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2018-02-20闫泽钧向邦卓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情感性体育院校硕士

闫泽钧,张 凯,向邦卓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急剧增长,但“宽进宽出”的教育政策导致该学位含金量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专业技能不如本科生”的尴尬局面,高等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专业认同是学生产生专业学习行为的基础,是影响学生学习心理和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秦攀博将专业认同定义为: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习的学科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并将专业认同划分为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4个因子[1]。王顶明、刘永存对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现状调查发现:当前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不高,甚至有的研究生会因为对所学专业的否定,选择中途退学[2]。学习投入作为衡量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重要指标,与其学业发展具有直接因果关系。Schaufeli最早将工作投入概念引入学生群体,提出学习投入。他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分为活力、奉献和专注3个维度[3]。崔文琴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4因子与学习投入3因子之间均存在正相关,专业认同能有效预测学习投入[4]。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越认同,就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产生更多的学习投入,最终影响其未来的学业成绩。

组织认同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社会认同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shforth和Mael将组织认同定义为:是一种跟组织一致或是从属于组织的感知,是个体以组织成员的身份来定义自我的一种心理状态[5]。高水平的组织认同会导致很多积极的行为结果。陈忠卫、贾培蕊发现:企业员工工作投入越高,表明该成员在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越高,他的努力所产生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就越高[6]。学校作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织之一,学生对所在学校的认同程度同样会影响其学习心理和行为。陈权、陆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校组织认同感与其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组织认同感的学生,学习动机会越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越强[7]。对于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来说,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是否同样具有相关关系,值得去进一步探讨。

李志,王琪琪,齐丙春(2011)对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学校层次、年级、专业类别和专业选择意愿都会对专业认同产生影响[8]。通过与周边同学交流,笔者发现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同程度并不高,但由于对该院校有极高的向往(包括院校名气、师资团队、体育设施资源等因素),会表现出较高的组织认同,同样会保持较高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专业认同和组织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效力究竟如何?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均呈正相关,且专业认同各维度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不同强度的相关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分别以“学习投入”、“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的核心期刊和CSSCI中进行检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学习投入、专业认同和组织认同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关于3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抽样对象 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在北京体育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发放问卷383份,回收问卷376份,其中有效问卷369份,有效回收率96.34%。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抽样对象基本信息

1.2.2.2 研究工具 1)专业认同量表。采用秦攀博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1],问卷共23个条目,包括认知性专业认同、情感性专业认同、行为性专业认同和适切性专业认同4个维度,采用李克特7点记分的方式,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本次测量该问卷的各维度及整体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48、0.920、0.869、0.867和0.953,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明该量表同样适用于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群体使用。

表2 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2)学习投入量表。采用方来坛等学者根据Schaufeli(2002)学生版工作投入量表(UWES)修订而来的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9]。该量表共17个条目,分为活力、奉献和专注3个维度,采用李克特7点记分的方式,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本次测量该量表各维度和整体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67、0.856、0.864和0.932,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量表结构拟合指数良好。

表3 学习投入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3)组织认同量表。采用Mael和Ashforth(1992)编制的《组织认同量表》[10],并根据研究需要,为符合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学校组织这一特定语境,对语言表达进行了调整。量表共6个条目,采用李克特7点记分方式,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本次测量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27,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明该量表结构拟合指数接近理想化程度。

表4 组织认同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9.0和AMOS17.0对各量表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回归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2.1.1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表5显示: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均呈现相关关系(r=0.409,p<0.01;r=0.570,p<0.01;r=0.395,p<0.01)。说明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对自己专业越认同,便会对所在院校越认同,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投入。

表5 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2.1.2 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为考察专业认同和组织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将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作为自变量,学习投入作为因变量,同时纳入回归方程,进行标准多元回归。表6显示: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共能解释学生35.6%学习投入的变化,且两者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投入水平。

表6 标准多元回归模型汇总

表7显示: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均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β=0.491,p<0.000)高于组织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β=0.194,p<0.000)。

表7 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在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的当下,高学历人才的质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兴苗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专业认同程度低会直接影响其专业学习行为。具体表现为:缺乏学业规划、学习被动、专业实习与实践参与度低等[11]。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学习投入对人才质量和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发现: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其学习投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专业认同程度越高,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同样,学生组织认同越高,也能有效提高其学习投入。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会出现:高学习投入的学生并非真正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只是为了进入心仪的大学而努力学习的现象。Marisa Salanova等学者的研究在验证了Hackman与Oldham提出的“工作特征理论”之外,还将该理论扩展到学生群体,发现:关键心理状态(如:学习投入)在本质上主要是认知,实际则反映了一种动机状态[12]。结合学习投入的定义与本研究,我们发现,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似乎会通过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实质表现为影响其学习投入,来激发良好的学习行为,最终产生好的学业成绩。且在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共同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中发现: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要高于组织认同的影响。尽管在研究中曾经有研究参与者提到自己未必认同所学专业,但只是因为喜欢这所学校,才选择考读一个相对容易的专业。但总体看来,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投入主要还是依靠专业认同的影响。

