿色金融的银行举步维艰。

(二)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虽然我国已将节能减排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然而,由于我国对于环保违规信息的发布渠道还仍显匮乏,企业也缺乏环保意识,使得银行获取企业环保违规信息的成本巨大,大多只能依靠媒体与实地调查,信息极不对称。即使获得,也并不完全与及时。

(三)效益回收缓慢。发展绿色金融,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发展新技术,后期也需要不断跟进。与之相比,传统金融体系已发展的十分成熟,回收周期短,风险低,短期利益明显。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更大,效益回报更高,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往往会使银行缺乏十足的市场信心。

(四)信贷标准不规范。信贷标准的不规范,使得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的过程中背负着巨大压力。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当下绿色信贷发展稍显缓慢。具体的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手段等均没有明确的标准。对绿色信贷业务也缺乏相应的利率优惠与政策扶持,使得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稍显被动。

三、绿色金融发展对策

(一)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也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后起之秀,我国应多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众所周知,德国是传统的工业大国,曾经饱受雾霾困扰,走过了漫长的抗霾之路。1962年,有些地方的雾霾浓度高达现今北京的近10倍。是什么让他恢复到了现在的环境状态,无疑是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通过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德国维系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通过绿色金融市场化,德国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投入。自1984年起,德国先后成立了复兴信贷银行(KWF)、德国投资开发公司(DEG)、德国能源署(DENA)等金融机构用于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此外,还建立了全球碳基金等节能环保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学习德国相应的经验,中国也可以根据国情成立专门的金融机构、建立相应的环保基金,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

(二)优化市场环境。为了做好资金的后续跟踪管理,防止企业获取“绿色贷款”后却无所作为,解决银行绿色信贷的后顾之忧,国家应该建立相关的监察部门并健全配套的监管政策。对于企业的环保与创新行为给予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反之,对于企业骗取贷款及滥用贷款的行为则严加惩处,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罚款,并发布失信名单。此外,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一旦发生企业失信问题,需要即刻稳定市场。

(三)加强政府扶持。政府应该实施更多的扶持政策,以对冲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研究绿色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人力物力损耗,增强银行走绿色道路的信心。对于研发出绿色金融专利的银行,应该予以经济奖励;对于尚在探索过程之中的银行,给予资金支持。只有加强了政府的扶持,银行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发展绿色金融。

(四)规范信贷标准。只有规范了银行的绿色信贷标准,才能有效地发展绿色金融。银行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我国的绿色信贷标准。一方面,通过现有的征信系统,评定企业的绿色信贷资质;另一方面,建立污染度、环境保护等指标,综合分析评估后,对应相应的贷款利率及期限。通过完整的信贷标准,控制信贷风险,实施绿色信贷。

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政策;绿色金融,则是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有银行的必然选择。即使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关金融政策不完善、市场环境波动、效益回收慢、信贷标准不规范等问题,但只要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优化好市场环境、加强政府扶持、规范相应的信贷标准,我国必然可以将绿色金融发展的越来越好。

[1]杜安国.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创新研究:协同创新与体系重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34-39.

[2]董义井.我国低碳经济趋势下金融绿色道路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2013(06)14-15.

[3]陶黎,孟庆军,唐勇军.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银行绿色金融业务风险及对策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7(5)14-19.

[4]王刚,贺章获.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16,44(19)18-21.

[5]王易靖.以低碳经济作为基础,进行金融企业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社会与经济发展时报,2013(04)109-110.

[6]张万军.在环境保护下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发展研究[J].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并立探讨[C].2014(09)74-75.

猜你喜欢

信贷环境保护银行
环境保护
江西银行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