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弹力图检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2018-02-19陈昌勤赵昌云虞意华严静龚仕金颜默磊胡才宝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6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陈昌勤 赵昌云 虞意华 严静 龚仕金 颜默磊 胡才宝

[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检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60例,年龄大于65岁,分为糖尿病组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非糖尿病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糖尿病组中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血糖控制组(糖化血红蛋白<6.50%)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血糖未控制组(糖化血红蛋白≥6.50%)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进行TEG检测。结果(1)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R值时间[(7.05±1.30)vs(5.67±1.19)min]缩短(P<0.05);K值[(2.47±0.44)vs(2.09±0.57)min]缩短(P<0.05);Angle角[(58.73±6.92)vs(62.88±7.34)deg]增大(P<0.05)、MA值[(58.33±6.40)vs(62.83±6.05)mm]升高(P<0.05)。(2)糖尿病组内亚组中,与血糖控制组比较,血糖未控制组R值时间[(5.96±1.10)vs(5.31±1.22)min]减低(P<0.05);K值[(2.28±0.47)vs(1.86±0.59)min]缩短(P<0.05);MA值[(61.19±4.59)vs(64.83±7.00)mm]升高(P<0.05)。结论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高凝状态,而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能减低高凝状态水平。TEG指标能反映该类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栓弹力描记术;凝血状态;年龄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9;R54: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6X(2018)06-0455-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8.06.004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可累及心、脑、肾、眼等脏器及外周血管的动脉系统,是泛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有文献报道,AS的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功能相关,AS患者的血小板粘附和凝聚功能明显亢进[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老年糖尿病合并AS的患者比例逐年增高[2]。研究发现,糖尿病早期就已存在凝血功能增强和血小板反应增高[3]。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判断血液凝固和溶解过程的有效方法[4],主要包括反应凝血因子功能、纤维蛋白水平、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指标构成[5,6],具有检测快速、简便,同时与血小板参数相关性高、误差小的突出优势[7]。其中,R值(反应时间)体现了凝血启动阶段凝血因子的功能;K值(血块形成速率)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相互作用形成血凝块的速率;MA值(最大血块强度)表现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块的最大强度;Angle角(血块形成速率)为反映血凝块聚合的速率。本研究通过TEG来监测老年A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凝血状态及血小板反应性,为进一步对老年A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门诊和住院AS患者160例,年龄65~80岁,平均(72.15±4.52)岁,根据是否符合2010年中国糖尿病指南分型和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65~80岁,平均(71.94±4.65)岁;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等疾病;非糖尿病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5~80岁,平均(72.4±4.41)岁,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糖尿病组中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血糖控制组(糖化血红蛋白<6.50%)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血糖未控制组(糖化血红蛋白≥6.50%)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

1.2方法: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其中2mL置于EDTA-K2抗凝管混匀后上机进行血凝常规检测;3mL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混匀后,吸取1mL加入至常温复温30min后的高岭土杯子并缓慢上下混匀5次,在常温下放置5min后备用,将1次性测试杯装入仪器的检测架,在杯中加20uL氯化钙,再缓慢加入340uL上述高岭土样品,按相应程序开始检测。TEG检测使用美国Haemoscope提供的仪器及配套试剂盒,血糖检测使用德国Beckmancoulter AU5421生化仪。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A6.12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各组间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TEG检测结果比较: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R值时间减低、K值缩短、Angle角增大、MA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TEG检测结果

3讨论

A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累及多个脏器及外周血管动脉系统,王觅等[8]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其凝血功能所处的高凝状态越显著。而糖尿病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内分泌疾病,会呈现出血液高凝状态,同时伴有血小板功能增强[9]。姚敏等[10]发现,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尤其是病程大于5年的患者R值、K值显著降低,Angle角、MA值升高显著升高,说明糖尿病会持续性增加血液高凝的状态,是增强凝血活性的独立因子。

近年来,关于TEG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中研究较多,有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TEG指標较健康人群有较为显著改变,并且糖尿病会加重心肌梗死的进程并影响预后[11]。但在老年A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中,与非糖尿病组比较,老年A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处于高凝状态,并且是由于纤维蛋白以及血小板活性明显增高所导致,其中Angle角及MA值变

大提示患者可能已进入血栓前状态,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尤为重要。

目前研究表明高凝状态是血栓事件发生的条件,血小板激活并在损伤的动脉内皮上黏附、聚集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基础,纤维蛋白是血栓的形成重要组成成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能促进血凝块的形成;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则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2,13]。在本研究中与血糖控制组比较,血糖未控制组K值缩短、R值时间减低、MA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Angle角增大无统计学意义,显示血糖未控制组高凝状态更明显,因此,对于老年AS合并糖尿病患者,积极有效的血糖控制是必要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对于该类患者而言,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能相对减低血液高凝状态。TEG能够全面反映患者从凝血到纤溶的全过程中各凝血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评估患者当前的凝血状态,并分析出现异常凝血状态的原因,能积极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尤其是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14],为今后该类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对积极防治老年A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Wojta J.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 in patients with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J]. Thrombosis & Haemostasis,2015,113(6):1099-1099.

[2]陈丹红,欧阳萍,陈怀玉,等.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9,29(13):1635-1637.

[3]Vazzana N, Ranalli P, Cuccurullo C,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rombosis[J]. Thromb Res,2012,129(3):371-377.

[4]李彦,贾友宏.血栓弹力图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 14(10):1106-1108.

[5]Karlsson O, Jeppsson A, Hellgren M. Major obstetric haemorrhage: monitoring with thromboelastography, laboratory analyses or both?[J]. Obstetric Anesthesia,2014,23(1):10-17.

[6]Cotton BA, Faz G, Hatch QM, et al. Rapid thrombelastography delivers real-time results that predict transfusion within 1 hour of admission[J]. Trauma & Acute Care Surgery,2011,71(2):407-414.

[7]靳冰,蒋学兵.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6,66(1):82-84.

[8]王觅,赵幸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弹力图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7):779-783.

[9]单巧云,魏倩萍,刘墨默.血栓弹力图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8):105-107.

[10]姚敏,吴秀继,何启君,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弹力图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和胰岛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8):705-707.

[11]高逸之,王志良,李超男,等.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栓弹力图变化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50-53.

[12]White NJ, Newton JC, Martin EJ, et al. Clot form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fibrinogen and platelet forces in a cohort of severely-injured emergency department trauma patients[J]. Shock,2015,44(8):39-44.

[13]Jae SY, Kurl S, Laukkanen JA, et al. Rel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fibrinogen,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to risk of systemic hypertension in men[J]. Cardiology,2015,115(12):1714-1719.

[14]梁萍,陸紫敏,李雪晨,等.血栓弹力图在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1048-1050.

(收稿日期:2018-6-13)

猜你喜欢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帕金森病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联合美多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41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小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山楂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干预机制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