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超声BI-RADS分级在诊断乳腺病变应用研究

2018-02-19祁娟曹春峰吴涛江苏省镇江市瑞康医院超声科江苏镇江212000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机率包膜肿块

祁娟,曹春峰,吴涛江苏省镇江市瑞康医院超声科,江苏镇江 212000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系统)的制定机构为美国放射学会,其首次制定时间为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超声以及MRI内容进行了增加,同时对乳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进行了制定[1]。以往临床上在对病灶开展超声检查时,不具备客观的病灶描述以及诊断标准,超声检查结果很容易受检查者操作水平和临床经验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临床治疗受到影响[2]。BI-RADS分级标准是参照乳腺病灶的形态、边缘、回声、钙化、纵横比、边界、后方回声特征、病灶周围组织变化等情况,对病灶开展综合评分,从而使超声报告更为规范[3]。该次研究2017年1月—2018年7月就选取乳腺肿块患者95例,探讨乳腺病变诊断中超声BI-RADS分级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该院收治的乳腺肿块女性患者95例,年龄 25~60岁,平均(46.5±3.8)岁。 其中 45例患者自觉存在乳房肿块,6例患者出现乳头溢液,16例患者存在乳房疼痛症状,2例患者乳头发生改变,其余26例患者接受体检者发现乳腺肿块而就医。患者均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为其开展BI-RADS分级,患者的病情均经穿刺活检或病理检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采用的仪器为美国西门子医疗系统公司生产的型号S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8~1 5MHz。选用仪器自带的乳腺检查条件,参照病灶的情况对探查深度、增益以及聚焦部位进行调整。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或侧卧位,对乳房和腋下进行充分暴露,多切面多方位扫查乳腺双侧,并对双侧腋窝开展检查,对病灶所处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边界、是否发生钙化、是否存在包膜、回声模式、血流情况等进行有效观察,对常规的二维图像进行获取,并对特征性图像进行截取,最后开展BI-RADS分级。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该组患者的BI-RADS分级情况,并与穿刺活检或病理检查进行比较。BI-RADS分级标准参照前人的报道[4],共分为7级标准。0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法对病变进行全面评价,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再开展评估,乳腺病变有一定机率为恶性,通常建议患者接受钼靶或MRI检查;Ⅰ级:阴性,乳腺腺体内未发生明显异常,未出现肿块、结构紊乱和微小钙化;Ⅱ级:良性,乳腺内存在着淋巴结、假体或单纯性囊肿,手术治疗后未发生异常改变,通过长时间随访可知,未出现明显改变的纤维腺瘤和瘢痕改变;Ⅲ级:有一定机率为良性,病灶为恶性的机率不足2%,通过乳腺超声检查可知病变形状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具备完整的边缘以及清楚的边界,有很大机率为乳腺纤维腺瘤。除此之外,多发小囊肿以及复杂囊肿也可将其纳入此级范畴,建议患者接受短期随访或开展其他检查来对疾病进行确诊;IV级:有一定机率发生恶变,恶变机率为3%~94%,可为患者开展组织活检从而使疾病得到确诊。通过开展乳腺超声检查时,患者的肿块形状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不具备明显包膜和规则的边缘,内部回声可能表现均匀,也可能表现不均匀,存在无回声区或强回声区钙化,参照恶性病变发生的风险,可将其分为3个压级,若恶性病变风险为3%~30%,则为IVA级,若恶性病变风险为31%~60%,则为IVB级,若恶性病变风险为61%~94%,则为IVC级;V级:很大机率为恶性,恶性机率超过95%,通过开展乳腺超声检查显示病变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呈现为分叶状,少数表现为圆形,不存在包膜,大部分不具备清楚的边界,部分边界较为粗糙,回声出现明显增强,不具备整齐的边缘,表现为“蟹足状”“微小分叶征”等,大部分表现为低回声,内部不具备均匀回声,可发现沙粒状钙化,周边增厚声晕;Ⅵ级:曾接受活检的恶性病变表现。

2 结果

该组患者接受病理检查后可知,7例患者为恶性,所占比例为7.37%;88例患者为良性,所占比例为92.63%。超声BI-RADS分级0级以及Ⅰ级均未发现肿块,Ⅵ级已经确诊为乳腺癌,因此未对其进行统计。超声BI-RADS分级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如表1。

表1 超声BI-RADS分级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上对乳腺癌开展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其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当患者的病情发展到晚期,或出现病灶转移后,则可能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5]。在对乳腺癌开展早期诊断时,常用的检查方法为乳腺超声检查,其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检查损伤,且具备较好的重复性,同时超声检查可获取清晰的图像,可对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性质、内部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有效观察,从而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有效预测[6]。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对乳腺疾病开展诊断时,传统二维超声的准确率可达到75.0%,而将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结合应用时,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可超过90.0%[7]。但目前临床上采用二维超声对乳腺疾病开展诊断时,不具备统一诊断指标。超声BIRADS分级标准的应用有效规范了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标准,使得检查过程中存在的描述混淆情况得到有效减少,对超声检查过程中的主观性进行了有效克服,从而使得乳腺疾病的良恶性能够得到有效的鉴别,同时其在对不同医疗结构间的归一研究、乳腺超声随访和乳腺癌筛查中发挥明显作用[8]。应用超声BIRADS分级标准可在乳腺疾病的良恶性诊断和下一步治疗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对乳腺恶性病变开展诊断时,超声的声像图表现为:不具备规则的病变形态,方向表现为不平行,纵横比在0.77及以上,不具备完整的病灶边缘,模糊成角,小叶,存在毛刺,不存在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不具备清楚的边界。内部回声大部分表现为低回声,不具备均匀的回声,部分可存在微钙化;周边回声不规则,表现为强回声晕,后方回声逐渐衰减或侧方声影,可对周边组织和皮肤造成浸润[9]。部分良性病变在接受超声检查时,可存在恶性病变表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8例患者超声BI-RADS分级为IV级,病理检查结果14例为良性,4例为恶性,良性病变的声像图表现中存在病变边缘欠规则,具备毛躁边界和角状突起,不存在明显包膜,侧壁声影,内部存在着囊性病变,若有钙化情况出现,则在后方可发现存在声影,因此其声像图无法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因此认为,在对评分为IV级的患者,通常需开展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从而使病变得到有效确诊。而对于评分为Ⅲ级的患者,则需对其进行定期观察,做好随访工作,若患者过分忧虑,则可为其开展手术治疗,若开展多次超声复查结果显示未出现明显变化,则可将分级降低为Ⅱ级。由于Ⅲ、IV和V级分级不具备绝对界限,可能出现重叠情况,因此若部分患者在检查时分级困难,则可为其开展超声弹像检查、CDFI检查来进行共同分析,从而使超声诊断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10]。

综上所述,超声BI-RADS分级可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机率包膜肿块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班上的“小雷达”
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分析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