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抑酸剂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2018-02-19竺添雨王亚东孔弘伟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江苏泰州225300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兰索拉美拉唑埃索

竺添雨,王亚东,孔弘伟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江苏泰州 225300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发病率和复发率高。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而溃疡发作会导致患者反复的腹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1]。应用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效果,但要根除病因预防复发临床上往往还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该次研究以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例,比较不同抑酸剂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30例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范围在18~55岁,平均(36.54±12.15)岁;B 组 30例患者中男 16例、女 14例,年龄范围在 20~55 岁,平均(35.82±10.55)岁;C 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范围在18~48岁,平均(35.62±11.43)岁。纳入标准:①符合 2016《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提出关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2];②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疾病者;②药物禁忌者;③未签署同意书者。该次研究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纳入研究的对象临床资料数据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进行基础治疗,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83810)按照500mg/次,1次/d口服, 阿莫西林 (国药准字CH20040031)按照500mg/次,2次/d口服,连续服用2周[3]。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加用20 mg埃索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93314)口服,按照 2次/d给药,B组患者给予20 mg兰索拉唑 (国药准字H20065186)口服,按照2次/d给药,C组患者加用15 mg雷贝拉唑(国药准字 H20040916)口服,按照 2次/d给药[4]。三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评价指标

根据《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5]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50%以上;无效:均未达到以上疗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记录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该组研究数据均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B、C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3.33%、96.67%,三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视力模糊、1例出现便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2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C组患者治疗过程中1例皮疹,2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13亿人口,肠胃病患者就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消化性溃疡具有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病程长,患者多表现为腹痛,可伴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未穿孔或出血症状的患者首选药物治疗,抗生素应用是临床上消化性溃疡治疗首选的药物[6]。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使用抗生素可起到杀菌、抑菌、消炎、镇痛的作用。

该组研究中,采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行抗生素基础治疗,克拉霉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流感杆菌、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敏感性较强,通过与敏感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起到抑制肽酰基-TRNA由A位向P位移动,抑制移位酶,阻止肽链延长,抑制敏感细菌蛋白合成,从而发挥抑菌和杀菌的作用[7]。目前,克拉霉素是已知抗生素中对幽门螺杆菌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而甲硝唑也有广谱、杀菌、无耐药性的特点,可又少杀灭幽门螺杆菌,并且帮助降低胃酸,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8]。但消化性溃疡不仅与细菌感染有感,还可能是因为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相关,因此联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给予胃粘膜保护也至关重要。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A、B、C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3.33%、96.67%,三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在抗生素基础治疗上,联合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等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埃索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常用于食管炎长期维持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相关溃疡病等;通过特异性靶向作用机制抑制胃酸分泌,在高酸环境下聚集并转化为活性形式,从而抑制该部位质子泵,尤其对基础胃酸分泌或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疾病有显著的疗效。雷贝拉唑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抑酸剂,该药具有明显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用药后可在多个位点直接共计抗幽门螺杆菌,且具有非竞争性、不可逆地抑制抗幽门螺杆菌的脲酶。兰索拉唑是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生物利用度具有个体差异性,同样,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可作用于壁细胞分泌小管顶部的H+-K+-ATP酶,以起到阻断壁细胞分泌H+、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一步,再加上特异性高、抑酸作用强、作用时间久、价格便宜受到广泛关注。这与顾红等人[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针对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例,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与该研究相同三组相同的药物治疗。结果显示,A组溃疡愈合率 86.4%,B组溃疡愈合率 81.8%,C组溃疡愈合率 81.8%,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三种药物联合抗生素治疗均能明显促进溃疡的愈合,效果显著。

A、B、C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6.67%、10.0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这说明,三种质子泵抑制剂均不会引起患者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首先,埃索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胆系统及免疫系统方面的,目前已有报道的多为消化系统的轻微不良反应,且发生率较多,一般在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后,症状即可消失。其次,雷贝拉唑最常见的是红细胞、淋巴细胞减少等免疫系统症状,腹泻、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但本品本身为肠溶片,只要遵从药物服药适应症、按照医嘱严格用药,多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最后,兰索拉唑偶见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和消化系统反应,肝功能障碍或者高龄患者不宜使用,若出现以上症状要立即停止用药,方可恢复正常。王利兵[10]针对收治的9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别使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结果显示,所有试验患者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三组比较 (P>0.05)。这与该组研究结果一致,再次证明,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的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针对消化性溃疡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或兰索拉唑治疗效果较好,都能明显促进溃疡愈合,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兰索拉美拉唑埃索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及禁忌*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