此外,陈权,陆蓉(2013)研究发现:在影响大学生对学校组织认同感的众多因素中,专业满意度对其预测效力最大,能够解释组织认同感变异的33.5%[6]。唐小强在对知识工作者的研究中发现:这一人群的专业认同对组织认同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两者并非零和博弈的关系[13]。那么,对于体育院校高学历人才来说,其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之间是否存在第3变量的调节作用,值得后续研究。

2.1.3 专业认同各维度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因为专业认同能够有效预测学习投入,为进一步了解专业认同各维度(即专业认同的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将4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学习投入作为因变量,同时纳入回归方程进行标准多元回归。结果表明: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共能解释学习投入变异的36.4%。

表8 专业认同各成分对学习投入的标准多元回归分析

表8显示:以认知性专业认同、情感性专业认同、行为性专业认同与适切性专业认同作为自变量同时纳入回归方程,只有行为性专业认同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β=0.456,p<0.000)。认知性、情感性和适切性对学习投入均无影响。

通过对专业认同的各个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认知性专业认同、情感性专业认同、行为性专业认同与适切性专业认同4个维度同时纳入回归方程时,只有行为性专业认同能有效预测学习投入。这与陈翠华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得出:专业认同与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尤其是行为性专业认同对两者均有较高解释效力[14]的结论相一致。而全凤通过对某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行为、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适切[15]。此外,张猛等人研究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维度中的专业情感感知和专业行为倾向对其专业学习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专业认知评价对专业学习行为的影响不显著[16]。这可能是由于对体育院校学生来说,专业技能是铁饭碗,经常学习和阅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书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进而影响其学习投入。由此可见,对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来说,行为性专业认同是影响其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院校可加强对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相关论坛或技能比赛,为其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调动学生参与行为,增强自身与专业的匹配程度,提高专业认同度,激发专业学习行为。

2.2 体育院校研究生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的特征

2.2.1 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的整体状态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的整体状态如表9所示。

表9 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各维度平均值、标准差降序排列

整体上,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总体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其中,专业认同总体得分最高,其次是组织认同,学习投入总体得分最低。在专业认同4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情感性、认知性、行为性和适切性。在学习投入3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奉献、专注和活力。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均高于理论中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在学习投入上,总体得分只是略高于中间值,说明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总体处在中等水平,这与前人研究相符。在专业认同4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情感性、认知性、行为性和适切性,说明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在情感上认同程度最高,却对自身与所学专业的适切程度认同度较低。在学习投入三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奉献、专注、活力,说明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具有较高的自豪感和热情,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勇于接受挑战,但精力和抗疲劳能力不足,遇到学习中的困难可能会选择退缩。

2.2.2 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与专业类型方面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中,对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性别、年级和专业类型,即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或专业型硕士(简称专硕)。以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为因变量,性别、专业类型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因变量不变,以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在男女、学硕专硕和年级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显示:除专业型(M=5.13)硕士研究生在专业认同上高于学术型(M=4.92)硕士研究生(p<0.05)外,其余人口统计学变量在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上均不存在差异。数据表明:在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对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的影响中发现,除不同专业类型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表现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高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其他均不存在差异。陈巧娇硕士毕业论文中发现,当前我国教育类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对所学专业普遍认同程度一般。教育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相比教育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偏低,且分别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17]。本研究与之研究结果相似,原因可能在于体育本质上属于一种教育活动,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经历要高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因此两者在专业认同上会存在差异。此外,胡涤非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影响专业认同的外在因素中,就业前景、专业教育和专业的社会认可度等因素与专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专业的传统性别定位与专业认同之间关系不大[18]。但在以往文献中也较多出现专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的结论,其中机制需要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探讨。

表10 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与专业类型的差异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均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且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预测效力要高于组织认同。

2)在专业认同的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只有行为性专业认同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认知性、情感性与适切性均无影响。

3)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且专业类型只对专业认同产生影响,表现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程度高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但在组织认同和学习投入上无差异。性别、年龄在专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学习投入中均不存在差异。

3.2 建议 1)体育院校应注重加强对在校研究生的专业培训,通过增设多样化专业课程、举办专业研讨活动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加认同自己所学专业,积极投入专业学习。

2)体育院校应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使学生通过参与专业实习,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促进学习投入。

3)体育院校可以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设相关专业技能的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才能使其更积极地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和学习。

猜你喜欢

情感性体育院校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